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coin (TON) 是什么?Telegram 开放网络的代币作用?

互联网 阅读 30 2025-09-08 11:00:04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支持比特币、热门加密货币与meme币交易,低费率、高安全。

链接直达

Toncoin(TON)是俄罗斯社交巨头Telegram于2018年发起的去中心化公链“The Open Network”的原生代币。它不仅是Telegram生态的支付工具,更是连接社交场景与区块链价值的核心枢纽。以下从技术、生态、市场三个维度拆解这个被SEC“劝退”后反而活成模样的项目。

从Telegram到TON:一个被SEC逼出来的区块链项目

2018年,Telegram通过私募融资4.2亿美元启动区块链计划,结果被美国SEC以“未经注册证券发行”为由起诉。2020年Telegram认罚并退出项目,社区接手后更名为The Open Network(TON),反而因去中心化特性获得新生。这种“甲方跑路乙方自立”的剧情,在币圈堪称逆袭教科书。

微信截图_20250725101454.jpg

技术底牌:社交巨头的区块链作业怎么写?

TON采用分片链+工作链的多层架构,每秒能处理数万笔交易,比以太坊快两个数量级。其独创的Cell模型让数据分层存储,就像把大仓库拆成无数小格子,扩展性直接拉满。更狠的是,它用PoS机制替代挖矿,能耗比某些公链低到可以忽略——这在环保审查趋严的当下,简直是政治正确。

代币作用:不止是买咖啡的币

作为Telegram生态的“硬通货”,TON的用途远超支付场景:
1. 社交支付基建:6亿月活用户可通过聊天界面直接转账,买表情包、订阅会员甚至发红包,让加密支付像发消息一样简单;
2. NFT社交化:用户赠送的“礼物”本质是可交易NFT,2025年非小号数据显示,这类数字藏品交易量已占TON链上交易的40%;
3. 生态激励池:开发者做DApp能拿基金会补贴,用户质押TON既能保护网络安全,又能吃通胀红利——这种“打工+分红”模式让生态活跃度持续攀升。

微信截图_20250725101509.jpg

市场表现: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2025年7月数据显示,TON生态钱包突破5000万,日活DApp用户超300万。虽然没蹭上“AI+Web3”的热点,但靠着Telegram的流量入口,它硬生生在社交区块链赛道跑出:链上合规稳定币流通量暴涨300%,成为东南亚跨境支付的新宠。这种“不靠炒作靠落地”的路线,倒让机构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老项目。

风险提示:别光看红利,监管靴子还在天上

尽管美国稳定币法案给合规发展开了窗,但Telegram与SEC的旧账还没翻篇。更关键的是,社交属性过强可能导致“散户扎堆”,2025年KuCoin报告显示,TOP 10地址持有超60%的TON,这种集中度对去中心化网络而言,多少有点打脸。

微信截图_20250725101526.jpg

结语:社交区块链的孤勇者

TON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被监管“打一巴掌”,反而能打出新天地。它用Telegram的流量密码+环保技术+社交金融场景,硬是在公链红海中杀出血路。不过,想真正成为“社交+区块链”的标杆,如何平衡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BossWallet

永续合约、meme币交易、美股交易,高达100x杠杆

链接直达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美股万亿贷款市场颠覆者,Figure 会是下一个“加密神话”吗? 下一篇:硅谷游学总结:Crypto,AI 和硅谷的创新奥秘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