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为何上诉加密货币收益产品裁决?
ASIC上诉加密货币收益产品裁决,旨在维护监管权威并明确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合规边界。该机构认为相关产品未充分披露风险且可能违反澳大利亚证券法,此次行动或将重塑该国加密资产的监管框架。
争议焦点:收益产品的合规性
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的核心诉求是判定某些加密货币收益产品属于”金融产品”,需遵守《2001年公司法案》注册要求。这类产品通常承诺固定收益,但底层资产涉及算法稳定币、质押借贷等高风险机制。例如Block Earner的USDC收益产品,其年化收益率达6.5%,但未向用户说明可能存在的智能合约漏洞或流动性危机。
监管立场:用户保护优先
ASIC在2025年5月31日的声明中指出,当前至少12家本土平台涉嫌无证运营金融产品。据澳大利亚金融投诉局数据,2024年加密相关投诉同比增加217%,其中收益产品纠纷占比63%。监管方强调,即使去中心化协议(DeFi)提供收益,运营方仍应履行风险提示义务——这与美国SEC对Coinbase质押服务的指控逻辑相似。
行业反弹:创新与监管的拉锯
涉案企业反驳称,收益源于链上协议自动化操作,非传统金融产品。数字金融集团(Digital Finance Group)CEO表示:”ASIC将Web3协议等同于银行理财产品,这会扼杀本土创新。”但监管方引用Nansen数据指出,2024年全球DeFi协议因黑客攻击损失23.7亿美元,证明风险确实存在。
【延伸知识:”收益产品”监管国际对比】
美国SEC自2023年起将特定质押服务视为证券,但欧盟MiCA法案却为合格机构开放收益产品许可。新加坡要求平台持有CMS牌照,而日本仅允许持证交易所提供收益服务。这种差异导致部分企业开展监管套利,例如Tether将收益产品服务器迁至监管宽松地区。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这是ASIC强化执法的深层动机。
ASIC的上诉体现了传统监管框架对加密创新的适应性调整,有利于建立更安全的投资环境。但需警惕”监管滞后性”可能迫使企业外流,建议用户优先选择持牌机构产品,并自行验证智能合约审计报告。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Web3众筹如何改变创作者经济?
Web3众筹通过区块链技术(如智能合约和代币化)赋予创作者更大的自主权和收入流,同时降低了中介机构的依赖。主要创新体现在去中心化融资、粉丝直接参与价值分配以及作品版权上链
-
AI算力需求是否会影响比特币挖矿?
核心答案:AI算力的快速增长可能对比特币挖矿的硬件市场、能源成本和算力分配产生影响,但短期内不会彻底颠覆传统挖矿模式。1. 硬件市场竞争加剧比特币挖矿依赖高性能计算设备(
-
谷歌I/O 2025大会发布哪些区块链相关技术,Gemini-in-Chrome是什么?
2025年谷歌I/O大会展示了多项区块链技术整合方案,其中Gemini-in-Chrome作为核心功能亮相,将谷歌大模型Gemini与浏览器原生Web3工具结合,支持链上数据查询、智能合约交互等去中
-
超越USDT/USDC,下一代稳定币靠RWA?用户会买单吗?
文章分析RWA稳定币短期内难以颠覆USDT/USDC,但长期或在稳定币市场分一杯羹。探讨其资产多样化、收益共享优势,以及流动性、合规等挑战,对比两者并展望未来前景。
-
监管收紧,RWA遇冷?稳定币的锚定资产何去何从?
监管收紧使RWA代币化市场规模下降,但稳定币锚定资产结构发生变革,转向国债、企业债等,出现收益型储备、动态再平衡等进化方向,推动其从支付工具进化为连接传统金融与DeFi的新型结算层。
-
RWA支持稳定币更安全?底层资产透明度谁来保证?
文章探讨RWA稳定币的安全性(含抵押率、储备资产评级)、透明度(区块链审计、零知识证明)及风险(抵押资产波动、利率影响),分析技术进化,指出安全相对性与透明重要性,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其作为加密国债的属性。
-
USDT会跟进RWA吗?Tether如何平衡合规与收益?
文章分析Tether(USDT)暂不转向RWA但密切关注其成熟度,探讨Tether如何通过分级资产配置、技术合规手段在合规与收益间平衡,并建议关注官方报告了解储备结构。
-
RWA是稳定币的救星?还是监管套利的伪装?
文章探讨RWA与稳定币的关系,分析其作为稳定币合规化跳板的应用案例,揭示监管套利的风险及全球监管措施,展望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重塑与动态平衡。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