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托管:关于 MPC 和智能合约钱包

ChinaDeFi 阅读 1957 2022-11-17 17:00:09

让我们认识一下 MPC 和智能合约钱包。

原文:Seedless Self-Custody: On MPC and Smart Contract Wallets(1kxnetwork)

作者:Nichanan Kesonpat

编译:ChinaDeFi

封面:Photo by Aron Visuals on Unsplash

自我托管一直被誉为管理加密资产的最佳实践。FTX 和 Celsius 的崩溃是一长串事件中的最新一起,这些事件提醒业内 “非彼之钥,则非彼之币”,引得人们纷纷奔向非托管钱包。在 FTX 事件曝光后,Safe 获得了 8 亿美元以上的净流入,Ledger 在短时间内连续经历了多个历史新高的销售额,Trezor 销售额飙升 300%,ZenGo 在一夜之间实现了三位数增长,存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所有这些都发生在同一周内。

然而,大量用户仍然愿意承担托管风险,以换取较低的成本和易用性。在非托管钱包基础设施成为保护和管理资产阻力最小的途径之前,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幸运的是,现在有一个蓬勃发展的钱包生态系统,为个人、DAO 和机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加密不再只涉及安全存储,它还包括在新经济中使用资产。但是,不断增加的攻击面和漏洞,再加上日益丰富的功能,使得钱包需要既能够抵御攻击,同时又能支持日常业务和个人使用。

与所有的设计决策一样,这是针对给定用例的多个考虑因素的优化问题,也是钱包解决方案和密钥管理实践的能力,它们需要务实地平衡目标用户的集体需求:

  • 个人需要无缝的用户体验、低费用、与 dApp 交互的灵活性。
  • DAO 需要透明的金库管理、生态系统治理参与。
  • 机构希望通过链不可知性、可审计性和机构级安全性来外包责任。

有两类替代密钥管理解决方案取得了重大进展:智能合约钱包 (包括多重签名钱包) 和多方计算 (MPC) 协议。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NFT 泡沫是否已经被挤破? 下一篇:一文盘点链上数据分析工具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