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为什么说「以太坊杀手们」的回归只是一场短暂狂欢?
注:原文来自@tmel0211发布长推。
最近,Solana带领Avalanche、NEAR等layer1公链大杀四方,市场又传出杀死以太坊的声音。 确实,ETH Killer是上一轮牛市大部分公链手握的王牌叙事。
不过,在EVM一统江湖,layer2尚未爆发的当下,单靠MEME、DePin等叙事不足以撼动ETH的市场地位。这只是坎昆升级前,Alt-Layer1的短暂狂欢,Why?
1)各大公链争相杀死以太坊的叙事,已然被一轮牛熊周期充分验证“失败了”。表面上看这源于以太坊强大的市场共识,和开发者群体创新力量,以及DeFi、NFT金融应用无限组合的魔力。
实际上因为,Crypto市场还受限于技术、市场、合规等因素并未实现Mass Adoption大规模普及,这些新公链带来的技术“跃迁”并没有成为激发新叙事,扩大新市场增量的抓手,还仅仅在吃以太坊的溢出红利。
Solana、Avalanche、Aptos等公链想从开发语言、代码复杂度、运行机制等底层框架彻底提升技术水平,为应用市场提供更好的infra。比如,Solana的高并发处理性能和用户体验UX优势,单论技术确实更适用于未来增量Crypto市场。
只不过,眼下市场基本运作逻辑还没真正蜕变。
偏好风险的游资,渴求财富密码的市场受众,不断刷新的多样玩法,始终存在的信息差,偶尔溢出圈的暴富故事等等,这些完美构成了周期性的牛市基本要素。
这让技术“先天局限”的以太坊,愣是靠各类EIP、ERC标准协议等缝缝补补,也足以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应用市场,还能让其他竞品公链仅靠溢出效应就能频频冒头。
但大家都在吃以太坊DeFi市场红利,还没到Alt-layer1 可以轻松取代并超越以太坊的时候。
2)以太坊“先天缺陷”已经探索出了一整套成熟解决方案,比如:扩容问题,演变出了Rollup、Plasma、Validium等各类方案;又比如:EOA地址局限,靠ERC4337 Account Abstraction也得到了升级,甚至演变出了一个账户抽象赛道;
此外,layer2也同样成了一个叙事赛道,OP-Rollup和ZK-Rollup展开持续拉锯战等;后续还有坎昆升级后的Blob空间以及更遥远的Sharding分片、底层SNARK化等来提供后续发展支撑;
即便是区块容量上限潜在的DA能力局限问题,也延伸出了Eigenlayer等基于Restaking方案来优化DA,再通过模块化组合Celestia这类三方DA方案,以及对VM执行层的可选替代方案等等。
整个以太坊的开发、扩容、外延环境已经足够成熟和繁荣。它背后的开发者力量才是大以太屹立不倒的基石。
虽然以太坊过去几年,持续叠乐高构建生态的落地结果确实不及预期,但能在频发的黑客攻击下,完成POW到POS的关键升级,又能把开发者资源聚拢在以以太坊EVM为中心的主线上,且能演变出一个更加宏大的layer2叙事板块,以太坊的后续潜在可能性不容低估。
相信以太坊,是对以太坊多年稳固共识的敬畏,也是对其背后庞大开发者群体Builder的Respect。
依稀记得18年岁末,EOS号称全新范式公链,且掀起了一轮菠菜游戏狂潮,但事实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短暂繁华散尽后,最终还是慢却稳健的以太坊笑到了最后。
真正的价值发现,一定得慢慢Capture捕捉。
3)Layer2在熊市的Build速度确实慢了,尤其是没有一轮layer2 Summer的市场大馈赠,让参与layer2生态构建的每个人都有点心有不甘。
不过, layer2 Build速度过慢和以太坊DeFi叙事溢出到各大新锐公链另立山头道理类似。 以太坊layer2的后半程要靠一些高频交易和应用驱动,单靠以太坊金融玩法的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和Alt-layer1硬碰硬对抗并没有优势。
一方面,Arbitrum、Optimism等OP-Rollup有了layer2先发生态优势,并在Stack战略下,扩大了市场疆域,但这些战略扩张到底属于B端布局,OP-Rollup需要解决被诟病的中心化难题且带动C端市场增长。
另一方面,zkSync、Starknet等ZK-Rollup有更Advanced技术优势,只不过ZK也是着眼于未来的技术,已有用户量级无法充分显现ZK的强大之处。只有用户量级扩大,Gas才能低到忽略不计,体验也越丝滑,这才是ZK layer2的最终形态。
此外,layer2市场腰尾部力量正在举事,比如,Metis,尝试用Hyper(OP+ZK)Rollup技术,做POS去中心化Sequencer,变革Token的激励方式(治理—>实用)等等。还有,Espresso、Astria等共享Sequencer方案,也在以Rollup as a Service的方式也不断外延layer2市场的潜能。
别以为OP+ZK就已经把layer2的故事讲完了,在我看来,Layer2 War才真正开始,真正内卷的layer2市场坎昆升级后可能才拉开局面。当坎昆升级时间敲定后,layer2的抱团逆势上涨不正是对眼下layer2憋屈处境的一次情绪释放?
当未来应用链叙事场景打开,Mass Adoption的局面被打开后,layer2赛道能沉淀的资金、用户和DApp应用,一定比其他Alt-layer1更稳固。
4)当然,此刻为以太坊生态发声,并非否定Solana的市场潜力。不可否认,Solana的技术创新起点确实高于已有区块链架构,无论是它的存储和计算分离特性以及高并发交易处理特性,都使得它对用户很友好,更容易打造生态。
以DePin为例,物理基础设施+Token代币激励,这是过去一直在失败漩涡中反复的叙事,比如Filecoin Arweave等。在Solana上会不会真正成功,我不知道,但DePin发生在Solana上,我对DePin的信心会多一些。毕竟,高并发的技术起点和web2天然接轨,这和靠模块组合并入的生态逻辑还不一样。
Solana眼下的崛起,一方面是以太坊layer2短暂沉寂带来的空窗机会,另一方面则是Solana上本来就活跃着一批开发力量的结果。但需要纠正的是,Solana的目标并非杀死以太坊,它其实在找以太坊的“空白”点伺机突破,如果有所建树且有于以太坊匹配的生态当量,顶多也就是比肩而已,何来取代一说。
以太坊不可避免的会被一些全新技术起点的Alt-layer1链冲击,但他们都不是以太坊“杀手”,我更倾向于称之为,web3破局创新者。
以太坊在DeFi金融应用以及庞大的组合性生态已经获得了成功,而layer2、layer3未来的新征途还正在路上。
如果“开放、包容、可信、组合”,这样的以太坊最终都成就不了区块链价值落地,我很难相信一个新链就会。
Note:若认同我的思考,喜欢我文章的话,帮忙一键三连下,谢谢大家支持。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深入聊聊 Hyperliquid 的成功之道与隐忧
作者:十四君1. 研究背景 笔者最近基本上把市面上的Perps类(永续交易平台)的都研究了一遍,hype市场的5倍增长,再次证明去年首次研究的时候,我的判断还是忽略了他的核心价值。 并且,最近aste
-
Pendle 新产品 Boros 套利指南
在目前的市场阶段,在Boros做空资金费率是一件收益大于风险的选择。作者:@Web3Mario摘要:本篇文章,我们来分析一个最近很有热度的协议中的机会,那就是Pendle推出的针对CEX永续合约费率衍
-
60岁父母「炒币」,掏空多少中产家庭?
为人子女,能从家里长辈嘴里听到的最恐怖消息莫过于:“我有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为人子女,能从家里长辈嘴里听到的最恐怖消息莫过于:“我有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尤其当长辈问你“听没听过Pi币”的时候,
-
DeFi 热潮下的机会与策略:挖掘新潜力
最近,DeFi 赛道再次热闹非凡。从 MYX 的短期暴涨,到 AVNT 拉升十倍,再到 Aster 空投早期收益超过十倍,这一波行情几乎让整个市场陷入 FOMO 状态。作为观察者,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市
-
GAS币是哪个国家的?中国是否归属及投资避坑指南
文章解析GAS币的国家归属问题,指出其作为NEO区块链原生代币,技术起源于中国团队但属去中心化无国籍资产,介绍中国对其的监管政策及与数字人民币的区别,提醒投资者警惕相关风险。
-
LBank是韩国交易所吗?解析其背景及实用业务特点
本文介绍LBank是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业务涵盖现货、期货、质押等,分析其被误认为韩国交易所的原因及老韭菜视角下的优缺点,强调稳定性与业务全面性。
-
以太坊路线图深度解读:一份通俗易懂的未来指南
摘要 本报告旨在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比喻,为你全面解读以太坊宏大的技术升级路线图。这份路线图不仅是一系列技术更新,更是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的最初构想,演变为一个安全、可扩展、去中心化的“全球数字
-
iotx是什么币?其国家归属如何?物联网区块链项目避坑指南
文章解析了iotx是什么币及其国家归属,介绍其作为物联网区块链项目的本质、质押收益机制,分析价格走势与投资风险,提醒读者谨慎对待,不建议盲目投入。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