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交易所上币的高门槛正在扼杀链上创新

互联网 阅读 19 2025-10-15 15:20:05
这引导了一种错误的激励导向,项目方不再专注产品本身。

撰文:Haotian

没想到围绕交易所「上币费」的讨论又开始了。

有人拿出了 Binance 上币的一份报价 Offer,包括 1% Alpha 空投 3% 额外空投 1% 营销 1M TVL 25w 保证金 3% BNBHolder 奖励 ……

我还是一个观点,上币费多少本质上是纯粹商业行为,是币安自己的选择,无人能撼动,奇怪的是这么私密的商业条款竟然被曝光了出来。

显然,这背后藏着一些 Builder 群体破防后的愤怒情绪。

一些 Builder 拼尽全力搞技术、做产品、建生态,最后却发现「上所」门槛如此高昂,且还是一个巨大的资金黑洞。

这意味着,没有豪华 VC 背景、没有雄厚资本支持的团队,被挡在门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融资充足,会讲叙事,擅长资本运作的高 FDV VC 币成了「座上宾」。

结果可想而知,恶性循环了,交易所抱怨这些浓眉大眼的 VC 币上线即巅峰,割完用户甩锅给交易所;项目方也委屈,交易所那么高的要价和未来不确定性的高昂成本,还不如短期快进快出操作一把;用户则一脸无辜,骂交易所,骂项目方,骂那个接盘后搞点站岗凌乱的自己。

请问,这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认为,恰恰是这套「谁有钱谁上」的价值筛选机制。

当然,交易所可以认为这些收来的钱都撒给了用户,且一系列保证金也是为了保护用户。但问题是,若纯粹以「资金门槛」来筛选,势必会把一些埋头搞建设,沉下心打磨产品,真正有创新却因为缺钱的好项目挡了出去,请来了一帮精于资本运作且擅长短期套现退出的操盘手项目。

这套用「融资水平」等同「创新价值」,用「钞能力」替代「做事能力」的双向奔赴扭曲机制,才造成了最终的蛇鼠一窝互骂局面。

所以,我才说,交易所的上币高门槛和搭台子搞全家桶产品,正在系统性的扼杀链上创新。

因为这引导了一种错误的激励导向,项目方不再专注产品本身,而是把大量精力放在「如何搞定交易所」、「如何包装故事」、「如何迎合资本」上。技术创新变成次要目标,融资和上所成了首要任务。

试问,当 Builder 们花在包装运作上的时间比写代码还多时,这个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我理解交易所作为商业实体的盈利诉求,他们也都是在江湖厮杀中风雨同舟才走到了现在,但交易所最大的「后台」不仅是在线服务的平台用户,更是身后这个庞大的 Crypto 技术创新大生态啊。

当整个 Crypto 生态只剩下资本游戏和互相收割时——交易所的「铲子生意」也一并会失去根基。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Polymarket发币预期下,有哪些生态标的可以炒 下一篇:Space回顾|链上合约平台迎来爆发期,SunPerp 如何成为 Perp DEX 赛道黑马?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