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怎么从产品落地的角度去理解Web3
注:本文来自@26x14eth 推特,MarsBit整理如下:
1、不要相信web3 是去中心化,在一个没有监管或者说灰色监管的世界,生存法则只会大者恒大,生态垄断的局面一定会形成,且垄断程度在窗口期熄灭后会比 web2 更强。今天我们说的去中心化,更多指的是单一产品或平台的全链化操作,它算法透明、平台人为操作空间少,但也需要更强的安全性防护。
2、怎么从产品落地的角度去理解 web3,我认为 web3 是一种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创新,产品该怎样就要怎样,因为展示产品的设备和渠道没有变化,但 web3 的资本效率相对于股权融资来说,在目前的窗口期内非常高,退出也快。股权融资和 IPO 市场相比较来说是一个相对安全但又非常低效的模式。
3、在生产关系上,虽然 web3 无法做到口号上的真正的去中心化,但给予生产力贡献者、用户侧非常大的权力,而在 web2 的生产关系中,平台与生产力贡献者和用户侧的关系是一种早期靠补贴利用,后期做大后收割的方式。
4、AI 和 web3 不是对立、矛盾的两个存在,AIGC 是解决生产效率问题,web3 是融资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本来就不是一个象限的东西。
5、AIGC+web3会在应用层和场景化方面有非常好的结合点。web3 带来的融资模式可以让 AIGC 的场景化 C 端产品以最小的一级市场融资额快速上岸,这里面绝大多数场景化产品是很难走到IPO上岸的那个时候,在流量侧你没有红利,比市场费用你也卷不过大厂的 copy cat,五到十年之后不说财务指标能否够 IPO的排面,就问你们团队还活着吗? 而在 web3 的体系中,给算法和模型优化带来贡献的全球化协同团体token 激励是比给法币更科学和更有效率的方式;OpenAI 的创始人做了一个 worldcoin 的项目,也是在探索类似的逻辑。
6、今天很多老钱认为,web3 没法逃离不断割新用户的模式。这个认知的背后主要来自 2021 年 axie infinity 和 2022 年年初stepn给行业带来的示范。但首先,web3 这个词还很新,产品落地也就不到两年,商业模式还在自我进化当中;其次,产品自身所处于的场景很难进行广泛的代币消耗,属于产品场景受限,导致产品从 0 到通货膨胀的周期太短;其三,代币经济模式也在迭代,我们先不去定义到底是三代币模型好,还是双代币+SBT+NFT 好,还是一个链上代币+一个不可转移的链下代币+NFT,还是啥别的更新的概念,就只说一个例子,一个本来就靠谱的产品,如网易西游系列,本身游戏性足够丰富带来的消耗场景也足够大,把道具交易系统开放出来,NFT 市场化,再加上治理代币和一些不可转让的玩家身份代币设计,它就不属于一个不断割新用户的模式。
7、今天老钱对 web3 最大的态度来自于“价值”二字的理解偏差。首先,“价值”脱离不了时间线来看,1998 年 VC 投资三大门户网站就是一笔好的投资,但十年前三大门户的市场价值都已经所剩无几了,但并不妨碍给 LP 带来回报,今天的 web3还处于非常早期,但给 VC 的回报周期在当下窗口期内还是非常快的,你无法想象四年后下一个周期的加密领域创新是什么样,但两年时间足够一个项目给 VC 带来真正的现金回报。其次,老钱认为“价值”是有时间复利效应的,但在 web3 他们还看不到这种叠加在时间上的复利效应。也就是王慧文老师所说的“AI是科技发展曲线,crypto 不见得是”。crypto 确实是受比特币减半周期影响、共时性影响很大,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来看,crypto 自从有了 defi、NFT 的技术创新之后,已经从链上金融活动的场景向更广泛的用户链下生活场景去渗透,包括 L2、ZK 等技术的不断出现,一旦 crypto 开始规模性的实现用户链下生活场景的需求,有了大量的增量资金和增量用户群体后,比特币减半周期的影响权重以及诸如 V 神这种 crypto native 大神喊单的共时性影响就会被较大减弱,任何一项科技在没有实现 mass market adoption 之前,技术的积累都是黑匣子,在这种黑匣子的期间,其发展逻辑都是受技术创造者意志所左右。在 DOS 阶段的互联网,和微软发明 windows 界面之后的互联网,本来就是两个东西,不是一条笔直的科技发展曲线。有了 defi 、NFT、L2、ZK 之后的 crypto 也和 只有 ICO、交易所和公链的 crypto 不是一回事。
8、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我们往往容易去放大技术迭代主线,而忽略文化认同这条线。但从用户角度来说,尤其是面向新一代用户,文化认同的力量是非常强大且不容忽视的逻辑。每一个代际都会有每一个代际的文化认同产品。现在很多在美国的年轻人用ig来 pitch 好友,会觉得还在用 facebook的太 out 了,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突然就定期买潮玩了。NFT 这一波虽然也才刚刚开始发展两年,有很多不完善,还处于缺少价值依托的阶段,但不可否认它已经开始在文化认同层面不断被千禧一代所捕获,如果今天一个社交产品团队设计的产品元素里面不含有 NFT元素,可能它就不够 cool 了。我相信每一代都有每一代全新的社交产品,因为每一代的文化和成长印记不同,每一代成长起来到适龄阶段对社交产品来说也是全新的用户群体,它大概率长得不像已经存在的 web2 产品,也大概率会迎合当下的流行元素,而 NFT 就是当下的这种元素。
9、今天对 web3 来说,最迫切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增量群体。今天 web3 的叙事也正在从纯链上金融活动走向链下场景。有同学认为,web3 就是金融属性,保持好公平、去中心化的金融属性就好了,但这并不足够。web3 每天的链上用户太少了,少到大家都不好意思讲出来给 web2 的人听到。用户量这么少,你能做的金融就是小圈子互割,你赚的不是认知的钱,不是技术发展的红利,而纯粹是你的交易对手口袋里的钱,在这样的逻辑下,唯一存在的对的逻辑就是反共识,而且即便算上 web2 的博彩类用户,整个盘子也不大。所以这里面就一定要去探索一些低用户参与门槛、社交性强、产品自增长模型的娱乐化产品,需要重新回到强调场景和产品的讨论中来,尽管这种平衡和探索不容易,但它是唯一对的路径。我觉得 AIGC 的到来对 web3 应用层产品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也是因为 AIGC 能够带来用户在产品生态里面的低门槛体验和高效率升级。假设,roblox 是一个 web3 产品,每一个道具都 NFT 化,给用户 UGC 的积分代币激励,那在AIGC 的升级之下,基于 roblox 的 AIGC 游戏引擎,生态上游戏副本会极大效率的产生给众多游戏用户消费。这种解放生产力,高效率的供给输出,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feed 信息流产品爆发的逻辑。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Pharos Network 宣布 AtlanticOcean 测试网正式上线:扩大全球对 RWA资产的访问
自 5 月推出首个测试网以来,Pharos 已在 2300 万个区块中记录近 30 亿笔交易,区块时间为 0.5 秒。可编程开放金融 Layer-1 区块链 Pharos Network 已上线 At
-
做市商朋友爆料:10·11 币安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因为之前做期现套利,我朋友圈有不少做市商朋友,他们中很多都直接或间接的知道我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说来好笑,因为都做这行,这次亏钱的朋友也不少。大家通了很多电话,也很积极的互相提供了
-
一封旧信引爆忠诚危机,以太坊基金会再临口诛笔伐
以太坊最大的敌人,是以太坊基金会。撰文:David,深潮 TechFlow“我感觉,自己是以太坊基金会的一个还有点利用价值的傻瓜。”10 月 19 日,一封写于一年半前的公开信被发布在推特上,里面的这
-
「索拉拉」是如何诞生的?
「币安人生」在币安合约的上架为「中文」Meme 点了一把火。撰文:Nicky,Foresight News2025 年 10 月 20 日晚,Solana 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条关于其中文名「索拉拉」的推
-
Polymarket 创始人的爽文人生:21 岁穷困潦倒,5 年后成亿万富翁
一个「没什么可失去」的人,究竟是如何打造出连监管机构都想摧毁的事业?撰文:Thejaswini M A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2020 年 6 月:一名 21 岁的穷小子在疫
-
当传统世界投来尊重,请丢下你的加密悲观主义
最近加密行业悲观情绪滋生并爆发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市场参与者越来越难以获得超额回报。作者:MONK编译:深潮TechFlow过去一年里,加密推特(Crypto Twitter,简称 CT)逐渐被越来越多
-
把天赋带到私企的以太坊开发者们
开源社区不能单纯「用爱发电」。撰文:Eric,Foresight News北京时间 19 日晚间,Bankless 联创 David Hoffman 在 X 上发文「悼念」在职时间最长的以太坊基金会研
-
USDe 真的足够安全吗?
除非多个「黑天鹅事件」同时发生,否则 USDe 仍然是安全的。撰文:The Smart Ape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 USDe 是否真的安全,尤其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