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解析Stacks:如何通过“经济绑定”搭上BTC增长的快车?
作者:Haotian
借着这波老币板块的抢眼表现,我来说说比特币生态的绝对老币 @Stacks 。
1)无意争BTC layer2的FOMO潮但其早已是“先行者”;
2)POX共识机制依托经济绑定搭上了BTC增长的“快车”;
3)sBTC原生BTC跨链设计,虽没有Babylon的加密技巧却够得上“原生”。
来,围绕以上三点,从技术视角给大家逐点剖析下:
1)早在2017年比特币还处于保守派和创新派之争时,保守派坚定认为应简化功能只专注做储备资产,而创新派则认为BTC需要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以支持智能合约功能来应对以太坊等新链的竞争。
显然,Stacks选择了后者,这在当时环境下多少有些“另类”。但多年后,Ordinals协议掀起的BTC链上资产发行潮、BTC layer2网络扩展潮等种种围绕BTC生态的延展开发,都证实了Stacks当年作出的选择极具战略眼光。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Stacks应属于这场BTC生态扩展热潮的鼻祖,但这场主要由“华人”推动的BTC FOMO潮下,Stacks似乎“缺席”了,并没有过多的参与造势和讨论,不过,其纯技术导向且稳健发展的底气也让它吃到了市场对于BTC layer2的预期红利,整体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毕竟,作为“先行者”,且经历7年沉淀和市场验证,Stacks已经探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栈,为BTC探索智能合约实践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范例;
2)说到Stacks的技术架构的运行机制,给我的整体感觉略微偏“另类”,为什么这么说?这得从其特别的共识机制来说开了:
Stacks没有采用当时比较常见的POW或POS共识机制,而是采用了特别的POX共识机制,简单理解:POX 即 Proof of Transfer转账证明。
Stacks网络的矿工要向比特币主网证明它们发起了BTC转向特定地址的转账,继而才可赢得Stacks网络的“出块权”,赢得 $STX 奖励,而Stacks网络的用户(Holder),持有并Staking STX一定周期,就可以按比例获得这部分矿工投入的BTC分红。
不难看出,POX共识机制整体偏“双层设计”,比特币网络作为基础层沉淀并锁定BTC资产提供网络“共识层”安全,而Stacks网络则为落地复杂的智能合约相关应用和网络通信协作的“执行层”。
这种设计,充分维持了BTC主网的权威性,并实现了通过“经济绑定”和比特币主网达成“强相关”。该如何理解呢?
矿工要想参与出块除了基本运行节点的网络运维费和“电费”之外,主要成本在于投入一定的“BTC”,BTC价格越高矿工挖矿的成本就越高,也决定了STX的奖励越珍贵;
用户可以质押STX以维护网络的安全,这和大部分POS网络维护安全的方式别无二致,区别是,大多数POS网络质押的经济盈亏比都扛不过二级市场本身的波动。而Stacks网络的用户质押$STX可以获得BTC奖励。
这就带来一种“良性”的经济内循环,矿工消耗$BTC争取出块权,而这部分BTC又会分给Stakers,使得更多的用户愿意主动质押以获取BTC奖励,继而造成STX流通量的缩减从而带动BTC二级市场价格表现出彩,进一步调动矿工消耗BTC挖矿的积极性。
对矿工而言如果STX挖矿无利可图挖矿业态就起不来,对用户而言,质押STX资产的风险可以通过获得实打实的BTC奖励获得对冲。
这种特别的经济激励机制,让其在抗市场波动能力和市场生态稳定程度方面都有优势,特别是当BTC价格持续处于上升周期时,整个网络的消耗成本和分红奖励都会同步提升,意味着网络本身沉淀的价值也会增长。而且,其可以根据BTC的二级市场价格调整挖矿难度,矿工投入BTC的成本和奖励STX比例会成正比。
在我看来,Stacks这套POX共识机制的另类或超前之处在于,它绑定了BTC这个市场最稳固的资产,依附BTC提供网络安全,又通过BTC获得网络预期增强,原本POS网络通病的质押资产长期看“亏损”的无奈困境,在BTC资产的超级增长Buff下,得到了化解。
3)最近,Stacks的产品负责人 @andrerserrano 分享了sBTC即将部署主网上线的Overview,可以看出sBTC这个号称原生BTC跨链资产的独特之处。
相较普遍会采用的中心化托管资产,链A锁资产链B Mint资产的传统Wrapped版本资产包装方式,sBTC实现了BTC原生安全性、免跨链性、原子交易、无中心化风险点等技术Native特性。具体如何实现呢?
Stacks采用多签门限机制来保证Stacks网络的安全性,因此在比特币主网有大量来“签名者”来验证交易和实施多签名操作,用户向指定的BTC多签名地址发送BTC资产,交易确认后,Stacks协议的签名者部署方监控并验证交易后,会自动在Stacks网络铸造相应sBTC给用户。
关键点在于Stacks的部署了大量的独立签名节点,比如100个,当门限数量足够多的节点签名确认后,交易才会被真正验证确认,比如(68/100)。
为了更快速理解这种多签名机制的优劣,我试着用 @babylonlabs_io 做一下比较:Babylon的特别之处是采用了数学加密算法技巧来保证节点不作恶,因为若节点作恶其私钥就会“暴露”,这大大限制了其作恶可能性;
相较之下,Stacks的机制比较简单,靠大量轻节点的信任和较高的阈值设计来降低作恶概率,一旦发生作恶,Stacks网络本身倚重经济捆绑的机制又会很好互补,较严重的Slash惩罚特性会极大降低节点作恶的风险。
当然,这种靠规模数量堆砌起来的多签安全机制,也会有一个不够灵活的特点,比如若100个节点中的大部分节点地址更换后,原先的多签名地址资产就得被迫迁移。因此Stacks有在探索Multisig2等超前的“动态成员”管理机制,以拓展多层验证机制和权限分级控制等灵活特性。总之,会探索更精密安全的方法持续做技术优化。
以上。
最后,除技术元素之外,有一点不得不说,Stacks有美国本土企业和首个获SEC Reg 注册认证的合规代币的双重Buff加持,这在当前特朗普“加密政府”的宏观大背景下,又增加了不少想象空间。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到手的稳定币法案,与坐不住的华尔街银行家们
撰文:律动小工、kkk稳定币「上岸」,美国加密金融的「天花板」被再次打开。 就在昨夜凌晨,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GENIUS 法案》和《CLARITY 法案》,让稳定币赛道有了「上岸的编制」,为整个数字
-
本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23.86 亿美元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9 日,据 Farside Investors 监测,本周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入 23.86 亿美元,其中:贝莱德 IBIT: 25.69 亿美元富
-
12万美元的比特币:一场没有散户的资本盛宴
2025 年 7 月 14 日,比特币冲破 12 万美元历史关口,华尔街机构举杯相庆。而在世界的另一端, 13.58 万散户投资者正盯着手机屏幕上刺眼的爆仓通知—— 4.93 亿美元财富在 24 小时
-
以太坊 OG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 ETH 财库趋势
原文作者: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Eric Conner 引言:ETH 财库模式的兴起 2025 年 7 月 17 日,资深以太坊观察者 Eric Conner 在 X 平台发文,指出 ETH 财库策略正迅
-
以太坊 2030 技术宣言:Rollup 双轨并行的世界账本之路
原文作者:Lemniscap 原文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更精简的 L1 及其性能型与对齐型 Rollup 方案 以太坊始终致力于保持可信中立性,同时让更高层级的创新蓬勃发
-
Roam 打造“口袋 Web3 运营商”,用一个 App 重新定义全球连接和用户收益
近期,Roam 通过一系列更新优化了用户体验、丰富了奖励机制并拓展了跨生态合作,不仅提升了 App 的吸引力和实用性,还通过精细化运营为用户带来便捷、安全的连接体验和多样化的收益机会。这些努力推动 R
-
央视新闻:未来美国能否承担必要的责任,对稳定币的发展十分重要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19 日,据央视新闻,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为《Genius 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专家认为:在数字
-
支付革命:当稳定币开始蚕食 Visa 们的领地
原文标题:《当稳定币盯上支付市场,传统支付巨头的王座还能坐得稳吗?》 原文作者: 100y 原文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译者导读:如今,稳定币的身影已不局限于加密货币交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