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e币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互联网 阅读 25 2025-09-03 15:30:03

BossWallet

永续合约、meme币交易、美股交易,高达100x杠杆

链接直达

Pepe币源自2005年美国漫画家Matt Furie创作的漫画《Boy’s Club》里的绿色青蛙“佩佩”,这个形象因“悲伤蛙”表情包在网络走红。2023年4月,有人将这个流行18年的迷因做成加密货币,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发行了Pepe币,靠着“去中心化玩笑”的定位和网友自发传播,短短一个月内从几乎零价格暴涨数万倍,最高时市值冲进全球加密货币前100名,成为继狗狗币、柴犬币后又一个现象级“迷因币”。

微信截图_20250714110315.jpg

从表情包到加密货币:Pepe币的诞生之路

  • 迷因起源:2005年诞生的佩佩青蛙原本是幽默的漫画角色,2010年后通过论坛、社交媒体演变成全球流行的表情包,不同版本的佩佩(悲伤蛙、愤怒蛙等)成为网友表达情绪的符号,积累了庞大的“ meme文化”粉丝基础。
  • 代币化转折:2023年4月17日,匿名开发者在以太坊上发行Pepe币,总量420万亿枚,设计上模仿比特币的“无预挖”模式——开发者没给自己留币,全部代币通过流动性池供人交易,这种“公平启动”的设定吸引了厌恶“项目方割韭菜”的加密货币用户。
  • 社区冷启动:最初Pepe币只是小圈子的玩笑,开发者在加密货币论坛和社交媒体发帖子,配上佩佩表情包说“这是个没价值的币,就图一乐”,反而激起网友的“整活”热情,有人开始自发转发、交易,让这个“反套路”代币慢慢有了热度。

微信截图_20250714110258.jpg

从“玩笑”到“暴富神话”:Pepe币的疯狂与冷却

  • 价格过山车:2023年4月发行时,Pepe币价格几乎为0,5月初突然爆发——5月5日单日涨幅超过2000%,5月10日市值突破15亿美元,有早期买入的用户用几百美元赚了上百万美元,社交媒体上到处是“佩佩暴富”的截图,吸引更多人跟风买入。
  • 暴涨的背后:这波上涨离不开“ meme币”的传播逻辑——就像现实中突然流行的网红产品,大家买它不是因为它能用来支付或有技术价值,而是觉得“别人都在买,不买就错过机会”,加上加密货币市场当时处于反弹期,资金愿意流入这类高风险高波动的“投机标的”。
  • 快速冷却:5月中旬后,Pepe币价格开始暴跌,到6月底较最高点跌去90%以上。一方面是早期获利者“套现离场”,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开始关注这类“无实际价值”的代币,提醒用户风险,加上新的meme币不断出现分散了资金,热度自然下降。

微信截图_20250710145023.jpg

Pepe币的启示:迷因币的狂欢与风险

  • 本质是“社交货币”:Pepe币的故事说明,在加密货币世界,“共识”比“价值”更直接影响价格——只要足够多的人相信它会涨、愿意交易它,它就能形成价格。但这种共识很脆弱,就像表情包的流行周期,可能突然火起来,也可能一夜之间被新的热点取代。
  • 高风险警告:如果你不懂区块链,看到“XX币涨了多少倍”就想进场,一定要记住:Pepe币这类meme币没有任何实际用途,既不能像比特币那样当“数字黄金”,也不能像以太坊那样运行应用,价格全靠情绪推动,可能今天涨10倍,明天跌90%,几乎没有规律可循。
  • 未来的可能性:只要网络迷因文化还在,就可能不断有新的“Pepe币”出现。但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盯着这些波动巨大的投机品,不如先了解区块链的基础知识——就像先学会游泳再去深水区,至少知道自己在玩什么,而不是被“暴富故事”牵着鼻子走。


BossWallet

永续合约、meme币交易、美股交易,高达100x杠杆

链接直达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Solana生态有哪些热门项目? 下一篇:特朗普币最新消息和项目进展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