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十多年了,“加密羞耻”是如何产生的?
撰文:深潮 TechFlow
8 月 5 日,加密市场大跌,大跌之中,以太坊基金会成员, Geth 开发负责人 Péter Szilágyi 的一番感言又让人格外难受。
他在 X 上发文质疑加密行业的实际价值,表示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行业。
「比如 SpaceX,他们把火箭送上火星?人类进步。他们没能成功发射火箭并炸毁了?人类学到了教训并且仍然进步。所有结果都带来了进步。
相比之下,加密行业简直就是个给傻瓜们准备的赌场(向少数例外致歉)。价格上涨了?太好了,什么时候买跑车。价格下跌了?生活被摧毁了。对人类有何贡献?
是的,建立一个新的货币系统确实需要时间。当然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不能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每个人都想成为下一个 Vitalik,没人想去构建有用的东西,大家都只想着如何榨取价值。
我真的看不出这个系统为什么不应该崩溃?从宏观来看,我们会失去什么?加密行业到目前为止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巨大的价值转移,我还没看到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创造。
请注意,通过运气发大财然后把资金转移到一些非加密的项目上,这并不能算作是加密的成功故事。这充其量只是一个幸运的慈善家成功的故事,更可能只是一个人简单的多元化投资。
在我看来,这个行业早该开始创造一些真正有用、让人们愿意使用的东西,否则就应该关门大吉。
至少比特币试图(虽然失败了)成为一种避险资产。但其他的都是在卖铲子,而根本没有淘金热的迹象。」
此般「行业虚无」、「缺乏价值感」,并不是只有 Péter Szilágyi 才有,而是如今众多行业从业者潜藏心底的心声。
3 个月前,笔者曾在小范围内发起一项调查,发现身边不少从业者都在考虑「退休」,逐渐淡出行业,有的创业者正积极寻找买家上岸,行业老人则大多躺平……
问及原因,一方面觉得行业已经到了成熟期,贝莱德等机构入场,属于普通人的 Alpha 和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是对行业越发「疲倦」,工作缺乏价值感。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不少从业者都表示对行业祛魅了,早没有了理想主义,将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开,一切的工作注意力聚焦于赚钱本身,行业的本质就是一场巨大的财富转移,赚了钱就跑方为上策。
交易平台客户经理表示,在她看来,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赌徒,赚钱了就目中无人,亏钱了就扬言维权,赌徒都不值得同情。
某项目创始人表示,一开始他进入这个行业也曾想着做出一个出圈的产品,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天真的想法,在目前这个阶段,叙事大于社区大于抱大腿大于产品,即使是产品,也「被迫」融合 Ponzi 机制,就连一度引领行业叙事的头部加密 VC Paradigm 也成为了造盘的高手。寻找这个行业的 PMF(与市场相匹配的产品)任重道远,在此之前,先得活下去。
投机赚钱依然是这个行业的第一驱动力,K 线就是加密行业的脉搏,其他的一些都不过只是将交易行为合理化的伪装。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最近的一个热词:金融羞耻。
最近,在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高金副院长李峰在演讲中说道:
「一些人开始认为金融业毫无价值,因为金融似乎不是硬核科技,认为金融业是可有可无的交易成本;有些金融从业人员,包括我们的一些同学和校友,甚至产生职业羞耻感。」
在金融业整顿的风口浪尖,这个新名词暴露了金融业的集体不安。
殊不知,这样的不安与「加密羞耻」在加密行业已存在多年。
众多从业者对外交流通常刻意隐藏自身的身份,首先是一种自我保护,另外也免于来自于他人偏见的议论与审视,在大众视野中,这个行业的标签依然是「割韭菜」,因此不少行业人士通常在对外交际中以马甲示人:酒吧老板、美股投资者、金融从业者……
只有两种情况下,加密行业投资者才在朋友圈挺起胸膛,一是行情大涨,毕竟底气是涨起来的,以涨服人;二是得到了主流个体与市场的认可,比如 SEC 通过比特币现货 ETF,马斯克、特朗普认可比特币……
时至今日,加密资产以及这个行业依然渴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认可。
加密羞耻,缺乏价值感,如何破局?
首先,这种「情绪」并不新鲜,从比特币诞生之初,关于行业价值的 FUD 便一直存在。
巴比特联合创始人老端在 2011 年曾是比特币布道者,然而 2 年后,摇身一变为「批评者」,表示,「 比特币目前最大的价值,就是满足了国人『一夜暴富』的幻想。」
无论是 2011 年,还是如今的 2024,拉长了时间线,我们依然可以说出那句话,「We are still early」,相较于互联网等行业,加密行业如今依然在早期,依然会经历技术成熟曲线所勾勒的低谷与黑暗,泡沫破灭,被大众质疑,然后浴火重生……有太多未知,值得探索。
我们首先得承认这个行业目前的症结所在,重基建,轻应用,缺少真正的 PMF,除了比特币和稳定币,大多数项目依然停留在技术叙事的空中楼阁中,甚至不如 MEME 接地气。
知易行难,提出问题总是容易的,难的是迎难建设,做出一番成绩,可以给创业者,特别是应用类创业者更多的包容与支持。
前段时间,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在最新演讲《以太坊的下一个十年》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开发者应勇于探索,构建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应用,不应该只是复制 Web2,而是要先行一步,2034 年不会只有桌面和移动设备,还会有可穿戴设备、可本地运行的 AI、AR……」
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发展并不是生产力的变革,而是生产关系的完善,因此并不会如同 ChatGPT 的问世般快速给予正反馈,未来 Crypto 或许也需要积极与 AI、AR 等新兴生产力相融合。
最近,一群行业人士报名了非洲 Safari 狩猎团,需要用美金结算,漫长的银行支付手续、合同审查,高昂的 Swift 费用、银行手续费让非洲小哥和参与者苦不堪言,最后非洲小哥被安利了稳定币 USDT/USDC…… 相比之下,传统的 Swift 系统宛如旧石器时代古董。
从俄罗斯到非洲大陆,美元稳定币正在全球悄然掀起一场变革,而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也正积极加入中国央行主导的 mBridge 项目,实现 CBDC 跨境支付……
这是一段漫长的旅途,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但只要进步一点点,便能够让世界不一样。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
有的人「加密羞耻」,是觉得没有创造实际价值而感到精神匮乏;有的人加密羞耻,是因为年年亏损,收集了各种被收割的亏钱姿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老韭菜……
毕竟,在当下残酷的市场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赚到钱却觉得价值感匮乏已然是幸福的烦恼了。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Oasis 协议基金会启动 ROFL 主网:面向 AI 应用的 TEE 可验证链下计算框架
2024 年 7 月 2 日 — 专注于人工智能和隐私保护的 Oasis Layer 1 区块链的治理机构 Oasis 协议基金会,正式宣布推出 Runtime Offchain Logic(ROFL
-
稳定币不是Web3专属,传统企业全面入场
1.背景:稳定币需求持续增长过去,稳定币仅被视为加密世界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链上交易和资产避险等。如今,稳定币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稳定币总市值自 2018 年年末的 6.5 亿美金,至 2025
-
亏损必赔 0费率:BitMart重构交易保障范式
2025 上半年的加密市场,是一场高波动性与用户流失压力并存的生存竞赛。据 CoinGecko 数据,大部分中心化交易所现货交易量萎缩,创下 2024 年以来最大季度跌幅。在比特币主导地位攀升的“吸血
-
不赔偿国内受害者,FTX 的破产律师自己赚了多少钱?
谁在做决定、依据何种标准行事、最终受益者又是谁?作者:Sleepy,BlockBeats2025 年 7 月 4 日,FTX 债权人代表 Sunil 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份 FTX 破产清算的文件截图,
-
Lorenzo 推出测试网产品 USD1 OTF,率先落地基于 USD1 的链上真实收益基金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4 日,链上资产管理平台 Lorenzo 正式推出其首个 OTF(On-chain Traded Fund)测试网产品 —— USD1 OTF,也是其首个以 U
-
Matrixport:比特币或将突破关键阻力位,迈向新交易区间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4 日,据Matrix on Target最新周度报告显示,比特币价格虽持续横盘于窄幅震荡区间,但多项技术指标和市场数据暗示其可能即将突破关键趋势线阻力,迈向新的
-
AI赛道下一个大叙事?盘点值得关注的vibe coding项目
今年初开始,「vibe coding 氛围编码」逐渐成为 AI 圈热门的讨论方向之一。而在币圈,随着比特币保持强势,大家对于山寨季的渴望也愈来愈强。币圈的 AI 赛道经过 AI meme 和 AI A
-
Hotcoin Research | 链上炒股时代来临:股票代币化热潮解析与展望
本文将围绕股票代币化的基本原理、优势、代表平台以及其对加密市场和传统金融格局的影响展开详细解析,并探讨股票代币化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作者:Hotcoin Research一、引言随着加密资产ETF和R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