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有哪些新细则?

互联网 阅读 35 2025-09-10 06:45:02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支持比特币、热门加密货币与meme币交易,低费率、高安全。

链接直达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2025年6月1日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框架》实施细则,明确了对港元稳定币的发行、储备金管理及运营合规要求。新规要求发行人必须持牌运营,储备资产需100%覆盖流通量,并定期披露审计报告。本文将从牌照申请、资产托管、透明度要求三方面分析细则内容。

微信截图_20250729163508.jpg

一、牌照准入:分级制度与资本门槛

新规将稳定币发行人分为“全面牌照”和“有限牌照”两类。全面牌照适用于日均流通量超过5亿港元的发行人,需实缴资本最低1亿港元;有限牌照则面向小型发行人,门槛为3000万港元。申请人需提交技术白皮书、反洗钱(AML)流程及灾难恢复计划。例如,已提交申请的HKDCstablECOIN(港元稳定币项目)需在6个月内完成系统压力测试。

二、储备金管理:隔离托管与每日赎回

条例要求稳定币储备资产必须为“高质量流动资产”,包括港元现金、外汇基金票据或AAA级短期债券。储备金需由持牌信托机构托管,且发行人不得质押或再投资。据HKMA披露,目前三家本地银行(中银香港、汇丰、渣打)已获批成为合规托管方。若用户申请赎回,发行人需在T+1日内完成兑付。

微信截图_20250729163937.jpg

三、透明度要求:双月审计与链上验证

发行人须每两个月公布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储备金报告,并同步链上储备证明(如梅克尔树验证)。2025年5月数据显示,香港现存稳定币总规模为78.6亿港元(据CoinGecko),但仅35%的项目满足审计要求。新规实施后,未达标项目将面临最高200万港元罚款或牌照吊销。

【延伸知识:稳定币的“双重锚定”机制】

香港稳定币大多采用“法币+算法”双重锚定设计。例如,某项目以1:1港元储备为基础,同时通过智能合约动态调节利率吸引套利者维持汇率稳定。这种模式比纯算法稳定币(如UST)抗风险能力更强,但仍需警惕流动性危机时储备资产变现延迟的问题。

微信截图_20250729163723.jpg

总结:稳中求进的监管创新

香港新细则为稳定币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尤其是储备托管和透明性要求全球。但需注意,高合规成本可能挤压中小发行人空间,且跨境稳定币(如USDT)的监管真空仍需国际协作填补。用户应优先选择持牌项目,并关注储备资产类型与赎回时效披露。

BossWallet

永续合约、meme币交易、美股交易,高达100x杠杆

链接直达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阿根廷实现"私人货币"的可能性有多大,Cardano将发挥什么作用? 下一篇:黄金与比特币的联动逻辑是什么?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