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Arbitrum Orbit杀手锏是Stylus/EVM+,而非stack
注:原文来自@xiao_zcloak发布长推。
非常好的文章,很多细致的观察和数据,很有价值。
同样是两个生态战略的观察者,我们有些不一样的想法,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1. 我们觉得Arbitrum Orbit的杀手锏是Stylus,是EVM+,而不仅仅是一个同质化的stack。能把Rust、C代码直接转化为自己链的pre-compile,这是很强大的能力。这一点是OP不具备的,OP Stack里的每条链都是一样的,这种重复性建设有点乏味。
2. 文章似乎觉得L3在定位上是完全低于L2的存在,我们却觉并不一定。正是因为Stylus的存在,L3的可定制性更好,可玩性更高,每条L3链都可以是异构的“平行链”[破涕为笑],这比OP那种一堆同质化EVM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高多了。因为都是一模一样的EVM链,OP Stack只能进行同质化竞争,最终各条链之间看的是市场策略的比拼。而Arbitrum L3会给已有的EVM生态带来更多变量和惊喜。
3. L2的DA层是ETH,L3的DA层是Arbitrum One/Nova。从数据安全的角度讲,肯定是ETH更高,但是同样成本也更高。二者该选择哪个,还是要看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场景,毕竟Celestia也有人用不是?
4. 每个项目方进入OP Stack的费用是营收的30%,如果用了一键发链项目那会更贵,这是我们之前得到的价格,其实并不便宜。如果运营不当,不能保证足够多的交易数量,那L2是有可能赔钱的,这对于项目方是个挑战。相比之下Arbitrum这边的收费模式虽然还不明确,但是因为每条L3已经在L2上付过了手续费,很可能就没有额外的收费了。这样看L3的运营成本要低得多,对项目方也更友好。
5. 不管是L2还是L3,对用户使用而言都是在Metamask里面换一个RPC的事情,除此以外并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反而L3有能力提供更低的使用成本,对大规模应用来说会更有吸引力。
6. 虽然目前各家的商业模式都还没有完全明了,但是我们感觉ARB的价值捕获能力会高于OP。这一条不一定准确,还需要时间观察。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从芝麻信用到智能财富分:Bluwhale 的金融智能新秩序
当 AI 与 Web3 融合,Bluwhale 正在以 Sui 为底座,构建属于每个人的智能财富画像媒体导语在传统金融世界,我们依赖「芝麻信用分」来衡量信用与信誉;而在 Web3 与 AI 融合的时代
-
玩偶姐姐亲述炒币经历:“借假修真”博流量,巨亏 800 万美元后逆风翻盘
原文标题:玩偶姐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真诚对话,一个关于谎言,真相和成长的故事 原文作者:HongKong Doll休息了几天整理资产和计划,看评论区和后台私信收了一堆带问题的留言,所以我把这两年的一
-
当一位父亲用预测市场缓解育儿焦虑
预测市场思维最终提供的并非确定性,而是清晰性。作者:Polyfactual编译:深潮TechFlow上周二早晨,我站在小学的接送队伍中,手扶着儿子的背包,僵在那里。刚刚过去的周末,又一场校园枪击事件占
-
启动2天,Hyperliquid的HIP3上有哪些潜在Alpha?
Hyperliquid 在今年的表现已经足够震撼。但 Hyperliquid 真正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刚刚启动的 HIP-3 升级,让 Hyperliquid 从一个 Perp dex 变成了另一种新的
-
X 代币:连 3% 都不留给自己,让价格回归市场
在过去几年的加密市场里,很多代币从种子轮一路到公募再到上线,价格层层抬升。等散户能进场,早期成本往往是公开价的几十分之一。上线后走弱,被称作正常波动;价差,被解释成风险溢价。 这套逻辑运行了太久,以至
-
「10.11」幸存者的复盘与生存指南
后崩盘时代,加密货币投资该何去何从?撰文:Route 2 FI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我最近常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 —— 过去四年,我几乎全身心投入加密货币领域,而且这里的「全
-
对话 CZ:我并不是特别在意金钱的人,中文主题 Meme 纯属巧合
「我希望能够继续为加密行业做出贡献,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对整个行业负有责任。」整理 & 编译:深潮TechFlow嘉宾:CZ,币安创始人主持人:Michael Jerome播客源:threadguy原标题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