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票代币化可能是个伪命题?
撰文:刘红林
「股票代币化」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市场新闻里。无论是 Robinhood、xStocks 这样的探索,还是纳斯达克研究股票代币化的可行性,似乎一股「把股票变成 Token」的浪潮正在涌来。
很多人把它视作股票市场的革命性突破,甚至有人说,这是区块链和传统金融结合的最佳入口。
但在我看来,股票代币化更像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产品,而不是终极形态。它的热闹,源于监管套利与市场想象,而非真正的商业逻辑。用一句话概括:股票代币化可能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命题是交易所系统的区块链化。
代币化的本质与过渡性价值
要理解股票代币化,先要回到 Token 的本质。Token 是一种凭证,记录了「我拥有什么,能享受什么权利」。它可以代表货币、积分、门票,也可以代表股票。
但当一只股票被「代币化」后,它的法律属性和股东权利,并不会因为放到链上而发生根本改变。代币化股票依旧受制于公司法、证券法、交易所规则;它并不比传统股票多一分权利,也不比传统股票少一分责任。换句话说,股票代币化的本质,仅仅是把一个凭证从 A 系统搬到了 B 系统。
问题来了:既然代币化不改变股票的权利义务,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那为什么现实中还有这么多公司和平台去推动它?
原因在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理想中的「交易所上链」尚需时日,但市场需求和套利冲动不会等待。于是,在制度尚未完全更新之前,代币化股票就成了一种「补丁式」的解决方案。它并不是因为改变了股票本质而存在,而是因为填补了旧制度和新技术之间的空白。
这种模式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降低门槛:投资人无需跨境开户,只需一个钱包即可接触美股或其他证券;
2. 提升流动性:代币化股票可 7x24 小时交易,绕开传统股市的时段限制;
3. 制造套利空间:不同市场间可能出现价差,从而吸引跨市场资金流动。
然而,这些优势看似新鲜,本质上都是过渡性的产物。它们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当下证券市场和加密市场之间存在制度缝隙:地域管制、开户门槛、清算流程不统一。代币化股票正是利用了这些不平衡,才在夹缝中找到市场空间。
如果要找一个更直观的类比,它的角色很像早年间一些「境外中介账户」——内地投资人想买美股,找不到合规渠道,只能通过中介代买。但一旦跨境交易逐步打通,官方的合规通道建立起来,这类模式就自然消失了。股票代币化的命运,亦复如是。
更关键的是,代币化股票并不能解决资本市场的核心痛点。无论是清算效率、透明度不足,还是全球监管标准不一,它都无法提供根本性答案。它像是缝隙里的产物,存在的合理性,更多是来自旧制度与新需求的错位,而非对未来的定义。
未来图景:交易所上链
设想一下未来十年的场景: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乃至上交所(这个确实有点刺激了),逐步迁移到区块链架构。那时,每一只股票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链上的 Token。它的登记、流转、分红、配股、投票,全都通过智能合约来完成。股票天然就是 Token,代币化的概念会自动消解。
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过去股票的发行、登记、清算、结算需要依靠多个环节:登记结算公司、托管银行、清算机构、交易所,层层对接,往往需要 T 2 才能完成。而在链上系统中,登记即结算、交易即清算,所有权和交易记录在区块链上实时更新,大幅降低中介成本。对投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安全性的革命。
当交易所完成链改,证券公司与加密货币交易所之间的边界会逐渐消失:你可以在证券公司账户里直接买比特币,也可以在加密交易所里无障碍购买苹果、特斯拉的股票。二者的底层基础设施趋同,传统与新兴市场的界限被彻底打破。更进一步,金融产品的设计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链上股票可以与稳定币、RWA(现实世界资产)组合,自动生成结构化理财产品,甚至可以实现秒级结算和链上质押。
要理解这种演进,可以参考过去 30 年音乐载体的变迁。最初人们用磁带,后来出现了随身听,再到 MP3、MP4,每一代产品都曾风靡一时,但最终的赢家是智能手机——它整合了所有功能,让之前的产品迅速被淘汰。股票代币化今天的处境,就像随身听一样,看似新潮,但本质是过渡形态。真正的颠覆者,必然是把整个生态链条重新定义的「智能手机时刻」,也就是交易所链改。
而这场变革,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
美国的优势在于股票市场制度成熟、流动性无可比拟,它若率先完成链改,就能把美元金融霸权延伸到区块链层,把「美元结算」直接升级为「美元链结算」。试想一下,如果未来苹果股票、特斯拉股票的链上交易和分红,全部以美元稳定币进行结算,那么美元的统治力将不只是货币,更是整个全球资本市场的底层协议。
香港的探索,则可以看作是中国资本市场与区块链结合的前哨实验。它通过「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吸引了全球 Web3 创业者与资本的汇聚。尤其是在合规交易所和稳定币立法试点落地之后,香港正在构建一个「中西合璧」的资本市场模型。如果未来能率先跑通链改路径,它可能成为国际资本的新入口——不仅连接华尔街和硅谷的资金,也为中国内地投资人和企业提供新的出海通道。
结语
代币化股票的热闹,本质上是监管缝隙里的过渡性产物。它给投资人提供了一些短期的便利和套利机会,但无法真正改变股票的基因。真正的革命,是交易所上链。
这是技术与制度双重意义上的升级,也是一场全球资本市场的战略新竞争。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Antalpha 与 Tether 深化合作:依托 RWA Hub 共建 XAU₮ 数字⻩⾦⽣态
新加坡,2025年9⽉29⽇ —— 数字资产⾦融平台 Antalpha(纳斯克达股票代码:ANTA)与全球最⼤的数字资产公司 Tether 今⽇宣布,双⽅将深化合作,依托 Antalpha 新推出的平
-
稳定币大火,而比特币还能实现货币的「支付梦」吗?
天才法案为比特币主宰全球基础设施铺平道路。撰文:Juan Galt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随着《GENIUS 法案》巩固了由美国国债支持的稳定币地位,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网
-
香港稳定币,第一批玩家出局
入局者多,出局者众。撰文:周舟,Foresight News香港稳定币与 RWA 市场,迎来首批退出者。9 月 29 日,消息人士向 Foresight News 透露,目前包括国泰君安国际在内的至少
-
Anoma 原生代币 $XAN 正式上线,主网部署正式启动
在以太坊主网之后,Anoma 将首先支持关键的以太坊二层网络,随后扩展至其他生态。漫长的等待已经结束!2025 年 9 月 29 日,Anoma 宣布其原生代币 $XAN 已正式上线,Anoma 主网
-
信念的幻象与现实的碰撞:DATCO 模式的兴衰
你的加密货币不应该闲置。撰文:Thejaswini M A编译:Block unicorn前言现实总有一种怪癖,总在最不合时宜的时刻表现出来。思考信仰的本质。它并非宗教信仰或政治信念,而是更奇特、更根
-
为什么股票代币化可能是个伪命题?
股票代币化可能是个伪命题,真正的命题是交易所系统的区块链化。撰文:刘红林「股票代币化」这个词频频出现在市场新闻里。无论是 Robinhood、xStocks 这样的探索,还是纳斯达克研究股票代币化的可
-
RWB 新叙事崛起:从“资产代币化”迈向“业务代币化”
原文来源于 Odaily 星球日报 Wenser毫无疑问,RWA(现实世界资产)已然成为加密市场最大的热点之一。RWA.xyz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 RWA 资产总市值(含稳定币)已逼近 3200 亿美
-
从零到 40 万元,Hypurr NFT 会变成社区吉祥物吗?
原文标题:《速览 Hypurr:价值 40 万元的 NFT 点击就送?》原文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Hyper Foundation(Hyperliquid 基金会)在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