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RWA遇冷?稳定币的锚定资产何去何从?
监管收紧确实让RWA赛道降温,但稳定币锚定资产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变革。根据2025年7月最新数据显示,全球RWA代币化市场规模从2023年峰值的320亿美元降至190亿美元,但锚定资产结构已出现三大关键转向:国债占比提升至45%、企业债纳入储备组合、多资产动态抵押机制兴起。
监管风暴下的稳定币生存现状
美国《稳定币储备透明法案》要求发行商必须持有100%高流动性资产储备,欧盟MiCA法规则强制要求季度审计披露。这直接导致:
1. USDT的商业票据储备比例从2023年65%降至2025年Q2的28%
2. Circle发行的USDC转向"国债+银行准备金"混合储备模式
3. 新加坡DBS银行发行的锚定新元稳定币采用国债100%抵押
RWA代币化的冰与火之歌
虽然交易量下降40%,但结构性创新正在发生:
- 国债证券化:贝莱德推出的BUIDL基金通过代币化国债为稳定币提供收益
- 贸易金融票据:渣打银行试点将跨境贸易应收账款转化为锚定资产
- 碳信用代币:新加坡星展银行将VCS碳信用纳入储备组合(占比15%)
锚定资产的三大进化方向
- 收益型储备:MakerDAO将DAI的抵押品扩展至美国国债(占比30%)
- 动态再平衡机制:Frax Finance推出算法+多资产储备混合模式(美元存单50%+国债30%+ETH 20%)
- 监管合规套利:港元锚定稳定币HKDT采用"离岸人民币存款+国债"双轨制
从业者生存指南
- 发行商开始采购"监管合规即服务"(RegTech解决方案成本下降60%)
- 链上审计平台Chainalysis推出"储备验证模块"(使用率提升200%)
- 稳定币交易所Coinbase推行"储备透明度分级制度"
这场监管风暴反而推动了稳定币的"金融基础设施化"进程。就像2025年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的:"稳定币正在从加密货币支付工具,进化为连接传统金融与DeFi的新型结算层。"韭菜们的奶茶钱,或许终将在国债收益中找到新的生长方式。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币圈常说的“交易所”到底是什么?怎么选?
本文介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本质,分析选择时需关注的安全性、手续费、流动性等核心要素,探讨2025年监管趋严与技术创新趋势,并提示相关风险。
-
哪些加密货币机构将成为美债最大持有者,合规路径是什么?
根据Coinbase最新研报,Circle、Grayscale等机构正通过合规货币市场基金(MMF)增持美债,持有规模或超200亿美元。其合规路径包括SEC注册、反洗钱(AML)认证及持有特定金融牌照。本文
-
XRP崛起是否威胁比特币主导地位?
近期XRP价格波动引发市场讨论,但根据市值占比、流动性及机构采用等核心指标,XRP短期内难以撼动比特币(BTC)的行业主导地位。截至6月2日,比特币市值达1.17万亿美元,占加密货币总市
-
Paribu如何通过披萨日推广加密文化?
土耳其加密货币交易所Paribu在5月22日“比特币披萨日”期间发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教育科普和社区奖励等方式,将加密货币的普及与传统文化场景结合。以下是具体
-
微软自建AI生态对区块链行业意味着什么,企业级应用前景如何?
微软近期宣布全面构建AI生态系统(涵盖云计算、工具链及行业解决方案),这一战略将直接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标准化部署和跨行业协作。据CoinDesk统计,过去半年已有47%的企业级区块链
-
黄金与比特币的联动逻辑是什么?
黄金与比特币的联动逻辑主要体现在二者同属”避险资产”和”通胀对冲工具”的共性属性,但其相关性受市场周期、宏观政策及用户结构影响呈现动态变化。根据CoinMetrics数据,202
-
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有哪些新细则?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2025年6月1日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框架》实施细则,明确了对港元稳定币的发行、储备金管理及运营合规要求。新规要求发行人必须持牌运营,储备资产需10
-
阿根廷实现"私人货币"的可能性有多大,Cardano将发挥什么作用?
阿根廷正面临高通胀和经济动荡,民间对替代货币的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采用加密货币作为”私人货币”的可能性引发热议。Cardano(ADA)因其合规优先的技术架构,可能成为政府或民间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