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单用途之争:Tempo 算真正区块链吗?
撰文:Byron Gilliam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没人会特意去商店买一把瑞士军刀,这通常是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黄仁勋
伟大的企业起步时更像「手术刀」,而非「瑞士军刀」。专注单一领域的企业,更易在该领域做到极致,也能让用户清晰记住其核心价值。
以 1999 年的互联网企业为例:雅虎首页囊括搜索、拍卖、新闻、邮件、即时通讯等功能,却在每个领域都表现平平;而谷歌首页仅聚焦搜索功能,不仅让用户一眼看懂其定位,更助力谷歌成为搜索领域的绝对强者。如今,「Google」已成为「搜索」的代名词,雅虎却只剩托管梦幻棒球联盟等小众功能 —— 这印证了「精通一事远胜平庸多事」的商业逻辑。
那么,这一逻辑是否同样适用于区块链?
现状:两种区块链模式的「平行发展」
比特币是一条专注单一用途的区块链,它唯一的功能就是转账比特币,而其简洁性或许正是它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以太坊和 Solana 属于通用型区块链,它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而且,这两种模式似乎并未相互侵蚀:比特币至今未能在 DeFi 领域取得突破,以太坊也始终未能成为主流货币。
如此看来,或许两种模式能和平共存?
现在下结论可能还为时过早,因为通用型区块链很快将迎来一个专注单一领域的新竞争对手。
新变量:Tempo
上周,支付巨头 Stripe 与投资机构 Paradigm 联合宣布,将开发一款聚焦稳定币的区块链 Tempo。这款新链一经曝光,就被业内视为「加密支付领域的潜在赢家」,其核心优势恰好戳中通用型区块链的痛点:
-
费用可预测:以稳定币结算,无需持有原生代币
-
确认速度快:实现「近乎即时」的交易最终确认
-
隐私与合规兼顾:支持「可选式」隐私保护与合规功能
-
支付专属通道:设置独立「通道」,避免与其他业务拥堵
-
高吞吐量:专为支付场景优化,处理效率远超通用链
负责 Tempo 开发的 Matt Huang 表示:「聚焦单一领域能让链更快迭代,我们迫切需要满足即将到来的市场需求,同时减少对其他生态(比如以太坊 L1)的依赖。」
这种对以太坊的「间接挑战」,不禁让人猜测 Tempo 的野心或许不止于「支付」。
更值得关注的是,Matt Huang 提到:「Tempo 虽从『许可制验证节点』起步,但从上线第一天起就具备『无需许可』属性,并将逐步推进去中心化。」
一款「既去中心化、又精通支付」的区块链,听起来竟与「理想中的通用型区块链」高度契合。Tempo 是否会成为以太坊、Solana 的「全能对手」?
争议:单一用途链的「扩张悖论」
从商业案例看,「先精一后扩多」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微软从 BASIC 编程语言起步,逐步拓展至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计算;亚马逊从线上书店起家,成长为覆盖全品类的电商巨头;苹果从个人电脑切入,如今已构建「手机 电脑 穿戴设备」的生态帝国。若 Tempo 能先在支付领域站稳脚跟,或许也能复制这种「横向扩张」路径,成为比以太坊更全面的区块链。
但反例同样存在:过去,专用计算器在快速计算上远超通用电脑,可如今谁还会特意买一台计算器?抽屉里放着瑞士军刀的人,远比放德州仪器计算器的人多。这意味着,通用型技术若能持续优化,或许会让单一用途技术逐渐被淘汰。那么,通用型区块链未来是否也会让「支付专用链」失去价值?
行业观点也存在明显分歧:
Max Resnick 看好通用型区块链:「去中心化区块链终将在速度、规模、可靠性甚至合规性上全面超越中心化系统,包括单一用途链。」
Mert Mumtaz 则质疑 Tempo 的定位:「它根本算不上区块链,更别提通用型区块链了 —— 哪有『只做支付』的区块链?」在他看来,「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核心属性,而真正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必然具备「通用能力」。若 Tempo 推进去中心化,必然会涌入「垃圾币」这类无意义项目,导致支付功能拥堵、性能下降。
Mert Mumtaz 进一步指出,「支付专用链」只有两种可行路径:要么像比特币那样「非图灵完备」(仅支持转账,无法运行复杂代码),要么采用「许可制」(由中心化机构管控节点)。若真是如此,以太坊、Solana 就无需担心被 Tempo 取代 —— 毕竟 Tempo 要么「功能受限」,要么「不够去中心化」。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若 Tempo 在「不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就能提供更快、更便宜的支付服务,且成为稳定币的主要流通场景,用户是否还会在意它「算不算真正的区块链」?
结语:一场关于「去中心化价值」的测试
与其说这是「单一用途链与通用链的竞赛」,不如说这是一场对「去中心化价值」的测试:用户愿意为「去中心化」支付多少成本?是愿意接受稍慢的速度、更高的费用,换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属性;还是更青睐高效、低成本的服务,哪怕它不够去中心化?
Tempo 的出现,或许正是这场测试的「试金石」。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币安为叙利亚国民开放标记,合规挑战是什么?
文章分析币安向叙利亚开放服务将面临的国际制裁限制、反洗钱审查难点及法律冲突等合规挑战,探讨了国际制裁、KYC/AML等核心问题及行业可能的沙盒式、渐进式解决方案。
-
浏览器扩展转所有东西为BTC技术原理是什么?有何应用场景?
宝子们,你们有没有幻想过,要是能把浏览器里看到的一切都变成比特币该多好啊?今天我就来带大家看看这个听起来像魔法一样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浏览器扩展可以
-
柴犬ATH被“编程”依据是什么?大规模代币销毁有何影响?
朋友们,最近币圈有个热词叫“柴犬币(SHIB)ATH被‘编程’”,这个“编程”可不是写代码控制价格,而是社区和开发团队搞了一套“代币燃烧机制”,让SHIB的稀缺性像减肥成功一样——越
-
ETH资金管理公司像ETF崩溃风险是什么?如何规避?
ETH质押ETF的“崩溃”风险主要源于质押锁定期、离岸架构监管隐患及网络集中度过高,而通过选择实物托管结构、关注流动性管理、分散投资可有效规避风险。1. 为什么ETH质押ETF
-
当理财重返链上:CeDeFi 的 10% 稳定币收益,是新红利还是旧幻象?
作者:kean不管你熟不熟悉 Web3,最近大概率都刷到过类似宣传:「USDC 提供 12% 年化活期收益」。 这并非噱头,虽然只是 Circle 贴息的一个月短期活动,但也映射出链上的赚钱逻辑正渗透
-
稳定币如何重构全球资金路径?对美元体系影响是什么?
稳定币以区块链技术撬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通过实时清算、低成本优势解决传统SWIFT系统痛点,形成平行金融网络,对美元霸权构成双重影响,同时引发监管博弈,未来或将呈现美元稳定币、欧元CBDC与人民币数字钱包三足鼎立格局。
-
CoreWeave提供云交易算力,对加密行业影响是什么?
CoreWeave最早是靠以太坊挖矿起家的,巅峰时算力超过1200GH/s(相当于几十万台高端矿机在跑)。但后来加密市场寒冬加上各国监管风暴,它发现自己不能只靠挖矿吃饭了,于是调整策略,转
-
HTX上线TRX期权优势是什么?为用户提供哪些策略?
文章阐述HTX上线TRX期权的核心优势,包括高流动性、灵活杠杆及多样化策略工具,满足短线投机到机构对冲需求,同时提及风险警示与波场生态的协同发展。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