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代币,一场用「信仰」包装的狩猎游戏?
撰文:hitesh.eth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加密代币的核心是信仰。它们是有史以来被创造出的最纯粹的金融工具,目的是从人类身上榨取希望,并将其转化为流动性。代币价格波动并非源于实用价值,而是源于故事,源于操纵,源于有人懂得如何将「注意力」变为操控市场的武器。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而是一个心理战场。大多数人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战场里就是待宰的猎物。
价格发现
无论宣传叙事多么天花乱坠,所有加密代币都遵循着相同的价格发现周期。周期始于「0-1 阶段」:此时炒作占据绝对主导,实际应用率几乎为零。价格仅凭市场情绪一路飙升,社群围绕着虚构的「未来蓝图」形成,宣传话术的声势彻底盖过现实。随后,残酷的回调如期而至 —— 这会淘汰掉意志不坚定的持有者,也会揭穿那些只凭一句「承诺」就盲目入场的投资者。
深度下跌期往往是关键转折点。没有真实需求的项目会悄然消亡:停止更新推文、停止技术开发,然后慢慢从市场中消失,流动性则会转移到其他项目。但少数代币能存活下来,进入「1-10 阶段」—— 此时炒作降温,实际应用开始起步。这些代币会经历一段缓慢且平淡的增长期,直到真实需求重新点燃第二波「信仰」。正是这第二波信仰,会催生漫长而强劲的上涨行情。只有这类代币能熬过一轮又一轮周期,大多数代币都走不到这一步。
隐藏的真相
展望未来,代币对大多数项目而言都将毫无意义。一旦私营企业能够直接将股权代币化,并在链上筹集流动性资金,绝大多数加密代币都会变得一文不值。目前只有两个领域的代币具备实际价值: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部分板块 —— 因为它们能推动供应端的参与和协作。其他所有代币相关的操作,本质都是伪装成「创新」的融资套路。
大多数代币的存在,本质是创始人想快速圈钱 —— 但这个时代即将结束。更好的融资方式正在出现,监管政策也在路上。不过,Meme 币和垃圾代币不会消失,反而会越来越多 —— 因为赌博是人类的天性。唯一的变化是,未来「赌博」和「投资」的界限会变得清晰:当你在赌博时,再也无法用「长期投资」当幌子。你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承认自己在赌博,要么踏实做投资。而现在,所有人都在假装自己是投资者,哪怕是那些追着 Meme 和炒作跑的人。
心理陷阱
加密代币本质是「承诺性数据字符串」,其设计目的就是操控人类行为。代币供应解锁机制的设置,是为了控制人们的「希望」;锁仓时间表的制定,是为了缓慢向市场注入「信仰」。所谓的「激励措施」,不只是财务诱惑,更是精心设计的情感陷阱。这类项目的真正「产品」不是代币,而是「信仰」。所有宣传叙事的目标,都是瞄准人的「反应性思维」—— 也就是你内心被恐惧、不安、愧疚、渴望等情绪驱动的那部分。
人们买的不是代币,而是「逃离当下现实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代币的传播速度比逻辑快 —— 因为信仰的传播速度比真相快。这也是「协同炒作」存在的原因:风险投资提前入场,做市商操纵价格走势,交易所择时上线代币,网红煽动贪婪情绪,巨鲸悄然建仓,最后散户在链条末端入场,成为「接盘侠」(提供退出流动性)。这不是阴谋,而是市场运行的固有流程,是整个体系的常态。
代币的消亡
推动代币增长的是投机,而非实用价值。所有代币都在同一场「注意力争夺战」中厮杀 —— 留不住注意力的代币,最终都会消亡。在这个市场里,注意力比「实际应用」重要,比「收益」重要,比「产品使用」重要。但大多数项目团队都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一门心思盯着价格波动,却忽视了用户增长。
有些项目会通过激励措施伪造「增长假象」,但一旦用户开始更关心代币价格、而非产品本身,这场游戏就已经结束了。激励措施本该是「促进实际应用的桥梁」,却被当成了「真实需求的替代品」。当一个项目失去对代币动态的控制,沦为自身价格图表的「囚徒」时,其核心使命就会崩塌:创始人不再专注开发,转而敷衍应对;项目愿景消亡,代币变成诅咒。对于那些「没有代币本可以成功」的项目来说,代币最终成了它们的坟墓。
退出流动性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从谁手里买代币」,那你就是别人的「退出流动性」(接盘侠)。代币的价格发现过程,本质是一场由内部人员操控的「协同游戏」:风险投资、交易所、做市商、投资联盟、巨鲸和核心网红,通过默契配合掌控市场。当散户看到某个代币「热度飙升」时,内部人员早已建好仓位,就等着散户入场提供流动性。种子轮是创造最大财富的阶段,但散户永远没机会参与 —— 项目会以极低的估值完成融资,上市时却能达到数十亿美元的完全稀释估值。
散户总以为自己「入场早」,但实际上已经晚了 —— 他们的入场,只是为那些「低位进场的人」提供退出机会。想在这个游戏里活下来,必须提前预判叙事趋势,在网红开始宣传前入场,在流动性激励启动前建仓。如果等到 YouTube 博主都开始推荐某个代币时再买,你就已经输了。如果没有自己做研究,那就不叫「投资」—— 你只是在「借用别人的信念」,而这种借来的信念,最终一定会让你亏得底朝天。
未来的分化
加密领域正分裂成两个世界:「受监管加密」和「加密无政府状态」。前者由政府控制,拥有合规基础设施、获批代币和全面监控;后者则原始、残酷且自由 —— 隐私驱动的区块链、真正的去中心化、实干的开发者,都会在这个世界里存活。代币最初是「反主流文化」的象征,但这种文化早已消亡。加密货币背叛了自己的初心,变成了「区块链上的华尔街」。不过,一场「净化」即将到来:没有真实需求的代币会消亡,没有核心目标的项目会消失。
没有实质内容的叙事会消亡,只有与「真实应用、真实现金流、真实目标」绑定的代币能存活,其余都会消失。你需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在这里 —— 因为代币就像一面镜子,会暴露你的贪婪、你的急躁、你的幻想。大多数人来这里是为了「自由」,却被困在了投机里;是为了「财富」,却在贪婪中迷失了自己;是为了「真相」,却沉迷于谎言。这个市场救不了你,叙事救不了你 —— 能救你的是纪律,是洞察力。生存法则很简单:学会规则,在人群之前行动,永远别做接盘侠,认清自己是谁,然后投入这场「战斗」。
结语
加密市场不奖励追随者,只奖励「看透幻象」的人。人群永远行动迟缓,永远追着炒作跑,永远会成为别人的接盘侠。别做人群的一员:建立自己的流程,打造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耐心。如果你懂这个游戏,就不会害怕它 —— 反而能利用它。
这场「净化」不会摧毁你,只会为你创造机会。接下来的路不会好走:市场会考验你的信念、你的时机判断、你的耐心、你的情绪控制,以及在「人群被噪音淹没时」坚持真相的能力。现在不是祈祷牛市的时候,而是建立自身「信念」的时候。只剩下一个问题:当下一轮周期开始时,你会是「早期进场者」,还是再次成为「接盘侠」?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一文了解加密 x 机器人赛道:5 个值得关注的项目
来源:Castle Labs编译:Zhou,ChainCatcher21 世纪初,一位名叫 Ray Kurzweil 的人做了一个有趣的观察。 他看到技术进步的速度正在加快,每一项新发明的出现,其回报
-
Vitalik 力挺,Brevis 的 zkVM 突破为何让以太坊如此兴奋?
作者:momo,ChainCatcherVitalik Buterin 发文力挺 Brevis 。他在 X 平台上表示:“很高兴看到 Brevis 的 Pico Prism 正式进军 ZK-EVM 验
-
对话 WEEX 联创:Hyperliquid 崛起,CEX 的合约竞争生存之道
“我们与去中心化交易所并非竞争关系,而更多是共同将市场体量做大。”撰文:深潮 TechFlow在政策利好、机构涌入带来交易量和用户量激增的本轮周期,交易所的竞争也变得更加热闹。在刚刚过去的行业盛会新加
-
HTX DAO 治理与生态价值双增长,$HTX 迎来史上最大季度销毁
未来,HTX DAO将继续秉持开放、透明、去中心化的理念,携手全球社区与开发者,共同推动$HTX生态的繁荣发展。10月14日,HTX DAO发布公告称,2025 年第三季度$HTX代币销毁计划已顺利完
-
150 亿美元 BTC 易主:美司法部剿灭柬埔寨太子集团,摇身一变全球最大 BTC 巨鲸
作者:Ethan;编辑:秦晓峰出品 | Odaily星球日报美国纽约东区联邦法院的一纸诉状,在加密世界掀起巨浪。 10 月 14 日,美国司法部宣布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创始人陈志提起刑事指控,并申请没收其
-
当市场对 CZ 怨声载道,人们开始怀念起了 SBF
撰文:@amuse 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SBF 的故事并未终结于他被判刑的法庭,而是延续在电子表格、资产负债表和被遗忘的账本中。 这些资料讲述的故事,与公众听到的版
-
Morpho 吸金 120 亿之谜:这些大户到底在玩什么?
超额抵押借贷协议成为市场中性基金实现杠杆收益的意外解法。作者:hersch & Dr.Larpist CEO CTO PHD LGBT编译:深潮TechFlow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现在 Morpho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