加密货币十六年
今年3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建立“战略性比特币储备”,称美国政府将不会出售已有的约20万枚比特币,并将以“预算中性”方式继续增持。7月18日,他又签署《天才法案》,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确立监管规则。与此同时,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建立起牌照准入、储备监管与赎回保障框架。
诞生16年的加密货币行业,因去中心化特性,长期栖身于国家权力难及的“狂野西部”,却悄然成长为总市值逾3.5万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如今监管密集出台,标志着这一行业正在被纳入主流金融秩序。
贯穿加密货币的思想脉络有两条:一条源自1990年代的“密码朋克运动”,以加密技术捍卫隐私与自由。另一条来自经济思想史,可追溯至哈耶克1976年的《货币的非国家化》。本文正是在此刻重读此书,沿哈耶克的思路回望货币的起源、铸币权的垄断,以及赛博空间中的民间铸币实验。

《货币的非国家化》
[英]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著
姚中秋| 译
海南出版社
被垄断的铸币权
最早的货币不是由国家发明,而是人们在无数次交换中逐渐约定出来的工具,是自发秩序中结出的果实。
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们生活在几百人的村落,靠种地、打猎、采集为生,多数人的生活半径不过几十公里。这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媒介,还只能算货币雏形,或者说是“自然货币”,比如牲畜、盐块、贝壳和谷物。这些“货币”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基础交易与储值的功能,却不易携带与分割。
随着冶炼术的普及与城邦的崛起,金、银、铜因耐久、可分割、易携带,逐渐被用作交换媒介。这是“称量货币”阶段,交易靠重量和纯度计价。
公元前6世纪,位于安那托利亚西部(今土耳其西海岸内陆)的吕底亚王国,首次由国家出面铸造金属货币。这与其独特的地理与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吕底亚东通美索不达米亚与波斯的商贸网络,西连希腊与爱琴海的海上商路,商旅云集,往来频繁。境内的帕克托洛斯河盛产天然金银合金(electrum),质地柔韧、易于冶炼,色泽介于金与银之间,为铸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材料。
王室以狮首为徽铸币,象征王权与信用。其重量与成色均经标准化检验,可直接按枚计价、即时流通。相比旧日需称重、验纯的金属块,这种统一铸造的货币确实提高了交易效率,也让货币从此带上了国家权力的印记。
公元前7世纪中期起,吕底亚的国家铸币行为在约100年内传播至爱琴海诸城邦与波斯帝国,成为各国仿效的范本。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波斯及地中海诸国陆续确立由国家或城邦统一铸币的制度。
纸币的历史,则重演了从自然货币到金属货币的轨迹:起于民间,后被国家垄断。中国北宋四川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16位富商联保发行,公元1023年后由官府设“交子务”接管。欧洲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十七世纪中期的瑞典,由斯德哥尔摩银行发行。随着流通扩大、政府监管加强,至十七世纪末,瑞典与英格兰相继建立中央银行,纸币发行权此后逐步集中于国家之手。
国家垄断铸币权,好处是显性的。对于民间商业行为,交易效率得以提升。对于国家,增加了一项财政工具与一项收入来源。坏处则较为隐性。金属货币时代,国家可以通过降低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变相征税。纸币时代,超发货币行为更缺乏制约。和平时期,超发往往尚可忍受,一旦战争来临,往往伴随着国家疯狂印钞,国家筹到军费,手持货币的百姓却失去财富。王朝更迭或信用崩溃的时刻,前朝货币常化为废纸。
许多历史学家都试图证明,想要实现长久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是必要的。哈耶克用事实驳斥了这一观点。以英国为例,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历经工业革命与金本位制度的200年,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成倍增长,但物价水平却与十八世纪中期相近。美国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中也出现同样现象——经济高速扩张,物价不升反降,二十世纪初甚至低于100年前。
哈耶克的货币理想
哈耶克出版《货币的非国家化》的1976年,欧美正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中。追溯其源头,要回到二战结束前夕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为防止战争期间那种竞争性贬值与金融混乱,44个盟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会议确立以美元为核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再以每盎司35美元兑换黄金。这一制度在战后近30年间有效维持汇率稳定与低通胀,被广泛认为支撑了战后欧洲与日本的复兴。
进入1960年代后,体系的内在矛盾逐渐暴露。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必须持续输出美元满足世界流动性,但美元发行又远超黄金储备。越南战争与社会福利支出进一步推高财政赤字。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不足以支撑海外美元存量。当年8月,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此后10年,石油价格飙升,物价上涨,美国通胀率一度突破13%,英镑与法郎大幅贬值,经济增长却停滞——出现了罕见甚至可说在战后西方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滞胀。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与终结之后的时代,有三位经济学家的声音至关重要,他们是凯恩斯、弗里德曼、哈耶克。
凯恩斯的核心观点是:市场无法自我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下场,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稳定经济周期。他主张在萧条时扩大支出、在繁荣时紧缩,以维持就业与增长。这一思想奠定了战后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共识,催生了福利国家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1944年,他以英国代表团首席代表身份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其固定汇率与国际协调理念深刻影响了战后金融秩序。
弗里德曼则主张应该限制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干预,提出以固定的货币增长率取代随意的政策刺激,建立独立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物价与预期。1970年代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效,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兴起,推动美国与英国实行紧缩政策、提高利率,最终遏制通胀。
在“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的光谱上,哈耶克走到了最远的一端。他认为凯恩斯主义不过是饮鸩止渴——虽能缓解短期萧条,却必然以通胀与滞胀为代价。他同样不认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因为政府发行货币的权力不可能被永久约束;一旦经济衰退,政治力量必然战胜规则,印钞机终将再次启动。于是他提出更激进的方案:既然无法限制权力,不如剥夺权力——取消国家的发钞垄断,让货币回归市场竞争。
在哈耶克的设想中,任何民间机构,诸如银行、商会、大公司,乃至国际组织,都可发行自己的货币。在这种竞争体系下,若某一货币因超发或管理不善而贬值,市场会自动弃用,发行者失去信誉与市场份额。最终,只有最稳定、最可信的货币能生存下来。货币的价值不再依附政治权力,而由市场信任决定。
哈耶克进一步提出了理想货币可能具有的特征:其首要目标是维持购买力稳定,价值应锚定一揽子代表性商品或物价指数;发行者需根据市场价格变化主动调节货币供给,以防通胀或通缩;以公开的资产与兑换机制维持信誉。他也强调,理想货币的最终形态应由市场演化决定,而非由理论家预设。
在1979年至1985年间,哈耶克对国家干预的警惕与市场自发秩序的信念,为撒切尔与里根推行市场化、去管制和反通胀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但他关于取消国家铸币权、让货币回归市场竞争的主张,却在他1992年去世前始终未被任何政府采纳。多年之后,随着互联网与加密货币的技术浪潮到来,赛博空间中,出现了一场又一场的铸币实验。这些实验,成为哈耶克思想的遥远回声。
赛博空间的铸币实验
如今最广为人知、诞生于赛博空间的货币,毫无疑问是比特币。然而,在它出现之前,互联网世界已经进行过数次铸币实验,它们均以失败告终。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E-Gold。1996年,美国前肿瘤医生格拉斯·杰克逊与律师巴里·唐尼创办了这家公司,试图在网络上重建金本位秩序。E-Gold 在线发行与黄金等价的数字货币,用户可用“克数”结算、无国界转账,公司则在伦敦与迪拜的金库中储备对应的黄金资产。其鼎盛时期,账户超过500万,年度交易量达20亿美元。2007年,E-Gold 被美国司法部以“洗钱、串谋和经营无牌汇款业务”起诉,业务随后严重受阻,逐步进入清算阶段。
哈耶克在书中预言,国家将阻止私人货币的出现,因为铸币权垄断是它最隐秘的收入来源。这或许正是E-Gold失败的深层原因。而它的匿名特性,也确实给诈骗、毒品交易与洗钱提供了便利。最终结果是:国家一边打击犯罪,一边顺势就捍卫了对铸币权的垄断。
这一处境,在比特币出现之后变得不同。E-Gold依赖中心化公司与实物黄金储备,因而易受监管。比特币没有发行机构,也无可查封的金库,就连他的创始人中本聪,如今依然没人知道他是谁。它以技术取代人对机构的信任,使货币发行第一次脱离了国家与公司层面的控制。然而,由于没有实物锚定,其价值主要依赖网络共识、矿工所投入的能源和运行成本,价格波动剧烈。这种高不稳定性,又使它偏离哈耶克所设想的理想货币——一种能在自由竞争中保持购买力稳定的货币。
随后,新的实验接踵而至。人们试图在区块链的无主之地上,追求稳定与秩序。最重要的尝试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具有互联网基因。最具代表性的,是Meta(前Facebook)在2019 年宣布的Libra。该项目可谓高举高打:由Visa、Uber、淡马锡、Coinbase 等二十余家机构共同组建Libra 协会,计划发行锚定“一篮子法币与短期国债”的全球数字货币,旨在打造一个跨国支付与结算网络。然而,项目尚未落地,便引发欧美监管者的强烈反弹——担忧其威胁货币主权、冲击金融稳定,甚至触及隐私与反垄断红线。三年后,Libra 夭折,理想随之散场。
第二类则带有加密货币的基因,可再分为三种:算法稳定币、超额抵押稳定币与锚定现实资产稳定币。所谓算法稳定币,是以算法机制维持币值稳定的尝试。最著名的例子是2022 年暴雷的Luna,其市值高峰一度达400亿美元。暴雷之后,人们才发现,这更像一个披着算法外衣的庞氏骗局。超额抵押稳定币,则是在区块链上以比特币、以太坊等资产作超额抵押,铸造与1美元等值的数字货币。其抵押率通常在150%以上,也就是说,为生成1美元的稳定币,往往要锁定1.5美元乃至2美元的资产。资金利用率过低,未能被广泛采用。”
真正进入主流的,是锚定美元资产的稳定币。最具代表性的两家公司是Tether 与Circle。前者在去年以约150人的团队创造了超130亿美元的净利润,后者于今年6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两者的核心模式基本一致:以现金、美国国债与短期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作储备,在链上发行规模大致相当的“链上美元”。不同点是,Tether还持有少量比特币、黄金等非典型流动性资产。若以哈耶克的视角来看,这类公司都并非美元的竞争者,而是美元信用的延伸——一种影子美元。
于是,我们又回到起点:货币的非国家化仍未真正实现。在今日的金融秩序中,尚无一种被广泛使用货币,既能够不依赖国家信用,又能保证币值稳定。未来会出现吗?倘若哈耶克仍活在当下,他或许也会像我一样,想要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
原文链接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经济裂缝加深,比特币或成为下一个流动性的「泄压阀」原文标题:The Two-Tier K-Shaped Economy原文作者:arndxt,加密分析师原文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美国经济已经分裂成两个世界:一边是金融
-
Aztec 开放公募,7 年等待后还有人愿意买单吗?原文标题:《Aztec 开放公募,7 年等待后还有人愿意买单吗?》原文作者:1912212.eth,Foresight News11 月 13 日,零知识隐私技术项目 Aztec 宣布将启动 AZTE
-
RootData 加密日历全面升级:告别信息滞后,打造你的全天候交易预警系统来源:RootData在加密市场,信息差就是盈亏线。快人一步,可能意味着抓住空投或上涨行情;慢半拍,则往往沦为“接盘侠”。当“看到消息时行情已结束”成为常态,当项目方随意更改规则、延迟发币屡见不鲜,一
-
深度解析MP Materials:一份战略性亏损财报背后的"从矿山到磁铁"布局作者:Bruce 2025年11月,被视为美国稀土产业"全村希望"的MP Materials(股票代码:$MP)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亏损为4178万美元。然而,这份看似利空的财报并未
-
“万亿”流动性:Pre-IPO 股权代币化开辟 PE/VC 退出新渠道
本研究认为,未来市场的演进并非简单的模式替代,而是融合与转化。作者:Lacie Zhang (X:@Laaaaacieee), Owen Chen (X:@xizhe_chan)摘要非上市公司股权是全
-
a16z 连续领投两轮的隐私区块链 Seismic 是什么?
当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撰文:Nicky,Foresight News随着 ZEC 等隐私币近期迎来价格上涨行情,隐私板块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a16z crypt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OFFICIAL TRUMP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瑞波币
First Digital USD
币安币
狗狗币
大零币
莱特币
Uniswap
wETH
ChainLink
FIL
CFX
ZEN
OKB
ICP
CAKE
AR
ETC
SHIB
DOT
DY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