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Layer官宣空投!但Pendle用户惨遭背刺……
终于,EigenLayer 要发空投了。自比特币减半后,整个市场都在等待一个足够刺激的消息来带动市场情绪,EigenLayer 发币无疑是被寄予厚望的那一个。
4 月 30 日凌晨,EigenLayer 官方在 GitHub 上发布白皮书,并介绍 EIGEN 代币的结构。EigenLayer 代币在发布时的总供应量为 16.7 亿枚。基金会已将 45% 的代币分配给其社区,进一步细分为质押空投 (15%)、社区计划 (15%) 和生态系统开发 (15%)。
此外,29.5% 的代币已分配给投资者,而早期贡献者将获得 25.5%。投资者和早期贡献者的分配总锁定期为三年。第一年涉及完全锁定,随后两年内以每月 4% 的速度逐步释放其总持股。
EigenLayer 将社区空投称为「质押空投」,用户可以质押代币来保障 EigenDA 和未来的 AVSs,将向参与平台的用户分发 15% 的代币供应。
但这个分配方案仍然被社区诟病。
首先被诟病的仍然是项目方占比,这次官方发布长达 43 页的空投白皮书后,社区整活依然出现了媲美 Renzo 饼图的 EIGEN 代币分配饼图,其中 15% 用于分批次空投给用户,此次 5 月 10 号的空投仅占 5%。而 55% 的份额被归于团队和投资方。
但最令用户无法接受的地方在于 EigenLayer 在白皮书中表示 EIGEN 在一开始不可转让。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由于流动性匮乏,但在用户侧来看,这妥妥是「耍流氓」。
「流动性极度匮乏,您的 Eigens 的可转移性将受到重大限制。对您的 Eigens 的转移限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即使公开市场最终确实存在,您也可能无法自由出售或转让您的 Eigens。如果您在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自由出售您的代币,那么该市场的深度和交易量可能不足以让您在没有大幅价格优惠的情况下出售。」
前段时间刚刚进行空投的 Ethena 官方直言「代币可转让,我们爱你」,讽刺值拉满。
EigenLayer 空投第二个最让社区诟病的地方在于大范围的 IP 限制以及 VPN 封锁。有社区用户表示「如果 EigenLayer 在启动存款之前使用严格的 VPN 限制/地理封锁,而不是仅在领取代币时实施那就太好了」,让人无可奈何。
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EigenLayer 发布空投,Pendle 却大跌了。
要知道 Pendle 今年以来的强劲表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其交易市场提供 PT(Principal Token,本金代币)和 YT(Yield Token,收益代币)交易,可以让在 EigenLayer 存款获得 LRT 的用户进行交易,从而一鱼多吃。
但这次 EIGEN 空投似乎忘记了 Pendle,在官方第一版给出的方案中显示第一季空投只有「直接在 EigenLayer 质押的用户」以及「LRT 持有者」可以获得,而与 Pendle 或 Equilibrium 等 DeFi 项目交互的用户则可能有资格在第二阶段获得空投。
正如加密 KOL @Luyaoyuan1 所言,「一鱼多吃,多吃的在后面排队」。
并且此次空投方案似乎与积分的关联也并不大,社区玩梗表示原来「Points」早就告诉我们不可转移代币是什么意思了。
还有社区用户反应,自己的账号满足 3 月 15 日的快照时间,并且都是原生质押,但给的空投数量还是很少,「说好的大毛呢!」
4 月的最后一天,EigenLayer 公布空投,但近期市场流动性不足,EIGEN 上线后会再创 ENA 奇迹,还是和大部分项目一样一泻千里,我们拭目以待。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Kraken交易所安全性为何获AAA评级?创始人Jesse Powell的2011年创业史与银行级风控体系
Kraken交易所的AAA安全评级源于创始人的安全基因,其银行级风控体系包含物理、技术、合规三重防护,从冷存储到分布式存储持续创新,安全投入换来行业最低资产损失率,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
Internet Computer (ICP) 是什么?目标作用是什么?
文章介绍了Dfinity基金会开发的Internet Computer(ICP)去中心化云计算平台,旨在用区块链重构互联网基础设施,替代中心化服务器。内容涵盖其诞生背景、核心目标、技术架构、生态进展及未来挑战,包括Canister技术、跨链互操作性等特性,以及隐私、代币经济和竞争等难题。
-
辞去稳定工作后 all in Crypto,值得冒险吗?
如果情况变糟,你还能回到之前的工作岗位吗?撰文:Route 2 FI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你是否应该辞去稳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加密货币?这是一个频繁被讨论的话题。以下是一些简要
-
Arbitrum 由哪个团队开发?Offchain Labs?起源时间?
Arbitrum由Offchain Labs开发,是基于Optimistic Rollup技术的Layer2项目,采用欺诈证明机制提升TPS至40000+并降低Gas费。2021年上线后,通过Nova、Nitro等版本迭代,在Layer2赛道保持领跑。
-
SAND 代币在 The Sandbox 游戏中的用途是什么?
文章介绍SAND代币作为The Sandbox游戏生态的核心,涵盖游戏内交易、治理投票、质押挖矿、NFT生态支持及品牌联名等功能,分析其通缩机制与价格前景,建议关注实际应用价值。
-
Cosmos (ATOM) 是什么?“区块链互联网”的作用?
文章介绍Cosmos(ATOM)作为跨链互操作性区块链网络,解析其Tendermint共识、IBC协议等技术架构,阐述其在资产流通、模块化开发、治理创新方面的作用,及技术升级、生态扩张等最新动态与面临的挑战。
-
Optimism 的创始团队是谁?项目起源和发展?
文章介绍了Optimism的创始团队、诞生背景,阐述其基于Optimistic Rollup的技术演进(如OP Stack框架)、超级链生态发展及OP代币治理创新,展现项目从解决以太坊拥堵到支撑多链生态的历程。
-
XRP 和瑞波公司的关系?创始人、起源和争议?
文章围绕XRP与瑞波公司的复杂关系展开,分析其4秒交易确认、低手续费的跨境支付技术优势,同时探讨瑞波中心化控制、SEC诉讼、机构主导市场等争议,以及价格预测背后的不确定性,反映区块链与传统金融的角力。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