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假设性的数码港元?
xWhale是一个专业级别的场内场外虚拟资产交易所,由新浪旗下的科技金融综合性企业华盛资本集团投资。接下来xWhale也会作为参与者之一,在香港申请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和虚拟资产交易1#、7#牌。
作为一个新金融赛道中的Builder,xWhale希望能够跟随着整个时代、跟随着香港的政策环境,助力香港金融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再创一个新的高峰。
一、数码港元与港元的区别何在?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数字资产不一定是虚拟资产。虚拟资产最普遍被大众所认识的就是比特币、以太坊,也就是所谓的加密资产(crypto),而香港的虚拟资产是法律的定义,在国内就叫数字资产。
1、数码港元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央行数字货币以及港元稳定币都有哪些不同?
首先说一下“假设性的数码港元”(“假设性”是因为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只在假设的条件下进行探讨)。理论上而言,假设性的数码港元与人们目前在各种生活消费场景中实际用到的港币没有区别,应该都属于港币。但是人们使用时的体验可能有区别,这也是Web3的其中一个突破。
举个例子,在香港,用户把钱放在银行、金管局;在美国,用户把钱放在JP Morgan、美国央行,这都是很传统的做法。但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是谁的钱”这个问题,也就是究竟用户是在跟谁对接?如果银行倒闭/暴雷了(比如今年暴雷的硅谷银行),用户的资金由谁来赔偿?而假设性数码港元的未来是希望能做到普通用户直接跟央行/政府对接,这就实现了web3的精神,即在区块链技术的框架下要取消掉所有的特权环节。
一提到Web3,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Web3在香港会这么火?那不都是韭菜盘、CX盘吗?表面上看假设性数码港元和人们平常用的港币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其底层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改变了,每个人的使用体验也都不一样,这其中体现出的Web3所代表的底层技术和新的生产关系才是我们要研究的。
2、Web3究竟是什么?Web2跟Web3的区别在哪里?
Web3 是使用区块链、加密货币和 NFT 以所有权形式向用户返还权力的平台,是对更好的互联网的愿景/对现有互联网的替代方案。简单来说,Web3就是数据的持有、收入的来源都由用户自己把握。那么这跟假设性数码港元有什么相关性?其实相关性就在于Token的价值最后由谁说了算。
举个例子,A要给B打赏,打赏的钱通过银行来划转,A使用汇丰银行,B使用中国银行,这笔钱的划转其实是A与汇丰银行的关系变为B与中国银行的关系。即B一开始的存款是0,与中国银行无关,划转之后从汇丰银行欠A的钱变成了中国银行欠B的钱,这个就是Web2。Web3则不是这样(虽然还没有定论),未来A与央行以及B与央行有直接关系,A和B互换 Token/假设性数码港元可以直接进行交换,即直接从A持有变为B持有,这就是Web3跟Web2比较具体的区别,这其实也与用户有很大的关系。
二、数码港元与其他稳定币的区别?
换个场景来说,假设现在A给B使用稳定币打赏(由于香港还没有稳定币,所以假设用USDC(Circle发行的,以USD为1:1定价的稳定币)打赏),首先双方都得相信USDC(因为它可能是一个私人机构,不一定能永远存活),大家也能看到很多稳定币出了事,比如Luna说会把钱还给用户,最后也没有。
USDC和USDT在过去的12个月内都出现过脱钩的问题,市场担心它们会出现问题,就突然产生大量的抛售,使得币的价格突然就下跌了,这其实和汇率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举个例子,3月中旬时硅谷银行暴雷,人们发现Circle的部分资金放在硅谷银行,那么如果硅谷银行不还钱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清盘,用户又当如何?所以市场开始恐慌,USDC跌到0.9(即0.9美金=1USDC),人们开始质疑:稳定币究竟稳不稳?
但如果央行发行了自己的有监管的稳定币,用户几乎就不会犹豫了,所以没有受监管的稳定币跟有监管的稳定币区别很大。
当然,这件事全球都已经在开展中,英国欧洲在开展,香港也在开展。去年香港金管局做了一个咨询,明年也会有很多工作。很多人都说香港这一次的Web3政策有投机的味道,也有很多人担心这个政策“朝令夕改”,但其实从去年10月发表虚拟资产的宣言,一直到今年6月1号这套体系正式立法生效,以及除了VASP牌照,还有1号、2号、7号和9号牌照,未来可能有假设性的数码港元和可能的稳定币,可以看出香港的发展是很厉害的,整个生态圈也走得比较靠前。
三、假设性的数码港元和港元稳定币是两种东西吗?
这个问题其实还在探讨当中,理想状态下,如果有一个稳定币,它的底层是港元,那么用户可以将这个稳定币换为传统的港元,也可以换到数码港元,所以二者其实是息息相关的,二者都在链上,用户的体验才好。
未来如果有数码港元和港元稳定币,再加上数字身份,用户就可以将稳定币换到数码港元,再将数码港元换回稳定币,当用户要付款时,用稳定币、港元、数码港元都可以付款,这才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体验。
所以未来的世界应该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Token,它们全是相同的、能谈话的、互相认识的。这个技术其实难度并不高,ARTA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将未来的底层技术打通,让不同类型的币放在同一个语言上面。
四、从技术改变生活,从监管提升保障
现在整个VATP的框架对于交易所现有的/传统形式上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是有较大的“蛋糕切分”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天一个公司可以直接通过发行Token的方式募资,而不再需要把股份在交易所上市出售,就能以更低的成本达成同样的结果。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的结构性/系统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说如何确权、如何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转账的安全、如何保证每个Token都不会被复制或者被盗用、如何应对黑客的攻击……这其实是目前整个区块链行业都在从技术层面上不停探索的话题。近年来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技术公司在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其实跟Fin Tech相比,现在有一个更加性感的概念叫Reg Tech(Regulatory technology)。
Reg Tech是去表达、印证我们是谁,尽调我们的钱是从哪里来,以及我们能或不能投资什么东西等等信息。
这些信息从哪里来?在理想状态下,其实这些信息已经存在,只是需要用一个很安全的方式来记录和分享,这就是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即用户可以自己持有、存储自己的所以信息,这些信息必须是政府认可的信息(即可信的信息)。
而后政府与金融机构通过“加密学”技术联合起来,将Reg Tech应用到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上。假设一个金融机构通过加密学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将可以直接获得政府背书过的链上用户信息,即用户将不用拿出自己的ID就可以开户、进行投资。同时金融机构也必须了解如何应用智能合约,然后拿钱给用户做投资,还必须给用户相应的凭证放在区块链上,接受证监会的审批。也就是说,所有信息的传送、储存都必须受到监管,这样对用户的保障更多。
香港的合规Web3其实全都是从很底层的技术出发的。尽管很多人认为Web3或加密资产有很多骗局,有各种各样无法预测的人为造成的损失,但是在合规框架下,香港采纳了Web3相对比较公正,又高效的底层基建技术。其中必然有一些环节还是需要人为操作(trust less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那么合规要监管的就是人为操作的环节,尽量保证是一个体面的、有美德的人或机构,出于一种非常公正的、负责任的态度去做的,所以监管是必须的。
另外,香港的Web3发展与其他地方的Web3发展的区别特别体现在货币方面。数字人民币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展开专项研究,所以中国在这个事情其实比全球领先许多,即便是美国现在也还在谈“到底搞不搞央行数字货币”,所以在技术上我们是走在前面的。我们也相信未来一定是从技术改变生活,从监管提升保障。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为什么交易所都用USDT交易?
文章解析了USDT成为交易所“标配”的核心原因,包括价格稳定、流通性强、操作简单,阐述其对用户和交易所的实际好处,并提醒发行方信用风险及未来稳定币竞争趋势。
-
美元稳定币如何兑换人民币?
文章介绍美元稳定币定义,说明其兑换人民币需通过境外合规平台,步骤包括选平台、实名验证、交易兑换及提现,同时提醒政策红线、平台跑路和手续费等风险,强调中国监管要求。
-
PEPE币为什么突然爆火?
PEPE币因绑定“佩佩青蛙”网络迷因而爆火,凭借低成本参与和去中心化社区炒作价格暴涨数万倍。但存在价格剧烈波动、缺乏实际价值支撑及市场操纵风险,文章提醒普通人需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
-
如何用稳定币进行跨境转账?
文章介绍稳定币跨境转账的优势,包括成本低、速度快、门槛低,详解三步操作流程(准备钱包、购买稳定币、转账),并提醒核对地址、保存私钥等安全事项,展望其未来应用。
-
Meme币在中国合法吗?能交易吗?
文章解析Meme币本质、中国监管政策及风险,指出其为非法金融活动,存在价格剧烈波动、骗局跑路等风险,提醒公众切勿参与交易,保护资金安全。
-
交易所里怎么使用稳定币?
本文用通俗语言解释稳定币概念及作用,详细介绍其在交易所的充值、交易、提现操作步骤,并提醒新手选择主流稳定币、正规交易所及小额尝试等注意事项,助新手快速掌握稳定币使用方法。
-
去中心化存储AR币(Arweave)前景
文章介绍区块链永久存储项目Arweave(AR币),对比传统云存储差异,分析其由存储需求驱动的价值及速度慢、成本波动等风险,探讨普通用户适用性与投资注意事项。
-
Solana(SOL)币怎么样?有什么优势?
本文介绍区块链项目Solana(SOL),其以交易速度快、手续费低为核心优势,采用PoH技术和多车道并行处理提升效率;同时说明其对普通人的便利及需注意的网络稳定性与价格波动问题。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