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以太坊Layer2会杀死新公链吗?
注:本文来自@eternal1997L 推特,MarsBit整理如下:
很多人认为以太坊Layer2的崛起会让新公链失去生存空间,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忽视了一件事:
Layer2不能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同的Rollup彼此都是竞对,局势仍然和新公链混战时期类似。
用户最需要的不是N个Rollup,而是
1~2个体验最佳的infra,在这方面,Rollup和Aptos这类新公链都是对等的,不存在谁碾压谁
Rollup目前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方案,性能局限性依然很明显(尤其对于ZKR而言)
真的能把单个Rollup性能与Aptos Solana这类新公链拉开差距的时间还远未到来,起码要等到Danksharding落地后,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目前Arbitrum的出块节点(sequencer)把每秒可处理的Tx压制在了每秒最高700万gas,以太坊平均每秒处理100万gas的Tx,算下来目前Arbitrum只有ETH效率的7倍,这么做是因为考虑到DA层(以太坊)的吞吐量太低、在Layer1发布数据批次可能遭遇审查攻击等,这些因素是排序器限制自己性能空间的原因。
而StarkWare等ZKrollup要面临的瓶颈,更多在于ZKproof生成时间太长,由于Sequencer处理交易的速度远远大于Prover生成ZKProof的速度,如果Sequencer和Prover之间的进度gap差距太大,会对Rollup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所以目前的ZKR往往也要限制排序器处理Tx的速度。
而且Rollup有严重的马太效应,由于排序器每次在L1上发布数据批次,都有个固定成本21000gas,排序器为了节约成本,都要凑足几百笔交易才往L1发一次数据批次。
如果某个Rollup上的用户太少,在L1上发布数据的频率会很低,这会降低跨链转账速度,对用户体验造成伤害。
简而言之,Rollup有明显的马太效应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以太坊Layer2会杀死新公链”,但我却想说,这种狼来了的游戏以前上演过无数次。无论是新公链杀死以太坊,还是以太坊Layer2杀死新公链,都是不大现实,甚至存在认知错误的观点。
不同的Infra设施会长期共存很长时间,并不存在谁碾压谁、谁让谁没饭吃一说,当然不同的Rollup之间另当别论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从芝麻信用到智能财富分:Bluwhale 的金融智能新秩序
当 AI 与 Web3 融合,Bluwhale 正在以 Sui 为底座,构建属于每个人的智能财富画像媒体导语在传统金融世界,我们依赖「芝麻信用分」来衡量信用与信誉;而在 Web3 与 AI 融合的时代
-
玩偶姐姐亲述炒币经历:“借假修真”博流量,巨亏 800 万美元后逆风翻盘
原文标题:玩偶姐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真诚对话,一个关于谎言,真相和成长的故事 原文作者:HongKong Doll休息了几天整理资产和计划,看评论区和后台私信收了一堆带问题的留言,所以我把这两年的一
-
当一位父亲用预测市场缓解育儿焦虑
预测市场思维最终提供的并非确定性,而是清晰性。作者:Polyfactual编译:深潮TechFlow上周二早晨,我站在小学的接送队伍中,手扶着儿子的背包,僵在那里。刚刚过去的周末,又一场校园枪击事件占
-
启动2天,Hyperliquid的HIP3上有哪些潜在Alpha?
Hyperliquid 在今年的表现已经足够震撼。但 Hyperliquid 真正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刚刚启动的 HIP-3 升级,让 Hyperliquid 从一个 Perp dex 变成了另一种新的
-
X 代币:连 3% 都不留给自己,让价格回归市场
在过去几年的加密市场里,很多代币从种子轮一路到公募再到上线,价格层层抬升。等散户能进场,早期成本往往是公开价的几十分之一。上线后走弱,被称作正常波动;价差,被解释成风险溢价。 这套逻辑运行了太久,以至
-
「10.11」幸存者的复盘与生存指南
后崩盘时代,加密货币投资该何去何从?撰文:Route 2 FI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我最近常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 —— 过去四年,我几乎全身心投入加密货币领域,而且这里的「全
-
对话 CZ:我并不是特别在意金钱的人,中文主题 Meme 纯属巧合
「我希望能够继续为加密行业做出贡献,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对整个行业负有责任。」整理 & 编译:深潮TechFlow嘉宾:CZ,币安创始人主持人:Michael Jerome播客源:threadguy原标题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