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Home 项目的起源、创始团队和推出时间?
GoHome的起源就像一个深夜刷手机刷到停不下来的梗——它诞生于2025年加密市场复苏期,靠着互联网迷因文化的东风,硬生生在红海市场里杀出条血路。这个项目既没有华尔街精英站台,也没有白皮书写满技术术语,全靠社区里那群"打工人"和"韭菜"们用表情包和段子把它捧成了现象级迷因币。
项目诞生时间线
2025年7月16日这天,GoHome突然在Launchpool平台开启代币预售,支持GOHOME/USDT质押。
- 当时币圈老韭菜们还在讨论比特币能不能冲上10万刀,结果4天后(7月19日)这个项目直接甩出年化280%的高收益挖矿活动,活脱脱上演了加密版"薅资本主义羊毛"大戏。
- 不过要论正式出道时间,还得算2025年中旬这个模糊节点——毕竟迷因币的作风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创始团队之谜
要说这个团队,比《走近科学》栏目还神秘。
- 官网和白皮书里连个名字都没留,社区里传是匿名团队操盘。
- 有技术宅扒过代码,发现写得比996程序员还溜;看营销路数又像精通社交媒体的00后网瘾少年。
- 最离谱的是,这群人连项目都敢交给DAO管,自己躲在幕后当甩手掌柜,这操作比那些上市割韭菜的项目方"良心"多了(虽然可能只是换种割法)。
起源背后的小心机
项目方把"去中心化娱乐金融"当slogan,说白了就是想让炒币这事变得像刷短视频一样上头。
- 名字里的"Home"据说跟白宫迷因有关,但具体啥关系他们打死不承认。
- 要说这设计思路倒挺接地气——毕竟2025年打工人的KPI都这么卷,谁还看得懂那些动辄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不如整点好笑的,顺便赚点买奶茶的钱。
不过得提醒句,这项目7月刚上线就暴涨220%,波动性比奶茶里的珍珠还弹跳。现在币某安这些大所都在推它的质押活动,但监管爸爸已经开始盯梢了。要我说,玩这种迷因币就跟吃辣条似的:图个爽可以,但别真当正餐吃。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Cardano 的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是谁?起源和时间?
文章讲述Cardano创始人Charles Hoskinson的经历,从以太坊到创立IOHK,介绍Cardano的技术基石(Haskell语言、架构分离等)、发展历程及未来计划,展现其作为第三代区块链的技术创新与严谨性。
-
Solana 的创始人是谁?项目起源和主网上线时间?
文章介绍了Solana的创始人团队、起源于对区块链性能瓶颈的突破,核心技术为历史证明(PoH)共识机制,历经测试网、主网测试版到正式上线的过程,最终成为高性能区块链标杆,生态涵盖600余个应用。
-
BNB 的起源是什么?由币安交易所哪年推出?
本文介绍BNB从2017年作为交易手续费折扣工具诞生,到迁移至BNB Chain成为智能合约生态基石的发展历程,分析其通缩模型、欧盟MiCA认证等价值捕获机制,展现其作为平台生态代币的“技术升级+合规突破”双轮驱动范本。
-
Cardano (ADA) 是什么?科研驱动区块链的作用?
Cardano(ADA)作为科研驱动的第三代区块链,以学术论文和数学证明为基础,采用双层架构与Ouroboros权益证明机制,通过同行评审、Haskell语言等保障安全,2025年正推进治理革命、场景落地及Hydra Layer 2技术突破。
-
Dogecoin (DOGE) 是什么? meme 币的作用和起源?
文章介绍Dogecoin作为meme币鼻祖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技术框架与社区文化,探讨meme币的社交驱动、波动性等特征及争议,并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其持续传播的原因。
-
BNB 是什么?币安链平台币的核心作用有哪些?
文章介绍BNB作为币安链原生代币的进化历程,从早期ERC-20到支撑多链生态的核心枢纽,分析其在支付、治理、DeFi、跨链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探讨技术升级(如opBNB、Greenfield)与AI融合的前景,展望其成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通用语言的潜力。
-
Polkadot 的创始人 Gavin Wood 是谁?起源和上线时间?
文章介绍了以太坊联合创始人Gavin Wood及其创立的Polkadot区块链,阐述其跨链架构、技术演进与主网上线历程,展现Polkadot在Web3时代作为跨链基础设施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展望。
-
GoHome 是什么?代币还是项目?它有什么作用?
文章介绍了Solana链上的迷因币GOHOME,其采用“迷因+DeFi”混合模式,具备文化符号、DeFi功能及治理潜力,但存在情绪化定价、生态依赖等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看待其娱乐属性与投资价值。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