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巨头无法做成Web3的产品?
2021 年 7 月份,Paradigm 和 Uniswap 团队发表了一篇 DEX 的数学论文 TWAMM,通过在数学上将 T 消元,让算法自动执行一笔时间 T 内的撮合订单。算法发布当时,业内很兴奋,认为是一种新的交易范式。AnchorDAO 研究团队也与 Paradigm 的 Dan 和 Dave 讨论 TWAMM 的优化和实现问题,并且发布了一篇数学综述 。此后 Paradigm 的研究员公布了 TWAMM 的实现版本 [2],但哪怕是 Paradigm 构建的算法也没有推向市场。那时带来的一个思考是,对于一个新的 DEX 产品,创新的算法和产品力是否是关键?其实 TWAMM 无论对做市商、用户、项目方,其理解和使用门槛都比较高,距离普通用户非常遥远,也与 UNI 最早「人人都能成为做市商」的想法背道而驰。
web3 生于大众,也应该服务于大众。随着 DeFi 的成熟,DeFi 对大众的门槛却越来越高,离大众也越来越远。更加成熟的 DeFi 在 2021 年并未像所预料的那样,再次爆发。反倒是更贴近玩家的 gamefi、NFT、meme 等,带起了这一轮牛市。
区块链的底层逻辑,首先是普惠性,是一种基于代码的公平性,大众才是主角。web3 浪潮其实是一个自下而上由草根推动的运动,构建 web3 产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应该离开大众。
区块链的技术本质之一在于生产关系的重塑与优化,而不是产品力驱动。所以 web3 的核心从来不是技术、算法,更不是产品力,而是由 Token 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所有权的转移,是一种迫切的人文关怀的使命。通过 Token 机制,将价值和控制权下方给用户和「Builder」,让参与者一起构建一个「无需许可」「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 web2 大厂,很难做出 Uniswap/Axie/Opensea 这样的产品。因为这些协议的背后并不是靠产品力,而是根植于 web3 文化所驱动的产品,并且是在一轮又一轮的艰难之中坚守出来的产品。
当我们回答为什么 web2 的巨头无法做出 web3 的杰出产品时,我想「信仰」是最大的原因。这种「信仰」不是抽象的表达,它是通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对 web3 文化的自豪感、参与感、兴奋感,是一种具体的感官表达。当给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同事和同行发放 cryoto 酬劳时,这种自豪感是具体的,因为我们知道这可能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当给通宵完成 task 的东南亚 gamefi 用户发放$5 空投时,这种与东南亚玩家的连接是具体的,因为我们知道这$5 可能是他们的生活支柱;当用 crypto 去购买艺术家 NFT 时,这种欣慰是具体的,因为我们知道这可能是受疫情影响的艺术家们唯一的收入来源。正是因为「信仰」带来的使命感,使得我们这些 holder 能在加密价格跌完 90% 再跌 90% 的时候,继续坚持「build」。
新一代基建背景下的 web3 产品力:自由、服务大众
相比于 web2 的基础设施,web3 是一种全新的基建背景。如果说前者是电力和网络,后者的基建则是全新生产关系下的数据和资金流动性:
在数据层面,区块链的数据是开放、共享的。它不再是 web2 那种有限的 API 访问,而是任何地方都能连接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在资金流动性层面,由 DEX 构建的基建也非常成熟,所有场景都可以共享 DEX 的流动性,帮助完成交易。同时随着 DEX 对资产定价权的扩大,这也使得更多做市资金被迫进入 DEX 领域,加深流动性的网络带宽。
在这样一种基建背景下,少数几人便能完成一个项目(DeFi/NFT/MeMe) 的构建和 Token 发行,将构建一个网络的权力下放到大众。
以 web2 的证券交易平台为例,它需要考虑黑客风险、政策风险、用户信任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包括撮合系统/运维/服务器等等,其门槛的限制使得交易平台只能由巨头参与。但是如果构建一个聚合 DEX,这些成本都不需要考虑,只需要专注于服务用户,不断优化不同场景下的用户体验。
所以 web3 新基建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思考,它核心是对生产关系的思考。当我们讲 tokenomic 很重要的时候,其所表达的是一种生产关系的重塑:因为 Token 构建了一个自营销的网络,躬身入局的 Holder 自发的去传播「产品」。当我们提到 web3 的「共识为王」时,它是一种生产关系重塑后的 web2 的「流量为王」,相比产品力驱动的流量,web3 更看重的是由共识自发驱动的流量。
DeFi 需要新的叙事点:构建场景金融
web3 必不可缺的一环是 DeFi 产品,DeFi 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服务大规模用户的协议和平台了。在 DeFi 背后的基建数据和流动性日趋成熟的现在,下一个趋势是什么?要如何才能服务于万亿美元的资产,并且让 DeFi 被上亿的 crypto 用户接受和日常使用?

如果参照微信和淘宝给移动支付带来的金融普惠, 那么 DeFi 下一个趋势也应该是基于场景构建的金融服务。如何使 DeFi 触手可及,使得用户在场景端便捷的使用到 DeFi 是下一个趋势更应该关注的目标。
在下一个阶段的 DeFi 产品,它的口号和使命应该尽可能简单、易懂,正如 MetaDEX 的使命:DeFi at your fingertip, the next genration of Web 3.

聚合平台是目前 DeFi 的主要方向,比如 zapper 和 zerion,比如信息聚合平台 dex.guru,但他们的日均 PV 也才 4-6 万,而从这些平台转化为交易的用户,其转化率分别为 0.087%,0.076%,0.042%. [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ensea 场景下的日均 PV 接近 3000 万,其中第一次访问 metamask.io 的用户占比 50% 左右。从数据上猜测,Opensea 接近 50% 的用户来自 web2。
这两者的量级差距之大,难以想象。他们之间的这种 gap 是如何导致的?如果目前 DeFi 产品的创新,是跟 zerion/zapper/dexguru 做内卷式的竞争,或者与他们服务一样的用户群体,其意义何在?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 Axie 上侧链的 katanna,其 Axie 交易量在 katanta 最高的时候一度超过 Binance 的交易量。
不难看出:
· zapper/zerion/dex.guru 所服务的 DeFi 群体是一个内卷的、体量非常小的场景,而且转化率低。
· OpenSea 的广大流量池,可以将 DeFi 产品的服务用户扩充几个数量级。
· kanata 协议则说明 DeFi 产品应该依托场景,而不是独立做一个 DeFi 平台。
Opensea 场景其实就好比 web3 的淘宝,让大量 web2 用户第一次使用钱包。相比于目前没有方向的社交场景,下一趋势比较明确的场景必然是游戏。一方面游戏的开放经济系统可以通过 web3 土壤让这套体系有机会成为「永恒」且「不可侵犯」;另一方面则是游戏用户比 NFT 用户,所覆盖的用户规模更大、更深远,产生的价值也更高。相比起 NFT 的收藏属性,游戏对于用户而言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许多用户通过游戏来来找寻生活的目的与意义。
MetaDEX: 让 DeFi 触手可及

正是基于此,MetaDEX 的算法团队试图在便利店和沃尔玛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中,去寻找 DeFi 产品设计的理念与使命。Binance、Uniswap、Pancakeswap 完善的基础设施,好比一个沃尔玛大超市,大平台,再做一个沃尔玛类型的机会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卷。为了服务更广大的用户群体,产品应尽可能将 DeFi 带到场景端,在各个场景端可以让用户和开发者便捷的触达到 DeFi,通过 7-11 的便利店方式去完成 web3 的「金融普惠」使命。

Arche Network 在玩家页面提供的 swap 服务 (powerd by MetaDEX)
目前提出的「DeFi as a service」概念,更多是基于自身平台所提供的 DeFi 服务,这仍然是平台的内卷的逻辑。更重要的是将 DeFi 作为一个 SaaS 系统,去服务更多的 web2 场景,就好比 web2 时代的数字化对实体生意的赋能,要让 web3 时代的金融化对场景赋能。

当我们提到让 DeFi 触手可及时,它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面向用户的场景金融,将 DeFi 基建带到各个场景端,并且让场景去匹配 DeFi 功能,而不是去构建一个新的创新 DeFi 平台。比如在 web2 场景,集成信用卡相关的组件功能;在 web3 交易网页的场景,集成跨链功能。
在游戏场景,MetaDEX 发布了一个小额交易算法框架 [4],致力于服务游戏场景的小额交易,让游戏玩家在玩的过程,一键完成交易。同时用创新的 AMM 提高做市商的资金利用率。

第二层是面向场景方的 SDK 调用,web3 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公链的发展其离不开 web3js 数据库。同样的,在推进场景金融的构建时,也需要不断的沉淀组件的 SDK 通用能力。使得第三方场景可以方便、自由的调用 sdk,在不需要理解 web3 的底层时,能一键调用 DeFi 功能,为用户服务。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30 倍大金狗诞生,x402 协议还有哪些项目值得关注?作者:律动BlockBeats昨天,一个特别的金狗在 Base 上诞生,它就是 $PING。按照打新的成本与当前的币价计算,一次成功的 Mint,收益约为 18 倍。$PING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铸
-
HashKey Chain 携手 ATT Global:双重生态激励开放,链上接入在即HashKey Chain宣布与广告科技项目Advertising Time Trace(简称ATT Global)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广告类RWA(Real World Asset)的确权与流通展开
-
CZ 的回归对币安会是利好吗?作者:谷昱,ChainCatcher昨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特赦币安创始人 cz,这意味着美国政府解除了先前禁止 cz 经营金融业务的限制,也是cz重返币安一线业务以及 CEO 职位创造了前提条件。
-
为何 Solana 上满是 Prop AMM,但在 EVM 上仍是空白?原文标题:Must-Watch dApps After Monad Mainnet Launch 原文作者:Optimus,Waterloo Blockchain 创始人 原文编译:叮当,Odaily
-
Multicoin:预测市场还有什么创业机会?原文标题:Building The Attention Economy原文作者: Eli Qian,Multicoin Capital编译:Peggy,BlockBeats编者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
-
万字研究|拆解USD.AI的InfraFi模式:如何破解AI融资和DeFi收益两大难题?来源:stablewatch,《GPU-Backed Credit: How USD.AI Channels Onchain Capital for AI Compute Financing》作者:@
-
美联储开启新篇章:加密货币正式列入华盛顿议程文章作者:Crypto Unfiltered 文章编译:Block unicorn前言 10 月 21 日,美联储在华盛顿举办了首届支付创新大会。会议持续了一整天,各国央行行长、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各大
-
Uniswap 基金会向 Brevis 提供高达 900 万美元的资助,用于构建无信任Routing Rebate计划
Uniswap 基金会已向 Brevis 提供一项资助,用于开发并推行「无信任Routing Rebate计划」,为集成 v4 Hook 池子的路由器提供最高 900 万美元的 Gas 费rebate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Walrus
Pepe
UXLINK
OFFICIAL TRUMP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币安币
First Digital USD
瑞波币
狗狗币
莱特币
大零币
FIL
OKB
EOS
LUNC
ZEN
CAKE
LINK
CFX
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