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山寨季来袭,加密概念股能否撑起牛市脊梁?

互联网 阅读 23 2025-07-01 12:10:14

原创|Odaily 星球日报(@OdailyChina

作者|Wenser(@wenser 2010 

港股山寨季来袭,加密概念股能否撑起牛市脊梁?

继 Circle 引爆美股山寨季之后,国泰君安证券、天风证券、胜利证券等券商股凭借“加密概念”迎来了一波集体拉升,颇有几分当年 BTC ETF、ETH ETF 在港通过后的热闹景象。不少人纷纷通过港股通或香港本地开卡等渠道跑步进场,希望在这波“加密港股山寨季”中赚取属于自己的那一桶金。尽管如此,受限于政策要求及资金门槛,不少人还是无缘这一波的热门股票上涨,将于本文对近期加密港股山寨季予以简要梳理,并对相应入场门槛予以总结,供读者参考。

加密港股山寨季:一场由“稳定币热”掀起的市场暴涨

细看这次加密港股山寨季的到来,主要经历了 3 个阶段的情绪型上涨——即,从最开始的“Circle 概念股”,再到后来的“稳定币概念股”,最后则是“券商加密概念股”。在“稳定币第一股” Circle 成功完成美股上市并在短短十几天内股价暴涨近 10 倍、市值一度飙升直接至 400 亿美元之后,稳定币成为了加密市场连同传统股市的“最新最热叙事标的”。自此,山寨季不再在加密市场徘徊,反而转移到了传统金融市场。

港股市场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拉升,连连数字盘中一度上涨 80% ,移卡一度涨近 50% ,欧科云链一度涨超 45% 。截至收盘,连连数字涨幅仍超过 60% ,欧科云链涨超 40% ,移卡涨近 40% ,众安在线涨近 10% 。

6 月初,Circle 上市前夕,作为 Circle 早期投资机构之一,港股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涨超 15% 。

6 月 6 日,港股上市公司华兴资本(1911.HK)披露,其管理的华兴新经济基金于 2018 年已投资 Circle,该公司将继续看好区块链技术发展,及积极探索在 Web3.0 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的布局。 据当时负责该笔投资的前华兴资本投资人雷鸣在采访中表示, 2018 年投资 Circle 有一定运气成分,当时后者主营业务还不是稳定币,估值仅为 30 亿美元,而现在 200 亿美元市值有些出乎意料(6 月 9 日),其投资 Circle 的核心判断是:区块链技术未来能创造非常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金融的本质是牌照能力,而 Circle 恰恰是当时拥有牌照最全的一家。

彼时,华兴资本股价从 6 月 4 日的 3.55 HKD 已上涨至 4.25 HKD;随后,在经历了 6 月 13 日、 23 日的低点回调之后,华兴资本 6 月 30 日股价已再次突破,上涨至 4.93 HKD,创年内新高。

自此,继 “Circle 关联股”之后,稳定币概念股成为港股市场的又一焦点。

6 月 12 日,据彭博社报道,蚂蚁集团将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申请稳定币许可,蚂蚁集团方面回应称,在《稳定币条例草案》于 8 月 1 日生效、香港相关通道开启后尽快提交申请。该消息后续也得到了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的证实。受此消息影响,港股蚂蚁金服概念股大幅拉升,云锋金融(00376.HK)一度飙升 98% ,现涨 53% ,狮腾控股(02562.HK)涨近 15% ,耀才证券(01428.HK)涨超 12.5% 。

6 月 16 日,港股稳定币概念股全线走强,截至午市收盘,众安在线(6060)半日升幅超过 9% ;连连数字(2598)、联易融科技(9959)、中国光大控股(165)半日涨逾 10% ;移卡(9923)半日上涨超 7% 。

6 月 17 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内部分享会中表示,京东希望在全球所有主要的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然后通过稳定币的牌照实现全球企业之间的汇兑,将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90% ,效率提高至 10 秒钟之内。刘强东称“现在企业之间汇款平均需要 2 天到 4 天时间,成本也挺高。B 端支付做完之后,我们就会朝 C 端支付渗透,希望有一天大家在全世界消费的时候可以用京东稳定币来支付。”京东币链科技 CEO 刘鹏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专访时也透露,京东港澳站自营电商即将支持稳定币购物。与此同时,京东方面对外表示:期望今年第四季度初获发牌照,并同时推出京东稳定币。京东稳定币将于公链发行,届时任何人均可公开查阅发行量等数据。”

官宣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相关意见。升级后,客户可直接在其平台交易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及泰达币等稳定币。国泰君安国际由此成为首家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服务范围涵盖虚拟资产交易、咨询及相关产品发行与分销。

6 月 25 日,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上涨突破 2.5 HKD, 24 H 涨超 63% 。

6 月 26 日,国泰君安国际(HK 1788)股价短时拉升突破 7 HKD。

6 月 26 日,消息人士透露,香港多家本地券商(如胜利证券、艾德证券等)已完成第 1 号牌升级,国泰君安国际并非唯一一家申请该类牌照的中资券商。未来或将有更多机构入局合规加密交易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券商开展的业务为“分销”性质交易服务,非自营交易所模式,主要通过在持牌交易所设立综合账户(Omnibus Account),提供 BTC、ETH 等主流币种的合规交易通道,不涉及高风险山寨币。当前这些券商在客户尽调、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合规要求与国泰君安国际基本一致,且均禁止中国内地居民参与。彼时,受此消息影响,港股胜利证券(08540.HK)短线拉升涨超 100% ,报 7.69 HKD。

6 月 27 日,知情人士透露,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子公司开始提供以美元、港元和离岸人民币等货币计息的代币化证券,其推出的每日计息、每日可赎回的代币化证券,名为“GF Token”。其中,美元代币以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为基准,而港元和人民币产品的利率尚不明确。该人士称,这种代币仅面向机构和专业投资者提供,它能让短期闲置资金产生利息,还可用于在其他代币化资产之间进行转换。该代币在链上发行,并将在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Hashkey 上进行交易。

自此,加密港股山寨季的 3 波热潮环环相扣、渐次袭来,共同为港股市场贡献了不少交易量;与此同时,港股打新市场也受到了内地投资者热捧,不少人争先涌入港股市场,希图在这里掘金捞财。

港股淘金热:打新门槛陡增,资金、交易量成硬性限制

根据安永发布的2025 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 市场》报告,香港市场上半年预计约 40 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 1087 亿港元,IPO 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 33% 和 711% 。2025 上半年, 70% 的新股首日出现正回报,与去年持平。二季度以来,恒生指数走出升势,仅有四家 IPO 破发。

与此同时,参与打新者显著增多: 2025 上半年有 97% 的香港主板新股获得超额认购,同比增加 4% 。平均超额认购倍数为 642 ,同比增加 3.6 倍。布鲁可(00325.HK)和蜜雪集团(02097.HK)的超额认购均超过 5000 倍 ,在 IPO 发行历史上排名靠前。

6 月,新股上市更为频繁,海天味业(03288.HK)、三花智控(02050.HK)、周六福(06168.HK)、曹操出行(02643.HK)等数只新股扎堆登场,进一步刺激了打新需求。

  • 资金要求:开通前 20 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 50 万人民币(不含融资融券资金);

  • 风险测评:需达到 C4 (进取型)或以上等级;

  • 知识测试:通常要求 80 分以上,内容涉及港股交易规则和风险。

  • 账户与合规要求:需已开立 A 股账户,无不良记录,部分券商可能要求半年以上交易经验;

  • 其他流程:需签署风险揭示书和委托协议。

  • 满足条件后可通过券商 APP 或线下申请开通。别的不说,单单 50 万人民币的硬性资产要求就将一大批人挡在了港股市场门外。

    在具体的证明文件方面,要求相对复杂且设置了严格审核标准。

    富途证券香港分支机构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目前可用作证明的文件包括:

    • 电子结单或通知书;

    • 信用卡账单;

    • 能源费单据(包括水、电、燃气费单据);

    • 电话费单据;

    • 保险单;

    • 税单或其他政府机构出具的单据;

    • 境外房屋租赁证明;

    • 境外房屋持有证明等。

    账单或结单类证明文件发出日期需在三个月以内,同时需确保证明文件的个人姓名、地址信息、发出时间和发出机构清晰可见。除富途证券外,长桥证券、华盛证券等多家互联网券商也已跟进调整开户政策,全面取消存量证明开户通道。

    另外一边,香港银行人士也对“在港银行 APP 热门个股申购限制”给出解释称,由于部分新股招股说明书的明确规定,银行已先行一步“收紧”管控,预计未来券商也可能跟进强化身份认证措施。

    6 月 30 日,据官方消息,香港交易所自 30 日起实施新的股票交收费结构,彻底打破原有的最低 2 港元、最高 100 港元的限制。业内人士介绍称,“本次调整,与香港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买卖股票最小价格变动单位)的政策有关。新标准下,投资者小额交易的成本会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以前进行小额交易时,由于最低收费限额的存在,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例如,一笔 1000 港元的交易,最低收费是 2 港元,收费比例高达 0.2% 。调整后,收费比例为 0.0042% ,即 0.042 港元,成本大降。同时,取消最低和最高收费限额,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交易成本,优化交易策略,有助于在进行大规模交易时更好地控制成本。

    不过,新规之后,仍然是买卖双边收取,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两头通吃”。

    老虎证券单周开户数量激增了 73.4% ,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了 10% ;香港最大的在线券商之一富途控股表示,单周开户咨询量比平时高出了 40% ,富途在线平台的股票交易量比前一周增长了 95% ,投资者数量增加了 60% 。

    不同的是,这次的港股热潮中的“加密成分”占比提高了不少,而这与港府方面的积极动作关系不小。

    6 月 29 日,港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称,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应用的潜力巨大,目标是解决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等长期存在的痛点,在支付领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此前发布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 》,四个支柱之一便是“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当中提到稳定币是在传统金融系统以外提供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有潜力为支付及资本市场活动带来变革,包括跨境支付。稳定币的法例将在今年 8 月 1 日生效,特区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将致力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配以必要的监管措施,推动发行人把稳定币应用推广至不同场景,助力解决企业经商及市民生活中的实质痛点。

    未来,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联通内地市场与外部经济的金融窗口,香港及港股市场还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至于这波热潮能否持续下去,或许还有赖于更多的政策性利好与“加密港股”的涌现。

    建议关注:

    港股山寨季来袭,加密概念股能否撑起牛市脊梁?

    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Monad MFR 计划亮相亚洲:聚焦用户增长,报名通道已开启 下一篇:B² Network年中回顾和展望:B² Network如何重塑比特币的使用版图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