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崩盘背后,做市商为何成了混乱推手?
作者:YQ
编译:深潮TechFlow
在我之前对10月10日至11日加密货币清算风暴的三篇分析中,我探讨了预言机失败、基础设施崩塌以及潜在的协同攻击路径。今天,我将聚焦于或许是最关键但却被低估的方面:做市商——那些本应提供市场稳定的实体——如何成为制造前所未有的流动性真空的主要催化剂,从而将一个可控的调整变成了一个价值190亿美元的灾难。
理解做市商:理论与现实的差异
在分析10月崩盘之前,必须了解做市商理论上的功能。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做市商充当中介角色,持续为金融工具提供买入和卖出报价。他们通过这些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利,同时提供一个至关重要的服务:流动性。
理论上,做市商的角色包括:
-
持续价格发现:通过维持双向报价反映公允市场价值
-
流动性提供:确保交易者能够随时买卖而不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
波动性缓解:消化临时的供需不平衡
-
市场效率:通过跨平台套利价格差异以维持统一定价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做市商的运作方式与传统市场类似,但面临独特的挑战:
-
全天候运行,无休市时间
-
流动性分散于数百个交易所
-
相较于传统资产的极端波动性
-
限制性的监管监督和义务
-
高频交易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
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这一系统运作得相对良好。做市商通过适度的价差获利,同时提供必要的流动性。然而,10月10日至11日的事件揭示了当激励与责任出现背离时的后果。
流动性消失的时间线
在10月崩盘期间,做市商撤离的精准程度显示出一种协调行为,而非单纯的恐慌。以下是流动性消失的详细时间线:
-
20:00 UTC(美东时间下午4:00):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正式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比特币价格从122,000美元开始下跌。做市商仍维持头寸,但开始扩大价差——这是标准的防御行为
币安某未命名代币过去24小时内的双向1%深度图表。在图表的x轴下方为买单,上方为卖单。数据来源:Coinwatch
-
20:40 UTC:实时追踪数据显示灾难性流动性撤退的开端。在一个主要代币上,市场深度从120万美元开始急剧下降。
-
21:00 UTC:关键转折点。在美国交易开始时,宏观经济状况急剧恶化。机构参与者撤出流动性,买卖价差扩大,订单簿深度变薄。此时,做市商从防御性头寸转向完全撤退。
-
21:20 UTC:混乱达到顶峰。在全球清算浪潮中,几乎所有代币在此时触底。追踪代币的市场深度降至仅27,000美元——暴跌98%。在价格降至108,000美元时,流动性提供者停止防守价格,一些山寨币价格下跌了80%。
-
21:35 UTC:随着最猛烈的抛售耗尽,做市商开始谨慎回归。在35分钟内,综合中心化交易所(CEX)的买卖价差深度恢复到事件前水平的90%以上——但这已是在最大损害发生之后。
这一模式揭示了三个关键洞察:
-
做市商在完全撤退之前有20-40分钟的预警时间。
-
流动性撤退在多家公司间是同步的。
-
流动性只有在出现可盈利的重新进入点后才得以恢复。
当保险基金失效:自动去杠杆(ADL)连锁反应
当做市商弃守岗位、清算席卷订单簿时,交易所会启动最后一道防线:自动去杠杆(ADL)。理解这一机制对全面掌握10月灾难的全貌至关重要。
中心化交易所的ADL运作机制
ADL是清算层级中的第三也是最后一层:
-
第一层 - 订单簿强平:当仓位跌破维持保险基金时,交易所尝试通过订单簿平仓。如果能以优于破产价格(保险基金=0)的价格成功清算,剩余资金将流入保险基金。
-
第二层 - 保险基金:如果订单簿流动性不足,保险基金会吸收损失。该基金由正常时期的清算利润积累而成,充当坏账的缓冲器。
-
第三层 - 自动去杠杆(ADL):当保险基金无法覆盖损失时,交易所会强制关闭对侧的盈利仓位。
ADL排名系统
币安的ADL机制
币安的ADL机制采用复杂的排名公式: ADL排名分数 = 仓位盈亏百分比 × 有效杠杆
其中:
-
仓位盈亏百分比 = 未实现利润 / abs(仓位名义价值)
-
有效杠杆 = abs(仓位名义价值) / (账户余额 - 未实现亏损 未实现利润)
Bybit的方式
Bybit的方式与币安类似,但增加了额外的保护措施。他们通过一个五灯指示器显示你的排名百分位:
-
5灯 = 前20%(ADL最高优先级)
-
4灯 = 20%-40%
-
3灯 = 40%-60%
-
2灯 = 60%-80%
-
1灯 = 后20%(ADL最低优先级)
最成功的交易者——那些利润最高且杠杆最高的人——反而会被优先强制平仓。这正是ADL机制中最具残酷性的部分。
10月的ADL灾难
10月10日至11日的自动去杠杆(ADL)规模空前:
-
Hyperliquid:两年来首次启动跨保险基金ADL,影响超过1000个钱包。
-
币安(Binance):广泛触发ADL。
-
Bybit:报告超过50,000个空头仓位被去杠杆,总金额达11亿美元。
-
BitMEX:例外情况,仅有15份合约触发ADL,得益于其庞大的保险基金。
ADL的启动时间与做市商撤退的时间高度相关。在21:00至21:20 UTC之间,订单簿流动性枯竭,清算无法正常进行,迫使保险基金迅速耗尽并触发ADL。
案例分析:连锁反应的灾难性影响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对冲投资组合在这关键35分钟内的遭遇:
-
21:00 UTC:交易者持有:
-
BTC多头:500万美元,3倍杠杆
-
DOGE空头:50万美元,15倍杠杆(盈利的对冲头寸)
-
ETH多头:100万美元,5倍杠杆
-
-
21:10 UTC:做市商撤退,DOGE价格暴跌,空头仓位变得非常盈利。但由于高杠杆和利润的组合,触发ADL。
-
21:15 UTC:DOGE 空头被强制平仓,投资组合失去对冲保护。
-
21:20 UTC:失去对冲后,BTC 和 ETH 多头仓位被连锁清算。最终损失:整个投资组合归零。
这一模式在市场中重复了数千次。许多精心平衡的仓位被ADL强制关闭,导致对冲保护失效,随后裸露的多头或空头仓位被清算,造成毁灭性损失。
做市商为何失败:激励机制的问题
流动性同步撤退暴露了一个根本的结构性问题。做市商面临多重激励,选择放弃市场:
-
风险与回报的不对称性 在极端波动期间,维持报价的潜在损失远远超过正常情况下的点差利润。一个提供100万美元深度报价的做市商,在正常时期可能赚取1万美元的点差利润,但在市场崩溃时可能面临高达50万美元的损失。
-
信息优势 做市商能够看到整体订单流和仓位分布。当他们发现市场存在巨大的多头偏向(87%的仓位为多头)时,他们清楚崩盘的方向。既然知道即将涌来的抛售浪潮,为何还要提供买入报价?
-
无法律义务 与传统交易所不同,指定做市商通常有监管要求,而加密货币市场的做市商可以随时撤退。在危机期间放弃市场不会受到任何处罚。
-
套利机会 崩盘数据表明,撤退后的做市商转向在交易所之间进行套利。当不同平台之间的价格差异超过300美元时,套利交易的利润远远高于传统做市活动。
毁灭性的反馈循环
做市商撤退与自动去杠杆(ADL)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灾难性的反馈循环:
-
初始冲击(特朗普关税公告)引发抛售;
-
做市商感知到可能发生的崩盘,选择撤退;
-
清算无法通过空订单簿正常完成;
-
保险基金迅速耗尽以吸收坏账;
-
ADL启动,强制平仓盈利头寸;
-
被去杠杆的交易者不得不重新对冲,增加卖压;
-
更多清算触发,循环回到第3步。
这个循环持续不断,直到杠杆头寸几乎完全消失。数据显示,市场整体未平仓合约在数小时内下降了约50%。
市场结构的真相
10月10日至11日的灾难并非主要由过度杠杆或监管失败引发,而是由市场结构中的激励错位导致。当负责维持市场秩序的参与者从混乱中获利远超稳定时,混乱便不可避免。
时间线数据显示,做市商并未恐慌,而是在最佳时刻执行了协调撤退,以最大限度减少自身损失,同时最大化后续机会。这种在现行激励结构下的理性行为,却为市场整体带来了非理性的结果。
通过责任重建信任
2025年10月的流动性危机揭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关键弱点:当最需要强制性流动性支持时,自愿流动性提供却失效。190亿美元的清算不仅仅是过度杠杆交易者的失败,而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的必然结果——做市商享有流动性提供的所有特权,却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未来的解决路径需要承认一个事实:纯粹的自由放任式做市机制在压力时期无法奏效。正如传统市场从无监管交易的混乱演变到引入熔断机制、仓位限制和做市商义务一样,加密市场也必须实施类似的保障措施。
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存在:
-
分级责任系统:将利益与责任挂钩;
-
保险基金规模匹配实际风险:避免过于乐观的预测;
-
ADL机制结合熔断机制:防止清算连锁反应;
-
实时透明化做市商行为:增强信任。
真正缺少的是实施这些措施的意愿。除非加密交易所优先考虑长期稳定,而非短期手续费收入,否则类似的“史无前例”事件将继续以令人沮丧的频率发生。
10月10日至11日被清算的160万账户为这种结构性失败付出了代价。问题在于,行业是否会从他们的牺牲中吸取教训,还是继续等待下一批交易者在危机来临时发现,他们依靠的做市商如烟般消失,只留下清算连锁反应和强制平仓的盈利头寸。
以上分析基于现有市场数据、跨平台价格对比以及市场行为的既定模式。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虽受相关信息启发但不代表任何实体立场。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Curve 团队再创业,YieldBasis 会成为下一个现象级 DeFi 应用吗?
如果该模型能够安全地扩展,它可能为 DeFi 流动性提供者开启一个全新的收益前沿。撰文:Saint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加密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款 DeFi
-
Crypto 不偏爱内核稳定的人,但会奖励他们
这不是一场和别人赛跑的游戏,而是和时间、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作者:jenniekusu又一次创造历史的爆仓日,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周六。这也是典型的 Crypto 世界的一天:当视线
-
行情崩溃后,我为何押注 MNT?
大多数代币都是“有毒的废物”,而这就是我最后的希望之地。作者:Kyle编译:深潮TechFlow我无法对永续合约市场机制发表意见,因为这并不是我的专业领域。但我可以分享我的市场观点——我认为市场正在经
-
灾后重建指南:寻找市场上那 1% 能活下去的代币
叙事来来去去,而生态系统永存。作者:MΞRCY DΞ GRΞAT 编译:深潮TechFlow大多数我曾经相信并购买的代币,在上一轮周期中已经不复存在。每一轮加密货币周期都会诞生数千种代币,每一种都宣称
-
HashKey Exchange 与 HATA 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东南亚合规数字资产布局
这一合作标志着 HashKey Exchange 在东南亚布局的进一步深化。香港最大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今日宣布,与马来西亚领先合规持牌数字资产交易所HATA, 签署
-
智能觉醒:ARK DAO 上线,开启 AI 与社区共治的去中心时代
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人工智能(AI)交织的临界点,链上文明协议 ARK(ARK DeFAI) 今日正式启动其 DAO 治理系统(DAO Governance System),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
-
IOSG|深入解读稳定币公链:Plasma、Stable 和 Arc
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发行方、市场动态与其他参与者。作者:Sam @IOSG引言Artemis 2025 年的研究报告指出,2024 年通过稳定币结算的经济规模已高达约 26 万亿美元,其体量已然达到了主流
-
ZEC 逆势上涨 37%,隐私赛道还有哪些项目值得关注?
原文作者:伞,深潮 TechFlow2025 年 10 月 11 日,加密市场遭遇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合约清算日,单日合约爆仓量达 191 亿美元。 这次暴跌是一次加密市场的洗礼,同样也是一面镜子,照出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