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 Group:关于加密企业拥抱合规性的思考

Fenbushi Capital 阅读 710 2022-11-10 14:57:13

Fenbushi Capital 有幸和资管平台 Amber Group 合规部门的 Benjamin 和 Karen 针对于加密领域合规性这个话题展开了交谈,以下是访谈内容的整理。

1. 合规似乎是加密行业的一把双刃剑。从一方面来看,合规性将扩大加密行业的目标群体。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可能对行业有所限制,因为加密行业被认为是无需许可、自由出入的。你如何看待这种悖论?

Benjamin: 对于某些公司而言,合规确实是双刃剑。而对于我们这样规模的公司,我们将合规视为竞争优势。未来,合规是行业的必经之路,我们已经获得了各种牌照,有些牌照也在申请过程中。我们在 AML(反洗钱)方面有出色的能力和充足的经验。我们是一家合规公司,我们也相信合规公司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生命周期

2. 鉴于 DeFi 公司的前提是去中心化和无需,您如何看待 DeFi 公司的合规性?

Benjamin: 比特币诞生在一个公共、无许可的区块链上;这一点不会改变。改变的是,如果它涉及法定货币,它可能会受到监管;因为法定货币受制于数百年来一直存在的金融监管中。就 Defi 而言,如果它不触及法币,那么它可能不受监管;然而,某些时候加密货币必须与法定货币联系起来,这时候情况可能不同。随着 Travel Rule 的实施,所有服务提供商可能必须验证区块链交易。对于 DeFi,如果围绕 DID(去中心化身份)构建的基础设施到位,监管则可能会实施。我们将继续关注 Defi 合规性的进展。这就是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最终会受到监管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公共区块链仍然是无需许可的。然而,一旦你在链上构建用例,并且触及法定货币时,那么可能会迎来监管。

监管发挥作用的另一种方式是,如果你发行通证(token),这可能会涉及证券法。世界各地的证券法相对一致;如果是证券,那么发行商必须注册并披露。这是一个世纪之久的规则。因此,证券法适用于通证发行(证券性质的通证);有些通证显然不是证券,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它们可能作为商品而非证券受到监管。我认为整个加密世界可能都会倾向于这种监管环境。

3. 之前提到发行通证时涉及到对通证的定义。那么,当针通证定义为商品/证券时,它们的监管有什么不同?哪种监管更加严厉些?

Benjamin: 谈论到商品性,你可以联想到石油或黄金。比特币更像是数字黄金,因此它更多作为商品存在。世界各地对证券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一个共同的参考标准是单个实体是否控制了它的大部分;如果是,它就是证券。法律对商品/证券的评测是它是否足够去中心化。通俗地说,如果一个实体控制了大部分通证,那么它很可能是一种证券。例如,几年前以太坊发行时某个实体控制了它的大部分,当时它就是一种证券。而以太坊发展至今越来越去中心化,那么它更像是一种商品。

针对于证券的监管更为严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你发行证券时,你必须注册和披露。披露义务相当繁琐,而且因国家而异。相比之下,商品交易本身的监管较少。但是,如果你交易的是石油期货等商品衍生品,那么你将受到衍生品监管的约束。例如,CFTC 监管美国的商品衍生品,而SEC监管证券

让我们谈谈亚洲国家。对于商品本身,它们有时根本不受监管。但此类商品衍生品,如果它们符合某种衍生品的条件,发行商需要作监管报告以及履行其他监管义务。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a16z 对话以太坊基金会 Danny Ryan:合并后路在何方? 下一篇:一文纵览港府主推的资产支持代币:ABT 和 STO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