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代理和身份验证,会是下一个爆发的加密叙事吗?
如果说我从加密货币行业的这些年里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市场受叙事高度驱动。我将其驱动单元分解如下:
- 人们可以理解的故事;
- 围绕故事形成的信念;
- 概括这些信念的 Meme。
让我们回顾过去,应用这个框架:
2022 年
- 存在一个巨大的收益率市场,只有银行才能利用,如果:
- 银行作恶,加密货币代表了一种替代、更好的系统
- 加密货币是一种赚取美元高利率的方式
2017 年
- 政府阻止普通人投资优秀公司
- 财富创造不应仅限于合格投资者
- ICO 是新的致富方式
格式是相同的,只是角色、叙事和人物不同。每个周期还会带来新的英雄和反派。只要确保自己不成为主角即可。随着你吸引更多的注意力,你的生存机会就会减少。
我们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加密货币,每个人心中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不能重复使用相同的叙事,因为那些故事有不好的结局(Terra/Luna/FTX,ICO 骗局等)。这并不是说它们不好!每个周期都为加密经济带来了更多的人才、资源和规模。只是普通人不会回到加密货币领域,除非有一个与他们共鸣并加入他们信仰体系的 Meme。
过去,有一些自责的事情是没有将我的信念与声誉联系起来,然后后悔。最近,我更加认同我的观点,并且认为与以往不同,我要坚持下去。至少我未来回顾往昔时,不会因碌碌无为而后悔。
话不多说,我向你介绍 2024 年至 2026 年的牛市叙事,记住,现在是 2023 年。
加密货币+人工智能
过去几个月,让我惊讶的是整个世界接受人工智能的速度要迅速了,尤其是大型企业。我可能不需要为这些事件提供足够的证据,因为你可以通过谷歌搜索和 Twitter 上的信息轻松找到。我对这将包含什么有两个强有力的论点,所以我一个一个来解释。
互联网货币
既然我们知道全球意识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影响,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现在,你只是将人工智能集成到你的工具中。
这个进展的下一步是人工智能代理的崛起。由你训练,使用你的数据,在你的工具上。AutoGPT、BabyGPT 和其他许多项目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虽然这项技术还有些基础,但根据我们今天所知,它不可能不达到这个阶段,而且人们也希望如此。人工智能代理将使你能够自动化工作流程的更大部分。ChatGPT 插件已经是代理的简化版本,你可以:
- 表达你的意图给 LLM;
- 它会为你找到合适的行动方案;
- 执行行动。
如果你不同意,请纠正我,但上述逻辑推理相对合理,不太可能发生错误。好了,那么人们最想要表达意图的最强大的能量是什么?金钱,通用的能量适配器。人们将希望基于金钱的意图。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 “押注 100 美元,赌洛杉矶湖人队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获胜”
- “找到关于特朗普选举的最佳文章,并支付遇到的任何付费墙,每月支付最高 20 美元”
- “购买我通常的杂货清单,并在周五晚上送货,最多支付 30 美元的送货费”
所有这些意图在现有的银行体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呢?再次,从小事情开始思考:
- 实际上执行购买的不是你,而是一个人工智能代理;
- 如果代理为你购买,那意味着你实际上并没有直接授权交易(是你的人工智能授权的);
- 如果有人代表你购买,那么你的欺诈/退款风险会飙升;
- 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种风险。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在你的聊天机器人中设置一个繁琐的结账过程,强制你在聊天窗口中输入信用卡信息。或者,人们很容易说:
“我没有购买那个!我的人工智能失控了,替我购买了它!我要求退款,因为我没有授权这笔交易!”
银行会怎么做?退钱。商家会怎么做?确保他们不允许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发生,因为他们无法验证是否确实是他们本人的操作。我想到了一个差不多的类比:悄悄使用你信用卡的孩子。
LLM 基本上就是这样。上述文章表明,你的孩子使用你的卡已经是一个灰色地带。当 App Store 推出时,苹果已经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在这些情况下,底线似乎是:消费者总是赢。商家最终付款。
这是一个监管和银行问题。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银行和支付处理器将拒绝使用 LLM 代表你行事,从而创建一个更加笨拙的用户体验!
那么,替代方案是什么?嗯,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我想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加密货币,无需中间环节的互联网原生货币,可以通过 API 访问。
同时,想想看,使用信用卡时,你如何验证自己授权的交易?通过在塑料卡上输入正确的数字?真是个笑话。应该是通过使用私钥在正确的数据上签名。其他一切都可以伪造。特别是在涉及金钱的情况下,LLM(机器学习模型)需要加密保证。
突然间,将出现一整个新类别的 LLM。一类使用加密货币支付系统,另一类使用传统银行支付系统。猜猜哪一种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没错,是使用加密货币的那一种。代码需要保证、回调和完成。而信用卡无法提供这些。加密货币可以。
将会出现一个完整的产业,围绕着使用加密货币的 AI 代理和支持 AI 代理的加密货币公司。自主计算相互交融。
这是我的看法,也可能是最有力的一面。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方面。
互联网身份
对一些人来说,这一点不太明显,但现有系统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让我们从以下观点开始:互联网上的身份验证已经破裂。
- 钓鱼邮件的诈骗越来越难以检测(即使对于那些具有高度复杂性的人来说)
- 深度伪造越来越难以从真实照片中辨别出来
- 大多数代表感官(视觉/音频)的数字内容很难确定真实性
- 在大数据模型的世界中,想法的归因变得越来越困难。
所有这些问题根本上归结为以下问题:在互联网上以一种牢不可破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身份非常困难。电子邮件地址存在问题(钓鱼),电话号码也不是最好的选择(SIM 卡交换),而且很快音频/视频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如果有一种可靠的方法,那就是我们已经知道的:
- 代表您身份的公钥;
- 私钥确保您控制该身份。
在支持这些结构的密码学和数学的支持下,没有任何方法能够与之媲美。
那么,这是如何工作的呢?基本上,通过在互联网上使用私钥和公钥进行身份验证,一切都变得"web3 化"。硬件、软件和用户都需要密钥来创建一系列可证明的标识符,以便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进行验证。这将更难实施,因为它将源自底层硬件,但叙述可能会朝着这个方向推动足够的能量。iOS 和 Android 已经支持 PassKeys,所以大型科技公司肯定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设想的未来是这样的:
- 您的手机有一个公钥,用于确认其身份;
- 您拥有自己的公钥,用于确认您的身份;
- 您使用的任何应用程序在传递照片/视频时都有自己的身份;
- 您手机上的任何内容都将具有一系列公钥,以加密验证的方式追踪其来源。
在这个方向上,我还可以展开更多内容,但路径和时间表对我来说不太清晰,尽管我相信这将是一个人们可以支持的强大故事。自主互联网身份。
结语
在过去几个月人工智能出现之前,这是不可能看到的。这是一条独特的新途径,为未来现实的可能性开辟了道路。AI 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而加密货币则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想象一下,在接下来的 12-18 个月里,这两者在曲线相交,加密货币上涨而 AI 下跌。我对时间表可能有所错误,但我确信我上面描述的逻辑链足够有理由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我们一直知道用加密货币买咖啡或者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然而,对于互联网原生经济来说,有。而 AI 则让全世界都明白了这一点,因为 AI 代理生活在互联网上。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7月14日市场关键情报,你错过了多少?
精选要闻1.中本聪财富即将跻身全球富豪榜前十2.港股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欧科云链涨超 46%3.匈牙利实施全球最严加密法规,数字资产交易或被定罪4.公链活跃度近 7 日排行榜:Solana 稳居首位5
-
波场 TRON 行业周报:稳定币热潮助推 BTC 突破 12 万美元,EigenCloud 获 a16z 领投
一.前瞻 1. 宏观层面总结以及未来预测 美股三大指数在上周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一度升至6279点,纳斯达克同样刷新纪录,科技板块(尤其是AI、半导体等企业)表现突出。英伟达、特斯拉等龙头
-
Pump.fun 的 IC0 大戏:一场集混乱、质疑与争议的拉锯战
作者:Fairy,ChainCatcher 编辑:TB,ChainCatcherPump.fun公售无疑是近期加密顶级流量话题。 在三次延期之后,其成功选择在比特币突破新高的好时机发币。12 分钟,5
-
Neowave Academy 成都线下观赛沙龙圆满落幕,华语市场战略加速推进
2025年7月12日晚,全球领先的 Web3 教育平台 Neowave Academy 以东亚杯足球锦标赛(EAFF E-1 Football Champion)为契机,携手全球知名交易所 CoinW
-
大户疯抢,Plasma的XPL公售有多香?
从 WLFI 到 Pumpfun 再到 Plasma,牛市中的 IDO 公售一场比一场火热。继 Pumpfun 引爆市场之后,近期最吸引市场眼球的就是由稳定币巨头 Tether 和硅谷传奇投资人 Pe
-
51% 市占率,180 亿美元真实借贷,“Aave 效应”是如何席卷 DeFi 每个角落的?
在DeFi领域,网络效应决定成败,而没人比Aave做得更好。作者:Kolten编译:Tim,PANews在DeFi领域,网络效应决定成败,而没人比Aave做得更好。凭借五年的市场积淀、数百万用户基础和
-
谷歌 170 亿收编 Windsurf,硅谷 「AI 挖人」白热化,99% 的钱流向 1% 的人
在 AI 霸权之战上,钱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作者:芯芯OpenAI 的 Vibe Coding 梦破灭了。当地时间 7 月 11 日,谷歌 DeepMind 被爆成功「收编」AI 初创公司 Winds
-
亚洲最大的漫展,没有「AI 入侵」
AI 如果真的想走进狂热、执着、有审美、挑剔又忠诚的二次元用户,就不能只是一个「更高性能的工具」。作者:郑玄参加 Bilibili World 2025(简称 BW2025)之前,除了游戏、动漫和 C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