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杂志:特朗普时代,加密企业的「银行破冰」时刻

互联网 阅读 34 2025-07-25 16:10:06
多年来,加密企业在美国一直被银行体系拒之门外。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众金融科技公司却向加密企业抛出了橄榄枝。

撰文:Joel Khalili,《连线》杂志记者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去年年初,总部位于纽约的加密企业家 Azeem Khan 刚为其初创公司 Morph 筹集到 19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正需为这笔钱寻找存放之处。在着手申请美国银行账户前,他先向律师咨询,得到的答复是:「你想毫无阻碍地办成这件事,绝无可能。」

事实证明,即便是这样悲观的预判,都显得过于乐观。在六个月内接连被多家美国银行拒绝后,Khan 不得不放弃。他最终选择将部分资金无利息地存入开曼群岛的一家银行,其余则转换为加密资产,交由第三方托管机构管理。

长期以来,加密货币行业的创始人都有着类似的经历:美国银行要么拒绝为其提供贷款或支票账户,要么突然冻结其账户。没有银行合作伙伴,加密企业寸步难行。它们无法便捷地通过美元开展服务交易,无法安全存储投资者资金并获取利息,甚至难以支付员工薪资和供应商款项。「这是整个行业都心知肚明的困境,」Khan 说。

仅仅一年多后,局面便迎来了转机。自特朗普今年 1 月重返白宫、承诺终结对加密企业的所谓「歧视」以来,美国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包括 Meow、Mercury、Brex 等,竞相为加密企业提供银行账户服务。Khan 近期刚为其新加密初创公司 Miden 筹集到 2500 万美元,他透露自己已成为这些金融科技公司的重点争取对象。

这一转变让加密企业在美国的注册、招聘和业务开展变得轻松许多,与特朗普打造「全球加密货币之都」的计划不谋而合。然而,它们的命运仍受制于政治风向。特朗普政府虽带来了政策松动的氛围,但尚无法律条文能保障加密企业长期获得银行服务。

「尽管当前政府态度相对友好,但相关政策并未写入法律。没有新法规能确保,不会因执政者更迭而让行业处境再度反转,」Khan 坦言。

在拜登政府时期,加密货币行业因屡遭银行刁难而倍感沮丧,业内人士纷纷高呼「这是一场阴谋」。他们声称,联邦政府正蓄意通过暗中将加密企业排除在银行体系之外,企图扼杀整个行业。

加密货币风投家 Nic Carter 是这一说法的主要倡导者,他将这场所谓的「歧视行动」称为「扼喉行动 2.0」(Operation Chokepoint 2.0)。这一名称源于奥巴马时期的一项反欺诈计划:据报道,当时在该计划框架下,美国官员曾劝导银行避免与色情业、发薪日贷款及其他不受政策待见的行业开展业务。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国会多个小组委员会就所谓的「扼喉行动 2.0」举行了多场听证会。随后在今年 3 月,参议院共和党议员提出《金融机构改革、现代化与救济法案》(FIRM Act),旨在禁止银行在审核账户申请时将「声誉风险」纳入考量因素,以此遏制所谓的歧视行为。不过,该法案尚未进入投票环节。

对加密企业而言,当前政策氛围的转变无疑是利好。尽管它们在获取海外银行账户(多位于开曼群岛或瑞士)方面障碍较少,但相较于美国本土账户,海外账户存在诸多弊端:无法从存款中获取收益、与美国本土交易对手的结算流程繁琐、账户手续费高昂,且无法享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供的存款保险(每位账户持有人最高可获 25 万美元保障)。

知情人士称,尽管摩根大通等知名银行已开始在内部测试加密技术,但多数仍不愿为加密企业提供账户服务。「普通人耳熟能详的那些大银行,都与加密货币行业毫无交集,」专注于开发加密网络专用基础设施的初创公司 DoubleZero 的首席运营官 David McIntyre 如此表示。

这一局面却为小型金融科技公司创造了机遇,它们得以通过吸纳加密货币行业客户来扩大存款规模。「如今,加密货币领域的创业者基本都会选择 Mercury 或 Meow 这类平台,」Khan 说道,「Meow 的动作尤其积极,只要看到哪家加密企业发布融资公告,就会立刻主动联系其创始人。」

这些金融科技公司往往以「加密友好」为卖点,提供稳定币转账等一体化服务,且远不像传统金融机构那般刻板。以 Meow 为例,其 30 岁左右的首席执行官布 Brandon Arvanaghi 把自己的 LinkedIn 主页经营得像 TikTok 账号一样,还配有短视频。

「这些美国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远比开曼群岛或瑞士随便一家不知名银行先进得多。无论是平台功能、客户服务,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更胜一筹,」McIntyre 评价道。

对于本文的采访请求,Mercury 予以拒绝,Meow 和 Brex 则未作回应。

实际上,这些金融科技公司扮演的是「软件层」角色:依托持有美国牌照的传统银行开展业务,负责用户界面开发和客户拓展,而存款管理则由合作银行负责。具体而言,Meow 与 Grasshopper 银行合作,Brex 和 Mercury 则与多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这种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当时疫情迫使银行加速推进数字化服务转型。

「理想情况下,这种模式能让银行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反洗钱专业协会(ACAMS)反洗钱高级总监 Craig Timm 表示。ACAMS 主要开展金融相关认证项目,Timm 曾在美国银行和美国司法部担任金融犯罪专家。「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 —— 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拓展新客户 —— 而无需耗费巨资和精力去获取银行牌照(这一过程既复杂又昂贵)。」

但这类合作通常要求金融科技公司遵守合作银行制定的规则,包括对服务客户类型的限制。例如,Mercury 的发言人称,该公司无法为托管客户资金的加密企业(包括交易所)提供账户服务。

「它们只是在别人的银行基础上套了层壳,」曾任职于 Brex 的 McIntyre 解释道,「必须遵守合作银行的承保要求、监管规定,以及关于客户准入的具体标准。」

Timm 表示,过去,拓展新业务领域(比如加密货币相关业务)一直是金融科技公司与合作银行产生摩擦的根源。金融科技公司一心追求快速扩张,而合作银行则需对维持牌照合规(包括严格的反洗钱管控)承担最终责任。

「这类合作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双方缺乏共识,」Timm 补充道,有时还会出现「风险偏好不一致」的情况。

这使得加密企业陷入一种不确定的处境:尽管目前金融科技公司乐于为其提供美国银行账户,但背后的合作银行未来可能会收回授权。

当被问及合作银行是否承诺为加密货币客户提供长期服务时,Meow 和 Brex 均未回应。Mercury 的发言人 Nic Corpora 则表示,公司与合作银行保持密切合作,「以确保双方风险偏好一致,这样在接纳客户后,就能以最佳方式为其提供长期支持。」

在一位任命了支持加密货币发展的监管官员、且承诺终结所谓「扼喉行动 2.0」的总统执政期间,这种风险看似遥远。可特朗普卸任之后呢?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像我们这样的公司若只依赖美国金融科技公司的账户,绝非明智之举,」麦金太尔说道,「政府换了,对法律的解读也变了,但法律条文本身并未改变。」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火币HTX上新资产一周回顾(7.15-7.21):以太坊稳步领涨,热点轮动爆发财富效应 下一篇:火币 HTX 上新资产一周回顾(7.15-7.21):以太坊稳步领涨,热点轮动爆发财富效应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