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币变成流水线

2025 年,加密市场的生产力革命不是 AI,而是发币。
Dune 数据显示,2021 年 3 月,全网代币约 35 万种;一年后涨至 400 万;到了 2025 年春,这个数字已突破 4000 万。
四年膨胀百倍,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个新币被制造、上线、归零。
尽管发币就能挣钱的神话在被打破,但也抵不过前赴后继的项目方想要发币的决心。而这个发币流水线工厂,也养活了一大批靠提供服务的 Agency、交易所、做市商、KOL、媒体等,或许项目方越来越难赚钱了,但工厂里的每一个齿轮,都找到了自己的利润模型。
那么,这座“发币工厂”究竟如何运转?又是谁在其中真正获利?
半年发币
“这轮周期与上一轮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发币周期被极限压缩,从立项到 TGE,可能只需要半年时间”,拥有 20 万粉丝、长期关注项目发行的币圈 KOL 加密无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上一个周期,项目方的标准路径是:先花一年时间打磨产品,再用半年建设社区、推广市场,直到形成一定规模的用户和收入数据,才有资格启动 TGE。
但到了 2025 年,这种逻辑彻底反转,哪怕是上线头部交易所的明星项目,或是底层基础设施级的团队,从概念立项到上线,周期也能被压缩到一年甚至半年以内。
为什么?
答案藏在一个行业公开的秘密里:产品和技术的重要性大幅下降,数据可以造假,叙事可以包装。
“没有用户没关系,在测试网刷几百万个活跃地址出来,或者去某个小众的市场,把 APP Store 的下载量和用户数都刷一遍,其他的再找 Agency 包装一下,不需要再死磕产品和技术”,加密无畏直言不讳。
至于 Memecoin,更是把“速度”这件事推向极致。
上午发一个币,下午市值可能就突破数千万美元,没人关心它们的用途,只看能否在一分钟内引爆情绪。
项目的成本结构也随着彻底改变了。
上一轮周期,一个项目从立项到上币,大部分成本花在了研发和运营上面。
这一轮,项目方成本陡然巨变。
核心是上币费和做市商相关成本,包括各种中间人利益;其次是 KOL Agency 媒体等市场营销费用,一个项目从立项到上币,真正花在产品和技术上的钱,可能不到总成本的 20%。
发币从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创业行为,变成了一个可以快速复制的工业化流水线流程。
从高呼 Mass Adoption 到注意力为王,短短数年间,币圈究竟发生了什么?
集体祛魅
如果要用一个词总结上一个币圈周期,那就是“祛魅”。
在过去那轮牛市,大家一度相信 L2、ZK、隐私计算会重塑世界,相信“GameFi、SocialFi”能把区块链代入主流。
但两年过去,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技术叙事和产品叙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L2 无人用,链游还在烧钱,社交还在拉新,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没啥真人。
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最具讽刺意味的主角,Memecoin。它没有产品,也没有技术,却成了最有效的叙事。
散户祛魅了,项目方也看明白了游戏规则。
在上一轮,最惨的并不是那些“什么都没做”的项目方,反而是那些认真做事的。
比如某链游项目,融资上千万美元,团队把钱全部投入到游戏开发中,招聘顶级游戏设计师、购买 3A 级美术资源、搭建服务器集群。两年后,游戏终于上线了,但市场已经不在乎了,代币价格破发 90%,团队账上没钱,宣布解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项目,同样融资上千万美元,团队只雇佣少数人,并让外包团队开发 Demo,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比特币。两年后,Demo 还是 Demo,但账上的资产余额翻了 3 倍。
项目方不仅没死,还有钱继续“讲故事”。
技术派死在漫长的开发周期里,产品派死在资金链断裂的那一刻,而投机派,看清了真相,用更简单的方式找到了“确定性”:制造筹码,捕获注意力,退出流动性。
当一次次被“做实事”的项目收割后,散户早已失去了耐心,不再关心所谓的基本面。
项目方知道用户不关心,交易所也知道这一切,利益格局也在悄然间被重塑。
赢家通吃
无论周期如何变迁,交易所和做市商始终是食物链的顶端。
交易所不在乎币价涨跌,他们更在乎交易量。币圈的利润模型从来不是币价,是波动率捕获。
如果要评选这一轮最具标志性的产品创新,Binance Alpha 无疑是那个分水岭。
在从业者 Mike 看来,它是“天才的设计”,甚至堪比币安的第二次商业模式革命。
“它一石三鸟,彻底革新了现货 listing 的模式。”Mike 评价道。首先,币安通过 Alpha 实现了对 OKX Wallet 的弯道超车,将链上资产发行纳入自己的生态;其次,激活了整个 BSC 链,甚至让 Solana 等头部公链感受到了威胁;最后,Alpha 对二三线交易所形成降维打击,让它们的上币生意一落千丈。
最精妙的是,所有 Alpha 项目本质上都是 BNB 的养料,每一个 Alpha 项目的热度都转化为对 BNB 的需求。2025 年,BNB 价格持续突破新高,不是偶然。
但 Mike 也指出了副作用,Binance Alpha 让上币彻底流水线化和工业化,大量参与者压根不在乎项目是干嘛的,只是单纯刷积分 领空投 卖出。
Mike 理解币安的动机,曾经币安也试图上线号称拥有上百万用户的游戏和社交类产品,结果不仅代币表现不佳,还被嘲讽批评。“索性用 Binance Alpha Perp 打造一套标准化的上币模式,BNB 持币者、BSC 和交易所用户都可以受益。”
唯一的代价是,这个市场逐渐放弃了对“价值”的追求,全面转向了对“流量和流动性”的争夺。
基本面不重要,价格本身成为了新的基本面,那么与 K 线为伍的做市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大家所说的做市商更多是“被动做市商”,在交易所订单簿上提供买卖报价,维持市场流动性,赚取买卖价差。
但在 2025 年,越来越多的主动做市商开始成为幕后主角。
他们不等行情,而是创造行情,现货市场是工具,合约市场才是他们的主要战场。
做市商在低位吸筹,同时在合约市场开好多单,然后在现货市场连续拉盘,吸引散户追涨,合约市场的多单获利了结,接着突然砸盘,散户现货被套,合约爆仓,做市商再用空单收割,等价格跌到底部,做市商再次吸筹,开启下一轮循环。
这种以波动为食的模式,催生了山寨熊市中的诸多神币,从 MYX,再到近期火热的 COAI 和 AIA,每一次“神话”,都是一次精准的多空双杀。
但拉盘需要资金,于是,场外配资成为这个周期中新的大生意。
这种配资不同于传统的杠杆交易,而是专门针对做市商和项目方的“拉盘融资”,资金方提供现金,做市商提供操盘能力,项目方提供代币筹码,大家按照收益分成。
KOL 入局
拉盘往往是最好的营销,但也需要有人来接盘。
特别是当发币周期变短,项目方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热度流量以及凝聚共识。在这个逻辑下,KOL 以及能够召集管理 KOL 的 Agency 变得更加重要,他们是这条发币流水线上的“流量阀门”。
项目方通常会通过 Agency 与 KOL 达成合作。加密无畏称,在币圈发币流水线上充斥着各种 Agency,能帮项目方做热度、做市场、做用户、做宣发、做共识。
在他看来,“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中,赚中介费可比做项目要来的容易。做项目不一定能赚钱,但是为了发币所要花的钱则是必须的。现在市场上干 Agency,有从交易所、VC 出来的,有从 KOL、媒体转型的……”
而项目方之所以愿意花中介费,而不是直接找 KOL,一是为了效率,二是为了规避风险。
在 Agency 中,对于 KOL 的流量分级也有三种。
一是品牌流量。指的是顶级 KOL 与普通 KOL 有不同的价码,因为顶级 KOL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品牌,自然价格会高些。
二是曝光流量。指的是内容所覆盖的人群数量,这主要是由 KOL 的粉丝数以及帖子所产生的阅读量所决定的。
三是买盘的流量。指的是内容完成成交或者转化的数量。通常项目方会根据需要来计算这三种流量分级的权重,不一定钱花的越多效果越好。
此外,为了与 KOL 形成强绑定,现在项目方还在早期设立了 KOL 轮,以较低的价格给到 KOL 一定筹码,以便让 KOL 更好的完成“喊单”。
这条发币流水线已经成为加密行业的"新基建"。
从交易所的上币审核,到做市商的控盘手法,从场外配资的资金支持,到 Agency 和 KOL、媒体的注意力捕获,每一个环节都已经标准化、流程化。
更讽刺的是,这套体系的赚钱效率远高于传统的做产品-积累用户-创造价值的路径。
加密市场会一直这样下去吗?
也许不会。每一轮周期都与各自的主线剧情,下一个周期,或许大不相同。
但形式或许会变,本质不会。
因为这个市场从诞生之初,争夺的就是两样东西:流动性和注意力。
而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更多考虑的问题是:
你是想成为制造流动性的人,还是提供流动性的人?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RootData 加密日历全面升级:告别信息滞后,打造你的全天候交易预警系统来源:RootData在加密市场,信息差就是盈亏线。快人一步,可能意味着抓住空投或上涨行情;慢半拍,则往往沦为“接盘侠”。当“看到消息时行情已结束”成为常态,当项目方随意更改规则、延迟发币屡见不鲜,一
-
深度解析MP Materials:一份战略性亏损财报背后的"从矿山到磁铁"布局作者:Bruce 2025年11月,被视为美国稀土产业"全村希望"的MP Materials(股票代码:$MP)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亏损为4178万美元。然而,这份看似利空的财报并未
-
“万亿”流动性:Pre-IPO 股权代币化开辟 PE/VC 退出新渠道
本研究认为,未来市场的演进并非简单的模式替代,而是融合与转化。作者:Lacie Zhang (X:@Laaaaacieee), Owen Chen (X:@xizhe_chan)摘要非上市公司股权是全
-
a16z 连续领投两轮的隐私区块链 Seismic 是什么?
当加密货币走向主流用户,隐私保护的需求正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撰文:Nicky,Foresight News随着 ZEC 等隐私币近期迎来价格上涨行情,隐私板块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a16z crypt
-
当传统金融市场失效,加密行业会成为流动性的「泄压阀」吗?
只要系统还在把债务循环成资产泡沫,我们就得不到真正的复苏,只有名义数字上升所掩盖的缓慢停滞。撰文:arndxt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美国经济已经分裂成两个世界:一边是
-
为何 90% 的项目 TGE 都惨淡收场?
做好这些,是一个成功 TGE 的前提。撰文:Antonio Sco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过去两年,我合作过 30 多个 Pre-TGE 项目,从中发现了三个意想不到的关键原因,
-
期权交易所 Cboe 入局预测市场,主攻金融与经济事件
期权市场交易先锋 Cboe 宣布进军预测市场,不追体育风口,坚定走金融稳健路线,计划推出与金融结果和经济事件挂钩的自有产品。来源:金十数据据外媒报道,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全球市场公司(Cboe Globa
-
数据指标最全分析:BTC 跌破 10 万美元关键位,牛市真的结束了吗?
即使比特币现在确实处于熊市,这次熊市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整理 & 编译:深潮TechFlow播客源:10x Research原标题:A Deep Dive into Bitcoin Bear Marke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OFFICIAL TRUMP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瑞波币
First Digital USD
币安币
狗狗币
大零币
莱特币
Uniswap
wETH
ChainLink
FIL
CFX
ZEN
OKB
ICP
CAKE
AR
ETC
SHIB
DOT
DY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