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 的创始人 Jae Kwon 等人是谁?起源和主网上线?

互联网 阅读 27 2025-09-08 10:00:02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支持比特币、热门加密货币与meme币交易,低费率、高安全。

链接直达

Cosmos的创始人Jae Kwon和Ethan Buchman,一个是执着于代码的程序员,一个是沉迷算法的数学家,两人在区块链的海洋里搭起了第一座跨链桥梁。这个项目从2014年的白板草图起步,最终演变成价值百亿美元的跨链帝国。

起源:区块链世界的巴别塔

2014年的某个深夜,Jae Kwon在旧金山的出租屋里画下了第一张架构图。当时比特币刚突破1000美元大关,以太坊还在Vitalik的白皮书里打转。这位前Google工程师发现:每个区块链都像信息孤岛,转账要靠中心化交易所当摆渡人。

转机出现在2015年,Jae遇到了Ethan Buchman。这位数学博士用Go语言写出了Tendermint共识的初版代码,就像给区块链装上了蒸汽机——既不用像比特币那样疯狂挖矿,又能保证安全性。2016年他们正式亮出Cosmos的招牌,喊出"区块链互联网"的口号,当时整个加密圈都以为这俩疯子在吹牛。

微信截图_20250725095100.jpg

创始人:代码诗人与数学巫师

Jae Kwon堪称区块链界的堂吉诃德。他坚持用代码改变世界,却在2022年因健康问题离世。生前最后一条推特还在讨论跨链治理:"去中心化不是口号,是手术刀"。他的工位至今保留着三台显示器,运行着Cosmos网络的实时数据。

Ethan Buchman则像行走的数学公式。这位喜欢穿连帽衫的CTO,曾在采访中自嘲:"我们造了个乐高积木,结果社区搭出了摩天大楼"。他主导开发的Cosmos SDK,让后来者能像拼乐高般搭建区块链,直接催生了150+项目。

微信截图_20250725095129.jpg

主网上线:从实验室到真实世界

2019年3月14日(圆周率日),Cosmos主网在编号Ganymede的服务器上启动。首日交易量只有区区3000笔,却埋下了革命的种子。技术团队在旧金山办公室挂起横幅:"欢迎来到区块链的互联网时代"。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IBC协议上线。就像突然给区块链装上了传送门,ATOM代币24小时内完成跨链转移,验证者节点数暴涨3倍。此时距离项目启动已过去7年,早期投资者终于在凌晨三点的Slack群里发出了庆祝表情包。

技术进化论

Cosmos的杀手锏Tendermint共识,用数学证明了"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最优解。每秒处理7000笔交易的速度,让以太坊的拥堵成为往事。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2022年推出的模块化框架——开发者只需专注业务逻辑,底层共识交给SDK处理。

最新数据显示,Cosmos生态已连接45条活跃链,日均跨链交易额突破2亿美元。ATOM价格稳定在9.63美元,这个曾被嘲讽为"空气币"的代币,如今成了跨链世界的通行货币。

微信截图_20250725094929.jpg

未来挑战:跨链战争的下半场

当其他跨链项目还在争论技术路线时,Cosmos已悄然完成与以太坊Layer2的握手。但生态碎片化风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就像互联网早期的TCP/IP之争,最终谁能成为跨链标准尚未可知。

这个由两个客发起的项目,正在重塑区块链世界的底层协议。或许正如Ethan在播客里说的:"我们不是要建帝国,而是铺就通往数字乌托邦的高速公路"。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看看每天新增的区块链项目数量就知道了。

BossWallet

永续合约、meme币交易、美股交易,高达100x杠杆

链接直达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Optimism (OP) 是什么?另一个以太坊 L2 的作用? 下一篇:WLFI 24 小时内爆拉 33% ,孙宇晨貌似又赢麻了?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