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 Meme 才是你能挖掘的加密印钞机?

互联网 阅读 14 2025-10-09 18:11:05
尽管多数 Meme 币交易者都在亏损,但搭建交易生态的基础设施方,却赚走了市场中的大部分价值。

撰文:Will Owens

编译整理:Saoirse,Foresight News

核心要点

  • 目前 Meme 币占 Solana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交易量的比例约为 30%,低于 1 月份的 60%。

  • 在 Pump.fun 平台发行的约 1280 万种代币中,仅 12 种代币(占比 0.00009%)就占据了该平台总完全稀释市值(FDMC)的 55% 以上。

  • Pump.fun 平台上的代币总完全稀释市值(FDMC)超过 48 亿美元。

  • 这一数值占 Solana 所有发行平台代币总完全稀释市值的 85% 以上,其他平台均无法与之相比。

  • 自上线以来,Pump.fun 始终占据 Solana 发行平台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地位,仅两次被其他平台短暂超越。

  • 今年夏天,近期唯一曾短暂超越 Pump.fun 的竞争对手是 Bonk.fun 平台。

  • Solana Meme 币的中位持有时间约为 100 秒,低于此前的 300 秒。

  • 这种短期投机行为凸显出交易市场日益「高频刷单」和「玩家对玩家(PvP)」的竞争本质。

  • 目前 Solana 区块链上的代币数量已超过 3200 万种,而在 2024 年 1 月 Pump.fun 上线前,这一数字还不足 800 万种。

  • 这意味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代币数量增长了 300% 以上。

  • Meme 币是加密货币领域极具吸引力的「入口」,能将新用户吸引至钱包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

  • Meme 币生态呈现「幂律分布」特征,即少数代币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价值。

Meme 币是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支柱,却常背负污名,且争议不断。由于大多数 Meme 币要么长期趋于归零,要么纯属骗局,质疑者将其斥为毫无价值的资产 —— 公平地说,绝大多数 Meme 币确实如此。与所有交易一样,Meme 币市场本质上是零和博弈:一名交易者的收益必然源自另一名交易者的亏损。但与拥有潜在现金流或实际效用的资产不同,Meme 币除了文化价值外几乎毫无其他价值,这使得亏损不仅更常见,程度也往往更严重。在 2024 年的《Galaxy 研究报告》中,我们曾阐述过这些市场动态,并指出不应完全忽视 Meme 币的存在。一年后,这一领域变得更加复杂,也更为重要。

尽管自加密货币早期就已出现玩笑性质的代币(如狗狗币于 2013 年推出,次年曾红极一时但如今已被遗忘的坎耶币 Coinye West 也随之问世),但现代 Meme 币时代的开端,是 2017 年狗狗币的价格暴涨。此后,柴犬币(Shiba Inu)应运而生,接着是 Solana 区块链上的 BONK 与 Dogwifhat,最终在 2024 年初出现了 Pump.fun 平台。正是这一发行平台催生了 MOODENG、Pnut、TROLL 等数百万种 Meme 币。

Pump.fun 彻底改变了行业格局。它首次将发行 Meme 币的门槛降至几乎为零:只需几美元,无需任何编程技能,任何人都能创建一种可即时交易、具备流动性且基于「绑定曲线」发行的代币。这标志着 Meme 币领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 —— 代币发行量激增,而发行平台也成为了「新的主流模式」。

Pump.fun 主页,堪称「激进投机者」文化的典型代表

山寨币通常会宣称具备某种「效用」(如治理权、手续费分成、服务访问权等),而 Meme 币则从定义上就不具备任何效用。它们的核心功能,就是作为「文化代币」承载理念、凝聚社群并塑造集体认同感,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交易 Meme 币的核心逻辑,并非基于资产基本面,而是一种可被称为「文化套利」的行为:预测或抢占注意力周期的先机。例如,在某个 Meme 币因 TikTok 热门趋势走红、但市场尚未意识到其热度前提前买入。

从长期来看,绝大多数参与 Meme 币交易的人最终都会亏损,且在很多方面,这种交易与纯粹的赌博并无二致。但如果因此完全忽视这一领域,则未免过于草率,也忽略了其背后的重要意义。

Meme 币生态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 Solana 区块链上 —— 该链占据了 Meme 币总交易量的主导地位。在代币发行后的最初几分钟内,「狙击者」与「打包者」会抢占大量代币供应,为后续市场埋下抛售压力。Meme 币的中位持有时间以秒为单位,因为交易者会通过快速买卖新交易对赚取短期利润。

然而,Meme 币已然成为加密市场的常驻品类。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纯粹的文化类资产存在本身就具有合理性。更关键的是,Meme 币还扮演着加密货币「入口」的角色:它们吸引新的散户用户使用钱包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而这些用户原本可能永远不会接触这类产品。对许多人而言,Meme 币是他们踏入加密原生基础设施的第一步,也为其后续深入参与 DeFi 打开了大门。

市场规模与交易活跃度

2024 年初以来,Meme 币市场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仅在 Solana 区块链上,就已创建了超过 3200 万种不同的代币 —— 这样的规模在 Pump.fun 上线前是难以想象的。只需通过优化用户体验、移除发行代币所需的技术门槛,整个生态系统就发生了根本性重塑。此前,发行代币需要手动管理流动性池并投入大量资金;如今,任何人只要能联网,就能以极低的成本即时发行可交易代币。

Solana 区块链的高吞吐量与低手续费,使其成为代币发行的天然温床,其代币发行数量远超其他区块链。不过,在 Meme 币现货交易量方面,币安智能链占据主导地位 —— 这得益于 four.meme 等发行平台的推动。近期,AsterDEX 交易所 TGE 也进一步带动了 BSC 生态系统的整体关注度。

Solana 代币总数

若将视野扩大至以太坊、Coinbase 旗下的 Base 链以及 BSC 链,这一趋势依然成立。上述区块链上已创建的代币总数超过 5700 万种,其中 Solana 占比 56%,居首位。以太坊区块链上则聚集了更多「传统 / 社群型」Meme 币,如 PEPE、MOG、SPX6900 等;Base 链的 Meme 币市场持续增长,尤其在 Zora 等 SocialFi 类 Meme 币领域表现突出。简而言之:Solana 是热门 Meme 币与文化趋势的核心阵地,以太坊是成熟 Meme 币的聚集地,而 Base 链则在细分发行平台市场(尤其是人工智能(虚拟资产)与社交(Zora)领域)占据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Base 团队近期宣布将搭建一条从其以太坊 L2 到 Solana 的跨链桥,这将实现两条链之间的流动性互通。

各区块链代币数量

接下来,我们分析不同 Meme 币发行平台的竞争格局。今年夏天,Pump.fun 曾短暂被 Bonk.fun 夺走部分市场份额,但此后重新夺回了 Solana 代币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发行平台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新平台不断涌现,试图通过调整激励机制或优化品牌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但这些竞争优势往往转瞬即逝。

有时,新平台会通过引入细分创新短暂吸引市场注意力。例如,HeavenDEX 交易所曾尝试创新代币经济模型,迅速吸引了流动性与用户,但随后其市场份额又快速流失。这是加密货币市场的常见趋势:交易者会迅速转向下一个「潜力代币」,所有人都在比拼谁能最快抢占先机。

尽管 Solana 交易者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堪比 TikTok 短视频,但 Pump.fun 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目前来看,代币发行平台市场呈现「赢者通吃」的格局。

各平台 Solana 代币发行量

在 Solana 区块链上约 3200 万种代币中,仅 Pump.fun 平台就贡献了约 1290 万种。可以说,该平台已实现了 Solana 代币发行的「工业化」。其他平台均无法与之匹敌,其发行量甚至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的发行量总和。

读者或许还记得一些名人发行的代币,如 Kanye West 的 TRUMP 币。这些热门代币的发行团队并未使用常规发行平台,而是直接与 Solana 生态的去中心化金融协议 Meteora 合作 —— 该协议提供动态流动性基础设施,允许发行团队手动配置流动性池并管理代币分配。这种方式让发行团队拥有更多控制权,同时降低了「机器人」或「狙击者」在早期以低价大量囤积代币的风险。

Solana 代币构成

市场价值的分布也呈现类似特征。目前 Pump.fun 平台代币的总完全稀释市值(FDMC)已超过 48 亿美元,远超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在下图中,黑色代表 Pump.fun 的总完全稀释市值,蓝色代表 Bonk.fun 的总完全稀释市值;其中 Pump.fun 的市值在 1 月份曾达到 100 亿美元以上的峰值。

Pump.fun 与 Bonk.fun 的总完全稀释市值

这一市场规模揭示了两个关键信息:第一,Meme 币已达到不容忽视的规模 —— 数千万种代币,市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第二,该领域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Solana 主导其他区块链,Pump.fun 主导 Solana,而在 Pump.fun 的代币中,极少数代币又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值。

尽管本周期内 Solana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量表现亮眼,但观察 Meme 币交易占比的变化趋势也颇具意义。Blockworks 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Meme 币交易量占 DEX 总交易量的比例持续下降,仅在特朗普推出 TRUMP 代币时出现过一次显著峰值。

Solana DEX 交易量:Meme 币与其他代币对比

从下方的 100% 堆叠面积图可见,2024 年第四季度,Meme 币交易量占 Solana DEX 总交易量的比例常超过 50%,而目前已降至 20%-30%。这意味着 SOL/USDC 交易对、稳定币兑换以及其他 DEX 交易的活跃度已超过 Meme 币。尽管 Pump.fun 降低了 Meme 币的发行门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Meme 币市场的「成熟」:无休止的代币发行导致流动性分散且相互竞争,使得单个代币难以再现 2023 年末至 2024 年初那些头部 Meme 币的抛物线式价格上涨。此外,随着竞品链上交易应用(尤其是 Hyperliquid 的永续期货产品)的推出,Meme 币的整体交易量进一步被分流。

Solana DEX 交易量:Meme 币与其他代币对比(堆叠图)

链上动态

市场规模数据让我们了解到 Meme 币系统的庞大程度,而用户的链上行为则有助于我们分析这类资产的运作模式。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Meme 币交易具有极强的短期性、高频刷单属性,且价值分布遵循幂律法则。

第一个关键指标是持有周期。对于在 7 天内完成「买入 - 全部卖出」操作的钱包而言,Solana Meme 币的中位持有时间已降至约 100 秒,远低于一年前的近 300 秒。这意味着普通参与者不会持有某种代币数小时,更不用说数天 —— 他们会频繁切换交易标的,通过与其他交易者的博弈(本质上是一场 PvP 交易游戏)赚取几个百分点的短期利润。

Solana「交易前线」可视化

底层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交易模式。Axiom 平台推出了「即时交易」功能,交易者只需点击一个按钮就能立即完成订单成交。在「1 秒 K 线」上完成交易变得轻而易举,这造就了一个高频刷单的交易环境。尤其结合人性特点 —— 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更倾向于在价格底部恐慌抛售,而非在价格上涨后获利了结 —— 不难发现,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这类交易的「预期收益」本质上是负值(代币发行方、内部人员与 KOLs 除外,后文将详细阐述)。

Solana Meme 币中位持有时间(秒)

下图展示了过去一年中,按每日交易次数划分的中位持有时间:每日交易次数不足 1 次的钱包,其代币持有时间超过 200 秒;随着交易次数增加,中位持有时间急剧缩短至 80-120 秒区间;仅在交易最活跃的钱包(每日交易超 50 次)中,持有时间才略有延长。

总体而言,各类钱包持有 Meme 币的时间均仅为几秒。

按每日交易次数划分的中位持有时间

Pump.fun 平台代币的价值幂律分布特征令人震惊:在该平台发行的近 1290 万种代币中,仅 12 种代币就占据了总完全稀释市值(FDMC)的一半以上。这 12 种代币的总市值达 26.9 亿美元,占平台 48 亿美元总市值的 56%,而剩余 44% 的市值则由其余数百万种代币瓜分。

换句话说,仅占 Pump.fun 代币总数 0.00009% 的少数代币,掌控着该平台的大部分价值。

Meme 币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几乎堪比彩票:几乎所有新发行的代币都会在几小时内崩盘,只有极少数能凭借持续的市场关注脱颖而出。对绝大多数交易者而言,Meme 币本质上是一场「预期收益为负」的游戏,但这些「脱颖而出的特例」仍不断刺激着投机行为,让人们持续「在赌场中赌博」。

Pump.fun 头部 12 种代币与其他代币对比

尽管多数 Meme 币交易者都在亏损,但搭建交易生态的基础设施方,却赚走了市场中的大部分价值。下图对比了 Pump.fun、Axiom 与 Hyperliquid(虽不专注于 Meme 币,但为便于对比仍纳入统计)的收入情况。值得注意的是,Axiom 团队规模极小(不足 10 人),却通过向 Meme 币交易者收取手续费,实现了每月数百万美元的收入规模。

价值并非流向代币本身,而是流向支持代币发行与交易的平台和工具

Meme 币生态栈

Meme 币生态系统可被理解为一个分层的「生态栈」,每一层都建立在下层的基础之上:

底层区块链

  • 绝大多数 Meme 币活动集中在 Solana 区块链上。该链的低手续费、高吞吐量,以及与「激进投机文化」的契合度,使其成为 PvP 交易的主导区块链。

  • Base 链与 BSC 链也承载了大量 Meme 币活动;而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代币规模更大,且交易文化相对不那么「残酷」。

发行平台

  • Pump.fun 大幅降低了发行门槛,让任何人都能轻松创建可交易代币。其绑定曲线模型确保代币在发行时就具备流动性。

  • Bonk.fun、Believe、HeavenDEX 等竞争对手虽陆续涌现,但均未能持续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发行平台市场呈现「赢者通吃」格局。

DEX 聚合器 / AMMs

  • 代币发行后,会在自动做市商(AMM)平台上进行交易。Pump.fun 运营着自有内部 AMM 平台 PumpSwap 以留存流动性,而更广泛的价格发现则通过 Jupiter、Raydium、Orca 等平台完成。

  • 这一层基础设施确保代币可被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24 小时即时交易。

交易机器人与自动化工具

  • 执行速度是 Meme 币交易的核心竞争力。Axiom、BONKbot、Trojan 等机器人工具可帮助用户「狙击」新发行的代币(在代币可交易的瞬间买入)并实现即时交易。

  • 这类基础设施进一步缩短了代币的中位持有时间,将市场转变为高度「玩家对玩家(PvP)」的竞争环境 —— 对新交易者而言,在此环境中实现可观盈利几乎不可能。

社群

  • X 平台(前 Twitter)社群与 Telegram 群组是迷因传播的核心渠道,同时也会协调「拉盘宣传」活动。社群成员有强烈动机推动代币价格上涨,用集体信念替代资产基本面支撑。

  • 这一层基础设施还区分了两类 Meme 币:一类是「PvP 彩票式」代币,另一类是「PvE(玩家对环境)」型 Meme 币 —— 后者可能发展为长期存在的「狂热社群」或文化运动(如 SPX6900、MOG、TROLL、FARTCOIN 等)。

  • KOLs 在这一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 KOLs 在「捧红」或「扼杀」Meme 币方面影响力巨大,以下列出了一批在 X 平台上推动 Meme 币叙事的核心活跃账号(非详尽列表):

注:CT 为「加密货币推特(Crypto Twitter)」的缩写

关键意见领袖列表(简化版)

「创作者资本市场」

Meme 币领域近期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创作者资本市场」的兴起。2024 年 9 月,Pump.fun 推出的新项目「Project Ascend」将代币定位为内容创作者的直接变现渠道。该机制摒弃了以往向代币开发者支付固定比例费用的模式,转而采用与代币市值挂钩的「动态浮动费率」:市值较低的代币向创作者支付更高比例的交易手续费(为新项目提供更多资金用于增长),而市值较高的代币则降低费率。例如,市值低于 30 万美元的代币向创作者支付的手续费比例,远高于市值 2000 万美元的代币。

与此同时,「Pump.fun 直播创作者」这一新兴群体开始崛起。这类内容创作者将代币发行与平台直播直接绑定,打造出「交易 互动」的沉浸式体验,带来三大显著优势:

  • 早期参与奖励:在直播初期加入的观众,若买入潜力代币,可在直播热度上升时快速获得收益。

  • 病毒式传播激励:代币持有者有强烈动机分享直播内容、吸引新观众 —— 因为代币价格表现与市场关注度直接挂钩,有时甚至会采取极端推广手段。

  • 创作者经济模式革新:直播创作者通过代币交易手续费获得的收入,远超 Twitch、Kick 等传统平台的广告或订阅分成,使「代币化直播」成为传统变现模式的有力替代方案。

这种模式能否长期存续尚待观察 —— 若交易者仅关注代币投机而忽视直播内容本身,可能会导致模式失控。但短期内,创作者与交易者的利益一致性,让 Pump.fun 有望成为「注意力经济」的原生金融平台。

风险

Meme 币承载着加密货币领域中一类独特的风险,这些风险也解释了为何多数市场参与者会选择远离 Meme 币交易。

许多未通过标准化发行平台发行的代币,普遍存在基础智能合约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蜜罐」陷阱:这类代币仅允许买入,却禁止卖出。在价格图表上,蜜罐代币会呈现出一连串陡峭的上涨绿柱,让普通交易者误以为存在爆发性收益,直到尝试卖出时才发现无法平仓。一旦开发者攫取足够价值,代币价格便会瞬间崩盘。

蜜罐骗局价格图表示例:新买家可推高价格,但无法卖出

另一大持续存在的风险是「卷款跑路」。即便看似「信誉良好」的代币,也往往会在初始热度消退后崩盘。开发者与内部人员通常持有大量代币(有时会通过隐藏的「侧边钱包」持有),并可能在散户提供流动性时大量抛售。此外,对于流动性池由人工控制的代币,提供者可能会突然撤回流动性 —— 这意味着即使是小额卖出订单,也可能导致价格暴跌。而交易者往往发现为时已晚:当某个交易对的流动性被撤回后,其实际可用流动性可能仅剩几美元甚至更低。

流动性被撤回后,Dexscreener 上的交易对显示:基本无法交易(注:该代币与特斯拉无任何关联)

Meme 币还容易遭遇「吸血攻击」:仿盘代币通过吸引更多市场注意力(通常借助内部小团体或付费 KOL 宣传)超越原版代币。例如,某款名为「67」的代币可能先在 Bonk.fun 平台成功发行,但随后在 Pump.fun 平台出现一个背景更强的几乎完全相同的仿盘,并最终超越原版。即便交易者判断准确、早期捕捉到趋势,也可能因买入「错误版本」的代币而亏损。

最后,监管风险始终存在。尽管美国监管机构近期对 Meme 币多采取「观望」态度(仅明确表示其「不属于证券」),但 Meme 币在「无害赌博」与「散户剥削」之间的模糊界限,使其极易成为政治监管的目标 —— 一旦监管收紧,交易量可能大幅萎缩。典型案例是 LIBRA 代币:阿根廷总统 Javier Milei 曾在社交媒体上推广该代币,但代币发行后不久便崩盘,导致交易者亏损数百万美元,而包括 Hayden Davis 在内的内部人员却获利数百万美元。此类事件进一步强化了「Meme 币剥削散户」的负面叙事。

展望

Meme 币并非昙花一现的潮流,而是加密货币「注意力经济」中一个持久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更多体现在它所构建的「文化 金融」融合基础设施上。

正如知名博主 Murad 所指出的,Meme 币生态系统呈现出「注意力与存续性金字塔」结构:

  • 金字塔底层:数百万种「一次性代币」,本质是 PvP 赌博筹码,生命周期以分钟或小时计算,被机器人与高频交易者主导。

  • 金字塔中层:数十个「狂热社群型代币」(如 TROLL、MOODENG),拥有高粘性社群,可存续数月甚至数年。

  • 金字塔顶层:极少数「超越交易的文化符号」(或称为「类宗教式资产」),能够跨越多个加密周期持续存在,例如狗狗币(DOGE)、PEPE 币、SPX6900,或许还有 MOG 币等。

Murad 的 Meme 币层级模型

每个加密周期都会出现若干「破圈代币」,吸引圈外资金流入并为整个领域「正名」。这类事件会重塑 Meme 币生态栈:仿盘代币大量涌现、手续费飙升,最终催生出新的「幂律赢家」。名人与政治相关代币(如 TRUMP)将继续以「周期性爆发」的形式存在,波动性极高且具备强大的媒体传播效应。

对多数参与者而言,日常 Meme 币交易的「预期收益(EV)」始终为负,真正的优势掌握在「生态分发者」手中 ——「拥有赌场」远比「沉迷于在赌场赌博」更有利可图。例如,Axiom 团队仅 10 人不到,累计收入却已突破 2 亿美元。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更稳妥的投资标的是「Meme 币基础设施」与少数「跨周期存续的狂热社群资产」,而非海量新发行的代币。

但 Meme 币在数字资产市场的演进中还扮演着更广泛的角色:许多用户首次接触区块链,正是通过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购买 Meme 币;此后,他们会逐步尝试资产跨链、稳定币兑换,甚至体验借贷协议。Meme 币通过将「投机」转化为社交化、低门槛的行为,降低了用户进入加密领域的「心理摩擦」。

此外,Meme 币还成为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压力测试工具」—— 几乎没有其他应用场景能像「Meme 币狂热」那样对区块链性能造成极端压力。例如,在 TRUMP 代币发行期间,交易平台 Jupiter 曾在一个周末内记录了超过 4200 万笔失败交易。

总而言之,Meme 币领域是一个「以基础设施为支撑、融合用户获取与文化投机」的飞轮系统。未来,这一领域将持续充斥着噪音与快速迭代,同时少数平台将凭借生态优势实现持续增长。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Perp DEX 如何穿越虚假繁荣周期? 下一篇:当信仰变成 Meme:Ju 币人生与加密的自我叙事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