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每轮财富浪潮不断转换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过去十年,区块链行业缔造了一轮又一轮的的财富神话。
每一轮区块链财富的转换看似无迹可寻,但却都遵循了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每一轮的区块链财富浪潮都是由全新的”资产发行范式“驱动的。
2014年-2017年,由ETH开启的全新资产发行范式——ICO,启动了区块链行业的第一轮财富浪潮。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即首次代币发行,项目方绕过VC等融资中介,一份白皮书直接触达散户投资者,ICO成就了无数项目,也成就了无数”ICO百万富翁“。鼎鼎大名的Hashkey,就是靠投资ETH早期份额一战成名;8年涨幅超过10000倍的BNB也是通过ICO完成融资的,连孙哥的Tron波场链也是靠ICO融资启动的。
近两年,我们频繁看到一些以太坊ICO时代的巨鲸动辄抛售数亿美金的ETH,但是,当年其可能仅仅投资了几千美金(以太坊ICO价格约0.3美金,6000美金可获得2万枚ETH,当前价值约8000万美金)。
ICO是区块链行业的第一代资产发行范式,ICO不仅成就了以太坊、Binance、Tron等头部项目,也开辟了链上融资及发行资产的先河。
当然,ICO的问题也很明显:没有监管,没有约束,只要一份白皮书就能融资几千万美金甚至数亿美金,因此,催生了大量诈骗项目和垃圾项目。2017年12月,ICO达到巅峰,2018年1月以后,ICO热度骤降,市场暴跌,无数项目归零,区块链行业进入了长达两年的漫漫熊市。
直到2020年,区块链行业才再次出现了完全区别于ICO的资产发行范式——ILO
2020年初,去中心化借贷协议Compound率先启动流动性挖矿,用户只需向智能合约存入流动性,就可以铸造$Comp代币。Comppound TVL快速暴增10倍,$Comp价格也从60美金暴涨到900美金。
Comp开创的这种模式叫做流动性挖矿(Liquidity Mining),项目代币是通过LP注入流动性挖矿铸造发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ILO(Initial Liquidity Offering)。
LP通过智能合约在Pool内为DeFi项目提供流动从而铸造代币,期间产生了类似Compound(Comp 150倍)、Yearn.finance(YFI,1000倍,价格一度超过当时的BTC)等明星项目,我们可以把通过流动性挖矿铸造代币的资产发行范式称为ILO(Initial Liquidity Offering)。
ILO成就了一大批DeFi项目,也是ILO这种全新资产发行范式直接推动了DeFi Summer的到来。我们称ILO为第二代资产发行范式。
其实,2019年-2021年期间,区块链行业还出现了短暂的ICO变体——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和IDO(Initial DEX Offering),虽然IEO/IDO只是对ICO的改良版本,但也一度引发了一波财富机会。
IEO是在Binance等中心化交易平台发行资产,而IDO是在去中心化平台进行募资和发行资产。IEO范式的典型案例是Axie Infinity(AXS)和Polygon((MATIC),两者分别创造了1600倍和1100倍的涨幅;IDO的典型项目是Bloktopia (BLOK),最高创造了550倍的涨幅。
IEO和IDO是ICO的变体,是对ICO的改良,但是没有脱离ICO的本质。ILO直接带来了DeFi Summer,为DeFi赛道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爆发力,但是,ILO狂潮也催生了无数劣质的流动性挖矿项目,最终,DeFi泡沫在2021年底破灭,区块链行业再次进入漫漫熊市。
直到2024年,区块链行业诞生了第三代资产发行范式——基于Pump.fun的Meme Launch,我们暂且称之为IMO(Initial Meme Offering,即首次meme发行)。
IMO把资产发行和即时交易融为一体,通过内盘陡峭的Bonding Curve设计,让代币在铸造过程中形成巨大价差,在内盘完成基础融资规模后,直接进入外部DEX进行更大规模的交易和流通。
Pump.fun所代表的IMO是对区块链资产发行范式的组合式创新,结合了Bonding Curve和DEX交易,同时通过前置工具把发币行为模块化、批量化。IMO将区块链资产发行推向极致大众化并基于巨大价差形成病毒式传播,这种模式非常适合Meme形态的资产发行。
IMO不仅成就了SOL的暴涨(从60美金一度涨到290美金),并诞生了Fartcoin、Punt、Aura等涨幅超过1000倍的Meme,以及无数靠IMO身价过亿的加密新贵。
从ICO、ILO、IDO/IEO到IMO,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轮区块链财富盛宴,底层都是由创新型的资产发行范式在驱动。
所以,当我们要提前布局下一轮财富机遇时,一定要紧盯资产发行范式的变化。
那么,如何把握未来5-10年区块链财富的演变趋势呢?
首先,我们来看2025年以来,区块链行业发生了哪些机构性变化?
首先,区块链行业整体开始趋向合规,监管也逐渐完善,美国率先立法引领行业合规标准;其次,行业参与者由之前的加密原生用户以及散户群体为主导,逐渐转向以华尔街以及传统机构为主导;主流项目也由过去的Crypto Native项目逐渐转向以美元和美股、债券、能源为底层资产锚定的RWA资产为主;而底层公链以及各类主流DeFi协议也逐渐演变为承接这些RWA资产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
2025年,RWA代币化规模已超300亿美金,全球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预计,五年后(2030年)链上流通的RWA资产规模将达到10万亿美元。从300亿到10万亿,是超过30倍的增长空间。
因此,我们基本可以预判,区块链未来5-10年,将是在合规环境下,由大机构推动的资产上链(RWA)将成为区块链行业主流,而RWA将成为未来区块链行业增速最快的资产类型。
那么,延续我们之前的思路,追逐区块链财富的流动,就是紧盯资产发行范式的变化。
那么,既然,RWA是未来5-10年的区块链主要资产类型。那么,基于RWA这类资产,会不会诞生全新的资产发行范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
RWA资产与加密原生资产、Meme等资产都不同,它是一种锚定链下真实资产和权益的链上资产,那么,RWA的发行方式一定是完全区别于之前的资产发行范式的。
因此,只要我们能识别和锁定适配RWA的资产发行范式,就能牢牢把握未来5-10年的区块链财富浪潮。
那么,适配RWA的资产发行范式大致会长成啥样呢?
我们在市场上调研了大量专注于RWA资产发行和交易平台,诸如:IX Swap、Rooster Protocol、PicWe、Bitverse等平台,从中我们大致总结出了适配RWA的资产发行范式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设计机制(融资解锁机制、派息机制、RWA价值捕获机制),其中,以PicWe提出的IRO范式最具代表性。
下文我们将围绕IRO为大家拆解RWA的资产发行范式,从而帮助大家洞悉可能适配RWA的资产发行范式,进而洞见未来5年区块链财富可能的演变动向。
PicWe是一个全链的RWA流动性基础设施,目前上线了RWA发行和交易功能。近期,PicWe上线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水电站项目Isfayram($IHP),并通过IRO成功融资110万美金。
PicWe推出了一种专门为RWA定制的资产发行范式——IRO,即首次真实世界资产发行”。
IRO整个流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准备、发行、交易。
第一、准备阶段
发行方(真实企业)须提交详尽资料,包括公司注册证明、资产审计报告、融资额度、资金使用计划、预期APY及派息时间表等信息。
例如,Isfayram水电站IRO披露了吉尔吉斯斯坦天山项目的4.02MW首阶段产能、年发电2290万kWh等数据。
第二、发行阶段
项目审核通过后启动融资,用户通过IRO参与投资的资金100%锁定于项目专属的国库智能合约,这些资金只有在项目方向国库注入约定的APY收益(水电站项目APY为20%)后才会触发智能合约进行分批解锁。这种设计从智能合约的层面保障了投资者权益。
第三、交易阶段
用户持有IRO资产(如水电站资产$IHP)不仅可以享受项目承诺的收益,同时,可以在PicWe的DEX内交易。
为了进一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PicWe还为IRO资产设计了一个地板价。地板价构成因素主要有四部分,国库内注入的融资金额、RWA DEX交易产生的手续费、发行方注入的APY收益,三者共同形成IRO的总保障金,总保障金/流通代币总量=地板价。
有了地板价的设计,投资者随时可以获得保障性退出,也就对投资者形成了“下行保护”。而地板价也将随着IRO的交易量、项目收益的不断注入而持续升高。
作为专为RWA资产设计的IRO,总结起来共有三大特点:
1、基于项目履约情况释放融资额,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监控和执行,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权益。
这一点是对过去ICO、IEO、IDO等融资模式的改进,2017年,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曾提出过类似的基于智能合约与项目履约能力而自动执行的去中心化投融资范式,没想到今天在PicWe的IRO这里看到了,而且实现方式具有可复制性。因为,RWA项目只要向国库智能合约地址注入预先设定的APY,就能自动触发拨款合约,这一切都形成了自动化、合约化,省去了大量人工干预成本,从而具备了可复制性。
协议的可复制性是被广泛采用的关键,这里也能看出PicWe团队确实对RWA这类资产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2、IRO的地板价设计也符合RWA投资者的心理,同时对投资者形成了“下行风险保护”。
项目国库合约内未花费的资金、RWA DEX的交易费、以及发行方兑付的APY收益功能构成了IRO资产的地板价,等于给投资者在智能合约层面设计了”风险下限“,这很符合RWA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3、地板价和二级市场形成了动态博弈
地板价适合持有IRO资产获取APY收益的稳健型投资者,而RWA DEX则适合追求波动性的二级投资者。二级投资者在波动中获取交易收入,同时,波动交易带来的交易手续费又继续推高地板价,这样的设计,也打破了RWA资产只适合持有理财不适合交易的魔咒。
未来再引入IRO资产质押获取APY收益,则进一步推动稳健型投资者和二级交易者的市场博弈;而围绕质押的LRT,可以进一步设计本息分离的YT和PT(20% APY是极好的LRT标的了),从而进一步增加IRO资产的金融杠杠属性和可玩性。PicWe体验链接:https://picwe.org?code=81b0fa6cb606c52329e9cf4dcfe6a3a4df398ad5
以上,就是PicWe的IRO机制设计,笔者团队调研了市面上大量RWA资产发行机制,目前PicWe的IRO设计最具创新性和代表性,也比较适配RWA资产特点,根据其第一期RWA项目发行情况来看,Isfayram水电站IRO成功融资110万美金,$IHP地板价在稳中上涨(主要是交易手续费不断注入),同时项目市值在1000万美金以上波动,用户交易量也在稳步上涨,整体项目呈现比较健康的状态。
目前,我们把这种针对RWA资产的IRO机制列为适配未来RWA资产发行范式的范畴,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持续观察。如果大家发现比较有意思的RWA资产发行机制,也欢迎推荐给我们,我们研究后将和大家继续分享。
我们认为研究RWA的资产发行范式就是在研究未来5-10年的区块链财富密码。
因为,正如我们文章开头所说的,区块链行业的每一轮财富浪潮都是由创新的资产发行范式驱动的,而资产发行范式的转变就是区块链财富浪潮不断转换的本质。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100 美金勇闯预测市场和 Meme,哪一种机会更大?
预测市场分析取胜,Memecoin 运气存活。作者:Baheet编译:深潮TechFlow在最近的一篇帖子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起始资本仅为 100 美元的情况下,交易 Memecoin (通过 P
-
监管,预测市场必须翻越的最高壁垒
Kalshi 交易量反超 Polymarket 证明,合规并非束缚,而是核心竞争要素。撰文:c4lvin,Four Pillars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TL;TR预测市场的发展
-
自由狗(Freedom Dog)觉醒:在 BSC 上启动自由的金融引擎
它不仅是一个token,而是一个社区的信仰场,将 meme 文化、金融机制与自由意识完美结合的链上永恒生命体。在币安链上,一场新的模因热潮正悄然成型。根据数据显示,目前BSC 生态中 meme 币类别
-
浴室里出来的亿万富翁: Polymarket 创始人的故事
Against all odds,这是 Polymarket 创始人 Shayne Coplan 在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 20 亿美元后的一篇转贴。 此时他已然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而
-
Bubblemaps 数据揭秘:Ocean Protocol 1 亿美元代币出逃始末
Ocean Protocol 被指控暗售社区代币。作者:Bubblemaps编译:深潮TechFlowOcean Protocol 是否抛售了价值超过 1 亿美元的社区代币?Fetch AI 公开指责
-
2026 年顶尖永续合约 DEX:CEX 的寒冬将至
永续合约是对执行力的考验:包括成交、资金费率和清算。撰文:Coinmonks编译:白话区块链今年伊始,一个明确的公开信号表明重心正在转移。在 10 月初,Hyperliquid 开启了无需许可的上市(
-
中国 eSIM 产业迎来拐点:从政策破冰到生态重构,Roam 模式革新“无卡化”未来
中国社会曾率先完成从现金到移动支付的“Cashless”(无现金化)跃迁,如今,一场同样深刻的“SIMless”(无卡化)革命正在通信领域上演。随着iPhone 17 Air国行版开启预售并全面支持e
-
聚焦数字资产合规机遇,Finternet 2025 亚洲数字金融峰会核心议程重磅前瞻
香港,2025年10月20日 - 备受瞩目的Finternet 2025亚洲数字金融峰会今日重磅公布了核心议程方向。作为本地乃至亚洲数字金融生态的年度盛事,本次峰会将于11月4日在香港君悦酒店隆重举行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