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与股市双杀,DAT 公司们的股票还好吗?
原文来自:David,深潮 TechFlow
10 日下午,特朗普总统在 Truth Social 上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 100% 关税。这个消息瞬间引爆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
随后的 24 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算事件,超过 190 亿美元的杠杆头寸被强制平仓。比特币从 117,000 美元急速下挫,一度跌破 102,000 美元,当日跌幅超过 12%。
美股市场同样难逃厄运。10 月 10 日收盘时,标普 500 指数下跌 2.7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 878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 3.58%,均创下 4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然而,真正的重灾区,是那些将加密资产作为财库储备的 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公司。
MicroStrategy 作为最大的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其股价同样未能幸免;其他的加密资产储备公司,跳水情况更加明显。根据盘后交易数据,投资者还在持续抛售。
对于这些同时暴露在加密市场和股票市场双重风险下的公司来说,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么?
为什么 DAT 公司跌得更狠?
DAT 公司首先要面对的是资产负债表的直接冲击。以 MicroStrategy 为例,该公司持有约 639,835 枚比特币,当比特币价格下跌 12%,意味着其资产价值瞬间蒸发近 100 亿美元。
这种损失在会计准则下必须计入「未实现损失」。虽然只要不卖出就不是真正的亏损,但财报上的数字却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投资者,你看到的是一家公司的核心资产在快速贬值。这里面还有关于市场信心的乘数效应。
2025 年初,MicroStrategy 股票的净资产价值(NAV)溢价曾高达 2 倍,但到 9 月底已经压缩到 1.44 倍;目前差不多在 1.2 左右。
其他的一些公司,mNAV 几乎都在朝着 1 回归,有些已经跌到了 1 以下。这些数字的变化反映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市场对 DAT 模式的信心,在极端行情中正在动摇。
在牛市中,投资者愿意给予这些公司溢价,叙事可以是加密创新的先锋。但当市场转向时,同样的故事变成了不必要的风险敞口。
非比特币一类的加密货币,在这轮杠杆导致的大暴跌中遭受了巨大的技术性损害,有的甚至瞬间砸到归零;即使是大市值的山寨币,也因为流动性不足出现腰斩甚至更多跌幅。
而持有这些资产的公司股票,成为了市场情绪恶化的首选做空标的。
当市场恐慌时,投资者需要快速减仓。比特币市场虽然是 24/7 交易,但大额卖出会严重影响价格。相比之下,在纳斯达克卖出 MSTR 或 COIN 这样的股票要容易得多。
卖出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黄金不会扰乱市场,但卖出 700 亿美元的比特币可能会导致价格崩溃并引发大规模清算;这种流动性差异让 DAT 公司的股票成为了资金快速撤离的通道。
更糟糕的是,许多机构投资者有严格的风控红线。当波动率超过某个阈值时,他们必须减仓,不管愿不愿意。而 DAT 公司恰恰是波动率最高的标的之一。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普通科技公司是坐在一条船上,那么 DAT 公司就像是把两条船绑在了一起,一条在股市的波涛中航行,一条在加密市场的风暴中挣扎。
当两边同时遭遇恶劣天气时,它们承受的冲击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谁最惨,谁最抗跌?
翻看前一个交易日的 DAT 公司跌幅榜单,你能明显发现的规律是,越小的公司,跌得越狠。
Forward Industries 跌了 15.32%,它的 mNAV 只有 0.053。BTCS Inc. 跌了 12.70%,Helius Medical Tech 跌了 12.91%。
这些市值不到 1 亿美元的小公司,在恐慌中几乎找不到买家。相比之下,MicroStrategy 虽然是最大的比特币持有者,跌幅却只有 4.84%。
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流动性。
当恐慌来临时,小盘股的买卖价差会急剧扩大,一个稍大的卖单就能把股价砸穿。
这份榜单中,Tesla 显得格格不入。它跌了 5.06%,几乎是最小的跌幅,但如果算数据,它的 mNAV 高达 985.96。这个数字意味着,市场给 Tesla 的估值是其持币价值的近 1000 倍。
因为 Tesla 本质上不是 DAT 公司,囤币只是副业。投资者买 Tesla 是看好电动车相关业务,比特币涨跌对其估值影响微乎其微;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 Coinbase,它跌了 7.75%,但作为交易所,它有实实在在的手续费收入。
反观那些纯粹的 DAT 公司,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MicroStrategy 的 mNAV 只有 1.28 倍,几乎是按照持币价值在交易。Galaxy Digital 的 mNAV 是 5.49 倍,MARA Holdings 是 1.29 倍。市场给这些公司的估值,基本就是其加密资产价值加上一点点溢价。当加密市场崩盘时,它们没有其他业务可以缓冲。
当一家公司的市值几乎等于其持有的加密资产价值时(mNAV 接近 1),这意味着市场认为这家公司除了囤币之外,没有任何附加价值。
Bitmine 的 mNAV 是 0.98,American Bitcoin 没有披露但估计也很低。这些公司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披着上市公司外衣的比特币 ETF。
问题是,既然现在有真正的比特币 ETF 可以买,投资者为什么还要通过这些公司来间接持有?
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恐慌中,这些低 mNAV 的公司跌幅反而更大。它们既承担了加密资产的风险,又承担了股票市场的风险,却没有提供任何额外价值。
再过几个小时美股就要开盘。经过周末的冷静期,市场情绪是否会好转?那些跌幅超过 10% 的小型 DAT 公司,会继续被抛售还是会有抄底资金进场?
从数据来看,mNAV 低于 1 的公司可能存在超跌的机会,但也可能是价值陷阱。毕竟,当一种商业模式本身就受到质疑时,便宜未必是买入的理由。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ZEC 逆势上涨 37%,隐私赛道还有哪些项目值得关注?
原文作者:伞,深潮 TechFlow2025 年 10 月 11 日,加密市场遭遇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合约清算日,单日合约爆仓量达 191 亿美元。 这次暴跌是一次加密市场的洗礼,同样也是一面镜子,照出
-
从 APENFT 到 AINFT:以 AI 重塑数字生态,迈向智能新纪元
AINFT致力于将AI的智能创造力与区块链的信任机制深度融合,从数字资产平台演进为自我驱动、持续演进的智能数字生态。自2021年成立以来,APENFT始终屹立于NFT浪潮之巅,成功地将毕加索、安迪·沃
-
加密货币崩盘背后,做市商为何成了混乱推手?
做市商享有流动性提供的所有特权,却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作者:YQ编译:深潮TechFlow在我之前对10月10日至11日加密货币清算风暴的三篇分析中,我探讨了预言机失败、基础设施崩塌以及潜在的协同攻击路
-
策展 to earn 叙事兴起,盘点四个变现“品味”的创新项目
从社交信号到新经济的探索。作者:michaellwy编译:深潮TechFlow在第 1 部分,我们探讨了 Curator Capital Markets(策展资本市场)作为应对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媒体环境
-
COPX AI 上线三大 AI 交易功能,让投资者告别 “ 盯盘焦虑 ”
作者:momo,ChainCatcher在信息过载、碎片化严重的Web3投资世界,普通用户往往面临这样的困境:难以快速获取有效的市场信号,缺乏持续且可靠的数据解读支持,更不用说在波动剧烈的行情中做出及
-
专访链上达人: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币圈撸毛致富?
专业化的撸毛不仅仅是运气游戏,更是信息获取、风险管理和执行力的综合考验。作者:深潮 TechFlow2025 年 9月 17 日,$Aster TGE 启动,正式上线 Binance Alpha。CZ
-
Bybit、DigiFT 与 UBS uMINT 达成合作,共同拓展机构抵押品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进一步强化了 Bybit 的 B2B 与机构服务版图,支持其将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引入数字资产领域的战略。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Bybit 宣布,与 DigiFT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支
-
Binance 空投 175 万枚 ENSO,规则及项目细节全解析
抓住流量,理性参与。撰文:深潮 TechFlow就在今天,Binance正式宣布第52个HODLer空投项目——ENSO,将于10月14日09:00 UTC正式上线交易。这次空投释放175万枚ENSO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