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市场全景剖析

互联网 阅读 21 2025-11-21 15:50:42
 

关键要点

预测市场的核心逻辑,是通过价格机制聚合分散的信息与观点,使资金下注成为事件结果概率的真实反映。因为交易需要承担成本,参与者会更理性地下注,从而让市场价格成为集体智慧的体现。

早期预测市场虽证明了价格机制的有效性,但受制于监管与技术限制,始终未能规模化发展。Polymarket的出现标志着预测市场的真正爆发,它采用链下撮合和链上结算的混合模式,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并在 2024 年美国大选期间实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中心化核心预测市场代表Kalshi月成交额已突破19亿美元,市场占有率约63.51%;去中心化核心预测市场代表Polymarket 月成交额约11亿美元。同时,Limitless、Gondor、Melee、Polyfactual、Flipr 等创新项目的出现,让整个赛道竞争加速。
 
从预测市场的类别看,体育类和加密类已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政治类仍具代表性但受监管约束;娱乐与社会事件类则具备潜力空间。预测市场若要实现持续增长,可与DeFi、AI、社交、聚合协议、TradeFi以及Meme等快速发展的链上生态深度结合,以进一步提升数据密度与交互深度。
 
预测市场已从单纯的事件投机,转向基于信息价值的价格发现与社会预期的量化表达。但仍需解决监管不确定、流动性不足和用户投机化等问题。只有在事件生成机制、杠杆结构与信息价值化上持续创新,预测市场才能真正从投机平台进化为社会预期的定价层,进而成为链接认知体系与金融定价机制的底层基础设施。

目录

一.预测市场的运作机制
1.1.预测市场的基本逻辑
1.2.区块链与预测市场
1.3.预测市场的差异性
二.预测市场的发展进程
2.1.早期探索阶段
2.2.DeFi热潮后的新生代
2.3.合规化与商业化的新周期
三.核心预测平台解析
3.1.综合类
3.2.DeFi类
3.3.AI类
3.4.其他类
四. 数据与市场结构
4.1.市场概况
4.2.用户分析
4.3.主要类别
五. 发展路径与潜在拓展
5.1.DeFi的融合
5.2.AI的驱动
5.3.社交延展
5.4.协议聚合
5.5.承接TradeFi
5.6.注意力重塑
六. 行业格局与未来定位
6.1.挑战与制约因素
6.2.未来与增长格局
参考链接

一.预测市场的运作机制

1.1.预测市场的基本逻辑

预测市场的核心在于利用价格机制来汇聚分散的认知和信息。与传统的民调不同,预测市场要求参与者用资金下注某一事件的结果,价格即成为市场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动态估计。由于下注伴随机会成本,参与者只有在认为自己具备信息优势时才会行动,这种激励结构促使判断更趋理性,减少无成本意见带来的噪音,从而使预测市场能在复杂环境中提炼更清晰的信号。进一步看,预测市场不仅是一类交易机制,也被视为群体决策的实现形式。当参与者具备多样性、独立性和分散信息来源时,价格机制便成为有效的聚合工具,将不同个体的判断整合为更准确的群体概率。因此,预测市场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资金驱动的押注行为,更体现在其能够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对群体认知的高效聚合。同时,从宏观层面观察,预测市场还扮演着社会决策参考的角色,价格走势能反映公众对政策、选举、经济指标乃至科技突破的信心变化。这种市场化预判相比传统的调研方式,更加实时和连续,尤其适合信息快速变化的领域。

1.2.区块链与预测市场

区块链为预测市场提供了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运行基础,化解了传统平台的信任困境。通过智能合约托管资金并自动结算结果,用户无需依赖中心化机构,从而有效降低了道德风险与违约风险。这种“代码即信任”的机制不仅提升了参与者的安全感,也为全球用户构建了无需许可的公平市场。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显著提升了预测市场的效率与可扩展性。去中心化预言机与智能合约的结合,实现了自动化、可验证的事件结算,减少了人工干预并确保结果公正;而加密货币的普及,则降低了跨境交易与小额投注的门槛,进一步增强了流动性与用户体验。区块链让预测市场不仅成为无需许可、开放共享的全球基础设施,更具备了大规模协作和信息聚合的可能性。

1.3.预测市场的差异性

预测市场与传统博彩最大的不同在于目标与信息价值。博彩由庄家设定赔率,参与者以娱乐或投机为主,结果多为单一输赢;而预测市场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更广泛的议题,并强调价格所承载的概率。其市场价格不仅是下注结果,更被视为集体智慧的体现,可为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提供参考。与金融衍生品和投票市场相比,预测市场同样展现出独特定位。衍生品依托于特定金融资产,主要服务于风险对冲和投机,而预测市场则几乎能将任何客观事件转化为交易标的。至于投票和民调,遵循“一人一票”的原则,往往滞后且难以动态反映变化;预测市场则通过资金加权和实时价格,提供更灵敏的概率信号。预测市场融合了博彩的直观、有趣,与金融市场的理性交易机制,又承担着类似民调的信息聚合功能。
 
Source:CoinW研究院

二.预测市场的发展进程

2.1.早期探索阶段

预测市场的理念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教皇选举时的押注活动。现代电子预测市场的雏形是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推出的爱荷华电子市场,用于预测总统选举。20世纪90年代,一些线上预测平台兴起,如InTrade和BetFair,尝试用真实货币或游戏币让大众对政治、娱乐等事件下注。这些平台一定程度验证了群体预测的有效性,但也因为法律和运营问题相继淡出。真正让预测市场与加密技术结合的是Augur。Augur在2015年通过ICO融资,是以太坊上最早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协议之一,并于2018年正式上线主网。然而,Augur的早期实践暴露了很多问题。以太坊主链当时交易缓慢且手续费高昂,Augur上创建和交易市场的成本令人却步。最终Augur的日活用户很少,其REP代币市值一度大幅下滑。除了Augur,同期的尝试还有Gnosis项目。Gnosis起初定位于预测市场平台,后来转向开发去中心化交易所和管理工具,其团队孵化的Omen等预测应用也曾上线,但影响力有限。这一阶段的预测市场在底层性能与产品设计上都未能突破,未能吸引大众参与。

2.2.DeFi热潮后的新生代

DeFi的兴起为预测市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2019年后,DeFi 基础设施的成熟,包括稳定币、去中心化钱包与跨链清算协议等,这为预测市场的运行提供了可组合的金融底层。这使预测市场不再只是投机工具,而是能够像其他 DeFi 协议一样,高效配置资本与风险。在这一背景下,Polymarket 成为新一代预测市场的代表。它采用链下撮合与链上结算的混合架构,既规避了以太坊高昂的 Gas 成本,又保持了交易的安全性与可验证性。用户可直接使用 USDC 等稳定币下注,显著降低了参与门槛。与此同时,DeFi 的流动性池与收益聚合机制,为预测市场提供了更高的资金效率与即时清算能力。随着 Polymarket 的成功,更多新平台选择在高性能公链或二层网络上构建,并在机制上进一步 DeFi 化,如引入 LP 机制等模块。这些创新不仅改善了用户体验和资金利用率,也让预测市场具备了更强的资本吸引力。2024 年后的热度表明,预测市场正在从小众应用转向具备宏观定价与风险对冲功能的开放金融基础设施。

2.3.合规化与商业化的新周期

近年以来,预测市场的发展进入以合规化与商业化并行的新周期。一方面,监管明确化为行业注入确定性。Kalshi 率先获得 CFTC 批准,成为首个合法运营的预测市场平台;欧洲与亚洲部分地区也在探索“事件衍生品”监管框架。预测市场开始逐步摆脱灰色地带,获得主流金融体系的认可,为机构资金和专业投资者进入铺平道路。合规化进程将使预测市场逐步从边缘化产品演变为可监管的金融工具,长期来看或可与期货、期权并列为风险管理与情绪定价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商业化浪潮正在重塑行业格局。Polymarket 于 2025 年 7 月收购持有 CFTC 批文的交易平台 QCEX,并与 Chainlink 合作。与此同时,传统金融巨头开始进场,10月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 ICE 宣布计划向 Polymarket 投资高达20 亿美元,其最新估值约90亿美元;10月10日,Kalshi 完成超过 3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跃升至 50 亿美元。这些重磅融资不仅为预测市场带来资本与信誉背书,也标志着预测市场正从小众实验迈向主流金融基础设施。

三.核心预测平台解析

3.1.综合类

3.1.1.中心化代表Kalshi
发展历程
Kalshi由前高盛量化分析师 Tarek Mansour 与麻省理工经济学者 Luana Lopes Lara 于 2018 年创立,目标是在严格监管体系内实现事件的金融化。两位创始人均具备深厚的衍生品定价与市场结构背景,Mansour 曾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高管,Lara 则在摩根士丹利负责新兴市场策略。经过近三年筹备,Kalshi 于 2020 年 11 月获得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 颁发的“指定合约市场”(DCM)牌照,成为美国首家在联邦层面合法提供事件合约交易的平台。2021 年正式上线后,Kalshi 率先推出围绕 CPI、非农就业等宏观经济主题的预测合约。
 
在获得合规地位后,Kalshi 开始向宏观和结构化市场拓展。2022 年平台新增涵盖通胀、GDP、能源价格、气候风险等多类事件合约,并吸引量化基金与机构投资者入场。然而,Kalshi 也在这一阶段遭遇监管争议。2023 年底,CFTC 以“类博彩性质”为由限制其“国会控制权”合约上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并成为后续监管诉讼的导火索。2024 年 Kalshi 的发展重点转向制度化建设与垂直整合。2024年8 月,其清算子公司 Kalshi Klear 获得 CFTC “衍生品清算组织”(DCO)牌照,形成从交易到结算的完整闭环,大幅提升合规与风险控制能力。2024年10 月,美国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推翻 CFTC 对选举合约的限制性裁决,为 Kalshi 重启“选举市场”开绿灯。这一判决成为事件市场发展的重大分水岭,意味着预测市场的合规性首次获得司法层面确认。此后,平台开始试点更广范围的社会事件预测,包括政治、体育和政策议题等。
 
今年以来,Kalshi进入高速资本化阶段。2025年6 月完成 1.85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 20 亿美元。仅四个月后,10 月Kalshi 再次完成了超 3 亿美元 D 轮融资,由 Sequoia Capital 与 a16z 联合领投,Paradigm、Coinbase Ventures等机构跟投,估值跃升至 50 亿美元。同时,今年1 月,Donald Trump Jr. 加入 Kalshi 顾问委员会,为选举市场带来显著流量与政治影响。
 
用户数据
据theblock数据,2024 年以来预测市场整体交易量大幅增长,月总成交量最高从约 20 亿美元上升至接近 50 亿美元。其中,Polymarket 在 2024 年 10 月至 2025 年 6 月期间长期占据主导,月成交量区间约为 15 亿至 35 亿美元,在 2024 年底达到阶段性峰值约 40 亿美元。而 Kalshi 的成交量则在 2025 年初仍低于 5 亿美元,但自 2025 年 3 月起快速上升,并在 2025 年 8 月突破 15 亿美元,至 2025 年9月进一步攀升至约 20 亿美元。目前,Kalshi的月度成交额约为19亿美元。
 
Source:theblock,https://www.theblock.co/data/decentralized-finance/prediction-markets-and-betting
 
从主要预测市场的交易量份额变化来看,Polymarket最初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Kalshi的市场份额则稳步上升。随着时间推进,Kalshi凭借交易量的持续增长逐渐缩小差距,并在今年9月达到 63.51%,首次超越Polymarket。这一转折标志着Kalshi在预测市场领域的快速崛起,其市场影响力与主导地位正加速形成。
 
Source:theblock,https://www.theblock.co/data/decentralized-finance/prediction-markets-and-betting
 
从Kalshi的周度名义成交额看,市场结构高度集中。截止至目前,平台活跃度集中于体育、加密与政治三大类别。体育类市场以约8.18亿美元的成交量绝对领先,占总量的近九成,显示出体育赛事在预测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加密类以3,184万美元居次,反映出用户对加密资产价格与事件预期的持续关注;政治类则以2,064万美元排名第三,尽管相较选举周期高峰期有所回落,但仍维持稳定活跃。这三大类别合计占据平台主要流动性,构成当前Kalshi的核心交易结构。
 
Source:Dune,https://dune.com/datadashboards/prediction-markets
 
从Kalshi的全球访问来源数据来看,美国以 78.75% 的流量占比绝对领先,较前期增长约120%,表明事件合约市场的主要活跃用户仍集中在北美本土,尤其受美国大选、CPI 数据与体育赛季等宏观与社会事件的推动。其次为加拿大(2.87%)、英国(1.75%)与德国(1.10%),分别增长约 52.7%、48.9%、77.4%。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流量占比虽仅 1.02%,但同比增长近 892%,成为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这与当地高通胀背景下民众对替代性投机资产兴趣上升有关。整体看,该数据揭示出Kalshi仍以美国为核心,但海外市场正快速渗透,呈现出北美主导、欧洲扩散、新兴市场爆发的全球化早期格局。
 
Source:similarweb,https://secure.similarweb.com
 
运作机制
Kalshi 作为指定合约市场,受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监管,该身份要求其履行交易所的规则制定、撮合、市场监控与合规披露职能。其配套的清算实体 Kalshi Klear 则是注册的衍生品清算组织,承担交易后的保证金管理、清算对手风险缓释与违约处理职能。这种交易所结合清算所的模式,将原本点对点的对赌机制转变为平台集中担保与净额结算机制,大幅降低了对手方风险。
 
在合约设计与定价机制方面,Kalshi 多数产品为二元(YES/NO)合约,每份合约最终以 $1 结算(若预测正确即得 $1,否则得 $0)。Kalshi 支持两种下单方式,快单和限价单。在风控、激励与行为监管层面,Kalshi 通过一整套规则确保市场公平与流动性。为维持流动性,Kalshi 提供做市商支持和激励计划(如费率折扣等),并施行交易异常监控、撮合重放、活动披露等,平台的交易时间窗口也可能受系统维护等因素影响。
 
商业模式
Kalshi 的主要营收来源为基于预期收益的交易手续费。每份事件合约名义价值为1美元,市场价格代表事件发生的概率,如 $0.65 即表示 65% 概率。Kalshi 按照合约的期望收益计算手续费,核心公式为:
Fees = 0.07 × C × P × (1 − P)
其中 C 为交易张数、P 为价格,对于部分高频或挂单市场,平台采用更低的 Maker 费率,且未成交订单不收取费用。Kalshi 不从用户亏损中分成,而是以交易活跃度为核心驱动的流量型收入模式,从而与博彩平台形成根本差异。除交易费外,平台对借记卡入金(2%)与小额提现(2 美元)收取服务费,但 ACH 与银行电汇渠道免费。整体上,这一模型使 Kalshi 的收入与市场交易规模高度绑定,具有可预测性和持续性。
 
3.1.2 去中心化代表Polymarket
发展历程
Polymarket是去中心化预测市场从理念验证走向制度化基础设施的缩影。其故事始于 2020 年,由纽约创业者 Shayne Coplan 创立,并在 Polygon 网络上推出早期版本。相较于以往的博彩式预测市场,Polymarket 从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位为公共信息聚合平台,试图以价格机制反映集体认知与事件概率。平台采用去中心化撮合与清算结构,不设对手盘,以订单簿机制撮合用户间交易,从而最小化信息扭曲与操纵空间。2020年,Polymarket 获得 Polychain等机构的早期投资,完成产品原型与初步用户增长,其在加密世界中的事件金融化雏形也逐步形成。
 
然而,去中心化并未让它免于监管的冲击。2022 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认定其部分事件市场属于未注册的衍生品交易,对平台处以 140 万美元罚款,并要求其关闭对美国用户的访问。面对这一打击,Polymarket 选择了退一步求存的策略,它主动退出美国市场,同时邀请前 CFTC 主席担任顾问,建立政策沟通与合规路径。
 
经历监管阵痛后,Polymarket 并未停下扩张步伐。2024 年,美国总统选举周期成为平台的新增长引擎,选举、通胀、宏观经济与科技事件等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与媒体关注。Polymarket 的交易量与市场创建数创历史新高,日均流动性较前一年提升超3倍,其概率曲线频繁被主流媒体引用。这一时期,Polymarket 从加密原生应用,成长为现实叙事的金融化出口,验证了预测市场的传播力与舆论穿透力。
 
现阶段,Polymarket 进入真正的结构性转折点。 2025 年 7 月,美国司法部 (DOJ) 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正式结束了对 Polymarket 的调查。此后,Polymarket 以约 1.12 亿美元收购获得 CFTC 许可的衍生品交易所与清算公司 QCEX,并于 2025 年 9 月正式宣布将重返美国市场(美国版具体上线时间还未公布)。同年 10 月,纽约证券交易所母公司宣布计划向 Polymarket 投资20 亿美元,其估值高达90 亿美元。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 Polymarket 从加密原生应用迈向合规化、制度化的金融基础设施,其角色由预测市场平台转变为概率数据提供商与信息金融基础设施,也象征着预测市场逐步被纳入主流金融体系的核心版图之中。
 
用户数据
目前,Polymarket的月度交易额约11亿美元。同时,Polymarket的月度交易量数据走势清晰反映了其叙事与流量周期。2024 年美国大选期间,平台月度交易量不断上升至峰值,成为当时整个加密应用中最亮眼的增长点。这种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一方面,政治事件自带强烈的不确定性和关注度;另一方面,Polymarket 提供了比传统博彩更直观的概率价格,使用户能在实时舆论环境中快速交易。
 
Source:Dune,https://dune.com/rchen8/polymarket
 
从用户增长看,呈现出典型的指数型爆发曲线。自 2020 年上线至 2023 年底,平台用户数量几乎保持低位平稳,月活用户不足万人。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 2024 年初,伴随美国总统选举、经济数据预测等热点事件的带动,新用户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全年累计独立用户突破 100 万。在下图可以明显观察到,新增用户(绿色)与活跃老用户(蓝色)在 2024 年形成同步高峰,表明平台不仅吸引了大量新流量,也激活了存量用户活跃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平台累计活跃用户约为133万,日均用户数约为4万,其中日均活跃老用户约为3.8万,日均活跃新用户约为2000。这表明平台的用户增长趋于放缓,需开辟新的增长引擎,以扩大增量用户并激活存量活跃度。
 
Source:Dune,https://dune.com/rchen8/polymarket
 
从Polymarket的周度名义成交量看,和前文Kalshi一致,其市场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主题集中型特征。从近期的数据看,交易最活跃的三大类别也是体育、政治与加密。体育类以约2.73亿美元位居首位,显示出在主要体育赛事期间的高参与度;政治类以2.56亿美元紧随其后,仍保持强劲热度,反映出用户对全球政治事件的持续关注;加密类市场则以1.65亿美元排名第三,表明市场对加密资产及其价格走势的投机兴趣依旧旺盛。这三类合计占整体成交量的约八成,构成Polymarket的主要交易驱动力。
 
从类别交易额对比来看,Polymarket 与 Kalshi 虽同样呈现出体育、政治与加密三大主导方向,但在结构分布上差异显著。Kalshi 的市场高度集中,体育类成交量高达 8.18 亿美元,是 Polymarket 的约 3 倍,反映出其用户更偏好短期、结果明确的赛事型预测;相较之下,Polymarket 的结构更均衡,在政治与加密市场上显著领先于 Kalshi。总体而言,Kalshi 呈现出以体育为核心的集中式结构,而 Polymarket 则形成政治与加密的多元型格局,体现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在参与群体与风险偏好上的本质差异。
 
Source:Dune,https://dune.com/rchen8/polymarket
 
从 Polymarket 的全球访问来源来看,美国仍是其绝对核心市场,占比约 29.98%,较上期增长 42%,主要受美国大选临近与体育赛季带动。加拿大(8.8%)、德国(6.1%)、英国(3.5%) 与 印度(3.3%) 分别位列其后,但流量均出现 5%–30% 不等的下降,显示北美以外市场用户粘性仍较脆弱。相比之下,Kalshi 的地域分布更集中但增长更深。其美国流量占比高达 78.75%,显示其作为合规事件交易所已在美国本土建立稳固的机构与零售基础。虽然 Kalshi 的国际渗透率仍低于 Polymarket,但在合规通道、美元入金与机构化投资者参与上具备显著优势。Polymarket 的流量更广但更散,Kalshi的流量更集中但更深。
 
Source:similarweb,https://secure.similarweb.com
 
运作机制
Polymarket 的核心是事件合约,即用户通过买卖“YES/NO”份额来表达对某个事件结果的判断。每个市场的规则由平台或社区创建者定义,包括事件内容、验证来源、结算时间及无效条件。用户买入 “YES” 份额即押注事件将发生,买入 “NO” 份额则押注不会发生。份额价格于 0–1 美元区间,表示市场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实时估计。但该价格并非由平台设定,而是由订单簿中的真实交易形成。当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卖方愿意接受的价格匹配成交时,这笔交易所达成的价格会成为市场新的基准;平台通常显示买卖价差的中点作为当前价格。以 0.68美元为例,如果市场上的最高买价为 0.66 美元,而最低卖价为 0.70 美元,那么系统会显示两者的中点0.68 美元,作为当前概率。如果此时有买家选择按市价买入,即接受卖方的 0.70 美元挂单,那么成交价就会被更新至 0.70 美元,随后新的买卖挂单会围绕这一成交位置重新排列,价格也会随即调整。因此,0.68美元代表的并不是平台设定的赔率,而是市场上最新一轮真实买卖力量在资金约束下达成的均衡概率。目前,Polymarket支持MetaMask、Coinbase Wallet、Phantom、OKX Wallet等加密主流钱包。而对于对于不使用传统加密钱包的用户,Polymarket 允许通过邮件或注册账号并生成内部代理钱包实现交易。通过以太坊和 Polygon 网络的 USDC 存入,用户下单后可直观在看板页面观察下注情况。
 
Source:polymarket.com,https://polymarket.com/
 
Polymarket 采用链上订单簿撮合机制,并通过做市商与算法定价保证市场连续性。交易使用稳定币(目前主要用 USDC)结算,价格变化即时反映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入。与传统博彩不同,Polymarket 并不做对手盘,而仅提供撮合、清算与信息验证的基础设施,因此价格完全由参与者行为决定,形成去中心化的群体概率预期。在每个市场到达指定日期后,系统会依据预设规则从可信来源验证结果。
 
商业模式
Polymarket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交易所不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平台对大部分市场不收取交易费,以牺牲短期收入换取用户基数和流动性深度。这种零费率策略在加密行业并不常见,但 Polymarket 借此快速抢占了预测市场的心智高地。随着平台规模扩大,Polymarket 的潜在收入来源逐渐清晰。首先,围绕数据与概率的商业化前景被广泛看好。平台价格已多次被主流媒体引用为事件概率的参考指标,与X的数据合作表明其正将市场数据作为新的商业出口。其次,合规后将推出的美国版平台有望引入传统交易所式的收费模式,包括撮合费、清算费及 API 数据订阅等,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现金流。与此同时,Polymarket 也可能探索与品牌和内容方的合作,例如围绕重大体育赛事或热门加密叙事推出专题市场。这类合作不仅能带来直接的赞助收入,还能进一步增强其外部传播力。
 
生态版图
截止至目前,Polymarket 的生态版图已从单一预测平台扩展为覆盖交易、AI 代理、数据分析与社交传播等完整信息金融网络,总计涵盖14个类别,118个项目。在交易层面,围绕 Polymarket 构建的外围协议与工具,如betmoardotfun等正形成多样化的事件交易入口,涵盖自动化交易、套利聚合与策略复制功能,为市场提供高频流动性与投机深度;在智能代理领域,生态中已出现十余个专注 AI 预测、模型定价与概率生成的项目如 trypolyagent等,它们以 API 或插件形式接入 Polymarket,为用户提供自动下单与概率建模服务,推动平台向AI 驱动的预测基础设施发展;数据与分析层方面,来自 blockworksres、等机构的仪表盘与追踪工具已实现对 Polymarket 交易量、主题热度、资金结构的实时追踪,构成市场分析层;与此同时,PolyAlertHub等社交与提醒类应用形成外围流量层,负责信息传播与舆论动能扩散。
 
Source:@PolymarketEco,https://x.com/PolymarketEco
 
同时,Polymarket在基建方面也不断横向和竖向拓展。目前Polymarket已支持 HyperEVM 网络,同时Polymarket 正在推进与 MetaMask 的深度整合,使用户能够更便捷地通过钱包连接、充值和参与预测市场,未来有可能无需跳转即可在钱包界面创建和交易预测市场。
 
3.1.3 其他综合
3.1.3.1.Limitless
Limitless是基于Base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它选择了贴近传统交易所的方式,在链上实现完整的中央限价订单簿体系。Limitless允许用户像在中心化交易所一样挂单、撮合、撤单,支持市价单和限价单,价格由市场双方供需决定。针对多选项事件,平台引入了多向合约设计,用户可以同时配置对多个结果的头寸,并可在事件结束前灵活平仓,提前锁定盈亏。
 
这种交互逻辑对有高频交易经验的用户来说十分直观,同时又保留了链上操作的透明可验证性。Limitless利用Base较高的性能和低延迟,使高频撮合成为可能,同时借助去中心化预言机Pyth实现即时价格结算,降低市场被操纵的风险。Limitless主打短周期市场,提供小时级、天级的预测合约,涵盖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波动、美股指数、宏观经济指标等主题。用户通过Web3钱包连接Base链参与,还可以通过下限价单提供流动性或邀请新人获取积分奖励。
 
除积分激励机制之外,Limitless还引入了LP 奖励机制,通过发放 USDC 激励限价单挂单者。如下图所示,该机制要求挂单规模超过最低阈值才计入中点计算与奖励范围,奖励额度由每日总额、最大合格价差和最小挂单数量三项参数决定。挂单越接近市场中点、规模越大,获得的奖励越高,系统按分钟统计、每日结算。该机制有效防止小额订单操纵价格或刷奖励,引导 LP 提供有意义的市场深度与紧密价差,从而提升流动性和市场效率。
 
Source:limitlesslabs,https://limitlesslabs.notion.site
 
Limitless的探索表明,链上高性能交易与预测市场的结合有望吸引专业交易者参与,为赛道引入新的流动性和玩法。目前,Limitless 已完成两轮融资,总额达 700 万美元。2024 年 9 月,在种子轮融资中获得 300 万美元,投资方含1confirmation等。2025 年 7 月,Limitless 又完成 400 万美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含Coinbase Ventures、1confirmation等。据Dune数据,Limitless累计交易量已超3.2亿美元,月总用户数已突破20万,成为Base链上增长最快的预测市场。
 
Source:Dune,https://dune.com/limitless_exchange/limitless
 
3.1.3.2.MYRIAD
作为嵌入式预测市场代表,Myriad致力于将预测融入内容消费场景。Myriad基于Abstract链,由DASTAN团队孵化(Decrypt媒体母公司),其拥有深厚的媒体资源。它通过浏览器插件实现所读即所赌,用户浏览新闻、X等内容时,相关预测市场机会就直接呈现在眼前,一键下注。
 
在推广上,Myriad已经与Rug Radio等新兴媒体平台进行整合试点。如Rug Radio的社区内容中内嵌了Myriad的预测接口,鼓励读者就相关新闻事件下注讨论。Myriad的创新在于把预测变成社交互动,让更多非专业用户参与到预测市场中来。尽管这需要用户改变阅读习惯,但一旦形成氛围,将极大拓宽预测市场的用户基础。Myriad还可以积累大量用户行为和观点数据,反哺内容生产和分发,可谓一举多得。目前Myriad正逐步开放更多主题市场,并计划引入更多媒体合作伙伴。如果其模式成功,我们可能会看到预测市场成为媒体网站、论坛社区的标配,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用户教育和市场扩张。目前,Myriad平台总交易量为1,466万美元,月交易笔数为416万。相比其他预测市场的交易量,Myriad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Source:Dune,https://dune.com/surfquery/myriad-markets

3.2.DeFi类

3.2.1.Gondor
Gondor正在构建预测市场的 DeFi 基础层,旨在解决预测市场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当前,参与预测市场的资金被长期锁定,Gondor的方案是推出头寸抵押借贷协议,允许用户将已有的预测市场仓位(首先支持Polymarket)作为抵押,从平台借出USDC等稳定币。用户抵押的头寸本质仍是一个随市场价格波动的资产,其价值会随着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化实时调整,并在事件结束时按结果进行最终结算。因此,用户仍承担原有预测仓位的价格风险,但在不中断预测敞口的情况下,能够从 Gondor 借出部分资金用于其他 DeFi 场景。如用户在 Polymarket 上投入 1000 USDC 押注特朗普胜选,传统情况下需等待结果揭晓才能再次使用;但通过 Gondor,该头寸可作抵押借出约 500 USDC,用于其他 DeFi 场景,而不影响原有押注,从而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机会成本。
 
Source:@0xkeshav_,https://x.com/0xkeshav_
 
8月,Gondor 宣布完成由 Maven11 Capital 等机构参与的天使轮融资,并与 Polymarket 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目前,Gondor Beta 版本已进入小范围测试,用户需通过约 20 分钟的视频会话完成 KYC 才能参与。Gondor 的长期愿景是成为所有预测市场的借贷池,未来不仅服务于 Polymarket,还计划支持 Kalshi 等平台。可以预见,如果Gondor模式成熟,将吸引更多理性投资者加入预测市场,因为届时他们不再担心锁定流动性,还能同时赚取利息或挖矿收益。这将把对冲型资金引入预测市场,推动其交易量进一步增长。因此,Gondor 有望成为预测市场基础设施新的发展方向。
3.2.2.Melee
Melee是基于Solana的创新项目,被称为Pump 与预测市场的结合体,其核心理念是通过 Meme 化预测事件来激活市场流动性。不同于传统预测市场需要依赖平台团队设定问题和引入做市商提供流动性,Melee 采用完全去中心化、无许可的架构,允许任何人就任何话题创建预测市场并发行对应的 Meme 代币。这种设计突破了预测市场的边界,将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加密投机文化结合,催生了一种新的市场形态,也被称为“病毒化市场”。在 Melee 上,预测事件不再仅仅是押注对错的金融工具,而是被包装成具备社交属性和投机潜力的 Meme 代币。如若有用户创建事件“某网红主播明年底粉丝数是否超过1000万?”,即可发行代币 $FAN,并设定不同的价格区间作为预测结果。看好该事件的投资者会通过买入 $FAN 推动其价格上涨,而不看好者则会选择卖出或做空。事件到期后,系统依据 $FAN 的价格落入的区间判定最终结果。
 
Melee的类似社交化机制让预测事件在变成 Meme 之后能够获得持续的关注,从而为整个预测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尤其是那些主流平台往往不会上线的长尾事件,更适合依靠社交传播获得交易动能;KOL、社区讨论与话题扩散会自然吸引投机者与散户参与。由此,长尾事件不再因缺乏平台支持或流动性而沉寂,而是依靠社交网络形成自循环的资金与情绪驱动,为预测市场整体带来更丰富的交易场景与更持续的资金流入。Melee 的设计同时满足了三类核心群体的需求:
  市场创建者:可以围绕热点话题、文化事件、选举、体育或娱乐问题发行 Meme 代币,从而实现对注意力的直接变现。与传统预测市场不同,创作者无需承担结果偏差的声誉风险,只需通过社区规模和交易量来获利。
  交易者与投机者:得益于 Meme 化机制,早期参与者可以用极低的成本买入代币,一旦市场升温便可通过价格上涨获取丰厚回报。
  普通用户:则能在文化事件实时发酵的过程中获得互动和娱乐价值,把对事件的讨论与投机行为结合,形成新的参与动力。
截至目前,Melee 仍处于封闭测试阶段,候补名单已超过 2.5 万人。团队已完成 350 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 Variant以及多位战略天使投资人,成员背景涵盖 Solana、Avalanche、Monad、SIG、微软与亚马逊等一线科技和金融机构。这为项目未来的扩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Variant也曾投资Uniswap、Morpho等知名项目。
 
Source:@jessewldn,https://x.com/jessewldn
 
在更长远的愿景中,Melee 希望成为人类信念定价的平台。通过“病毒化市场”的机制,全球数百万个市场将实时被创建和解决,市场价格将反映出文化趋势、社会信念乃至娱乐事件的即时价值。随着 Noise等趋势交易平台的兴起,Melee 有望成为预测市场与 Meme 交易生态的重要连接点,前者负责将预测包装成可炒作的 Meme,后者则推动这些 Meme 在更大范围传播与交易。两者结合,可能催生出全新的注意力金融生态。Melee 的突破不仅在于技术或产品模式的创新,而在于其对预测市场如何被大众化、娱乐化并与加密投机文化融合的重塑。这一模式如果成功落地,将可能重新定义预测市场的边界,并使其真正实现互联网级别等规模扩展。
 
3.2.3.Flipr
Flipr起初定位为预测市场的社交入口,核心目标是让预测交易像发帖一样简单。它基于 Polymarket 的事件合约,让用户能在 X上通过标记 @fliprbot 直接下注、开仓或平仓。用户交易无需支付Gas 费,操作几乎零门槛。也可以理解为,用户在讨论事件时即可同步完成预测头寸的建立。这种设计让预测市场脱离了传统的 DeFi 界面逻辑,转向社交传播逻辑,也为 Flipr 积累了最初的用户基础与流动性。
 
与此同时,随着预测市场的进一步发展,Flipr 发现预测市场基础设施仍停留在现货阶段,缺乏杠杆、风险控制和统一交易终端。为此,Flipr提出新的定位,推出聚合终端和自主杠杆模型,旨在成为预测市场的基础设施提供者。该系统在设计上避免永续合约的“瞬时爆仓”问题,通过分层抵押(基础保证金和可退款保险金)、波动保护与加权均价清算机制提升风险韧性。用户在 Polymarket 与 Kalshi 的事件市场上可直接调用 Flipr 的终端接口执行交易,系统支持止盈止损、清算预警与一键套利等功能。
 
其目标是成为预测市场的Hyperliquid和Jupiter的结合体,在上层提供高效杠杆机制,在底层整合跨平台流动性。如果其杠杆模型能在低流动性环境中成功运行,Flipr 有机会成为预测市场专业化与机构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但值得关注的是,Flipr团队还是处于初始规模,目前仅有两名全职和两名兼职成员组成,整个团队都是匿名状态。此前,Flipr也曾陷入“FUD”风波,但官方对“FUD”事件进行了否认。同时,项目的运营节奏和产品迭代程度都较慢,整体上看,Flipr还需要长期观察。

3.3.AI类

3.3.1.Opinion
Opinion基于BNB Chain和Monad,于 2024 年获得 YZi Labs 早期投资,并在 2025 年 3 月完成 500 万美元 Pre-Seed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YZi Labs、Amber Group与 Animoca Ventures等。Opinion核心目标是重构预测市场的底层逻辑,让“观点”成为可定价的数字资产,实现社交层与预测层的深度融合。
 
通过将预测与表达、交易与社交绑定,Opinion 打造了一个“Opinion-to-Earn”体系,使观点生产者既是市场的参与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在系统设计上,Opinion Labs的产品机制围绕稳定性、效率与开放性三个方向展开,核心在于解决传统预测市场存在的结构性瓶颈。
 
  在底层架构方面, Opinion 通过结合链上限价订单簿(CLOB)与 Meta Pool 流动性池,重塑了市场的交易与资金逻辑。CLOB 模块确保交易过程的透明性与可追溯性,而 Meta Pool 则聚合跨市场的闲置资金,实现资金复用与深度增强。两者协同,使价格发现回归每一次真实交易行为,滑点显著降低、深度大幅提升。
 
  在结算机制上, Opinion 将 AI 深度嵌入市场运行逻辑中,构建了AI 预判和社区复核的混合模式。AI 负责前端事件识别与无效市场过滤,确保预测主题的时效性与质量;同时在结算阶段,AI 提出初步判断,再由链上陪审团投票复核确认,形成高效且公平的双层仲裁流程。
 
  在市场定位上, Opinion 聚焦于宏观经济预测领域,将重心放在 CPI、就业数据、利率决议等关键经济指标上,区别于其他平台以政治、娱乐事件为主的短周期市场。该策略使预测市场更贴近现实经济活动,用户可以通过交易表达对宏观趋势的判断,让市场价格自然沉淀为集体共识。
 
Source:Opinion Labs,https://opinionlabs.medium.com/
 
Opinion Labs团队阵容强大,核心成员来自摩根大通、麦肯锡、亚马逊等顶级金融与科技机构,兼具量化交易、数据科学、AI 模型构建与开发的复合背景。目前,Opinion在测试网阶段已吸引约161万名用户参与,累计交易量达 1.9亿枚USDO(测试代币),共覆盖 633个市场,涵盖政治、加密、体育及社区等多元领域。目前其主网白名单现已开放,用户填写邮箱就有机会提前参与。Opinion有望在 AI 驱动的预测市场赛道中确立先发优势,并成为观点金融化方向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3.3.2.Talus
Talus是聚焦于AI agent和预测市场结合的基础设施项目,Talus 认为 AI 代理不仅执行任务、生产内容,更在竞争中产生可预测、可下注的事件。这些代理既可以自主运营、也可以在预测市场中面对彼此竞争,从而产生新的可投资与娱乐形式。自 2024 年以来,Talus 已完成多轮融资。2024 年 2 月,Talus 获得由 Polychain Capital 领投的 3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同年 11 月,又完成一轮 600 万美元融资,估值约 1.5 亿美元。 2025年9 月,Talus获得Sui 基金会 与 Walrus 基金会战略投资,重点支持 Talus 在 Sui 链生态的基础部署与去中心化存储i集成。
 
在预测市场层面,Talus 引入了以 Agent vs Agent(即AvA)竞技机制,将人工智能之间的对抗过程转化为可下注的市场事件。与此同时,普通用户就像体育博彩中的观众,可以在比赛开始前选择支持哪一个 AI,并在链上下注预测结果。当比赛结束后,系统根据链上记录的真实结果自动结算收益。这种模式让AI 的行为和决策本身成为一种新的资产类别,每一次对抗、每一场比赛,都是独立的预测市场事件。其首个应用产品 Idol.fun 已在测试网上线,用户可以发布社交内容,由不同 AI 代理生成回应,并根据互动热度或公众反馈来押注代理的表现优劣,从而实现预测 AI 决策的玩法。根据官方规划,Idol.fun 将于 2026 年第一季度正式上线主网,并将成为首批以预测人工智能为核心特色的 AvA 游戏入口。在这一体系中,AI 代理既是参与者,也是资产的生成者;而市场价格的变化,则成为 AI 竞争强弱的链上表达。
 
Source:@idoldotfun,https://x.com/idoldotfun
 
Talus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让AI 行为真正具备可定价性与市场信任度。AI 代理的竞争虽然可以在链上高效完成,但若缺乏对结果的透明验证与经济价值的稳定锚定,整个预测就会沦为短期博弈。Talus 试图通过 Nexus 协议与 Walrus 审计系统将代理的决策过程、互动记录与结果数据完整上链,以可追溯的方式建立“行为即资产”的信任基础。与此同时,项目计划推出的代币化机制将把预测激励、代理收益与市场流动性结合起来,使 AI 的行为不再只是模型运算的产物,而能在市场中形成持续被评估、被定价、被交易的价值闭环。若这一机制得以稳定运行,Talus 有望为预测市场带来结构性重塑,从依赖外部事件的博弈,迈向由智能体自身行为驱动的内生预测体系,从而让预测市场真正具备自我生成事件与自我扩张的能力。

3.4.其他类

3.4.1.polyfactual
Polyfactual是预测市场生态中最早获得 Polymarket 官方徽章的项目之一,并吸引了 Polymarket 与 Kalshi 两大平台 CEO 的关注。目前Polyfactual 通过每周直播政治与全球事件并结合预测市场解读,已实现超23 万美元收入,证明了信息入口在预测赛道的商业价值。但 Polyfactual 的目标并不止于成为内容媒体,而是要在预测市场构建起真正的做市与风险管理基础设施。
 
其核心规划分为两条主线。其一为Project X ,其 Beta 版本计划于 2025 年 11 月上线。该产品的代币体系基于TBT 的机制构建。不同于传统投机代币,TBT是由真实资金池支持的“再保险型资产代币”,每一枚 TBT 均锚定平台托管的储备资金。用户购买 TBT 相当于为整个预测市场提供风险保障:其中一部分资金流入保险池,用于在 Polymarket 等平台出现结算延迟、判定争议或极端波动时执行赔付。这一机制实质上为预测市场引入了类似传统金融中的中央清算所风险缓释层,让做市商在波动期间仍能提供深度流动性;其二为Project Y,它则聚焦于跨平台套利自动化,旨在捕捉 Polymarket 与 Kalshi 之间的价格偏差与效率缺口。通过实时监测与自动执行的套利机器人,系统在流动性薄弱的市场中锁定无风险价差,并将收益按比例分配给 $POLYFACTS 代币持有者。该设计不仅提升了预测市场的整体资金效率,也为 Polyfactual 生态注入了可持续现金流。
 
Source:Polyfactual ,https://www.polyfactual.com/
 
其代币$POLYFACTS发行于Solana链,$POLYFACTS 的代币功能和产品收入、治理和社区绑定,持有人不仅能够直接分享协议的收益,还能满足条件后优先获得 Project X Beta 阶段和正式上线的使用权限;未来还将参与直播内容的议题选择与方向投票。Polyfactual 的逻辑是将做市、保险和套利机制与叙事入口结合,打造预测市场的三重逻辑。直播内容吸引外部流量进入市场,Project X 降低流动性提供者的风险敞口,Project Y 提升跨市场定价效率并回馈代币持有者。如果这些模块顺利落地,Polyfactual将在预测市场生态中同时扮演舆论入口和流动性枢纽的双重角色,让预测市场的交易逻辑更接近传统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做市模式。
 
3.4.2.Noise
Noise是将叙事热度转化为可交易资产的平台,其核心逻辑是让用户直接交易注意力趋势,而非具体代币或事件结果。Noise目前主要构建在以太坊Layer2 MegaETH上,它基于链上合约构建出一系列话题指数,用户可使用最高 5 倍杠杆做多或做空特定叙事,从而押注市场情绪的变化方向。Noise 实质上构建了一个注意力衍生品市场,将加密市场中常见的叙事周期、FOMO 心理与舆论波动抽象成可交易的价格信号,使交易者能够在故事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获取收益。目前Noise 测试网已上线,初期开放了多个叙事指数的多空交易。但其团队规模仍较小,处于原型开发阶段,平台功能以热度指数交易为核心,暂未开放复杂衍生品或治理机制。
 
Noise的核心在于重塑预测市场的边界,从事件结果到情绪趋势,从资产价格到注意力流向。随着其可交易指数扩展至更广泛的信息维度,包括 Kalshi 等平台市场份额、链上生态叙事热度、品牌或话题影响力等。Noise 正在尝试将市场关注度系统化地金融化。这意味着未来投资者可以基于话题热度构建组合、对冲叙事风险,甚至在“故事尚未落地”时提前布局。若平台能在热度数据的真实性、抗操纵性及流动性深度方面实现突破,它可能成为预测市场全新的叙事。
 
Source:@noise_xyz,https://x.com/noise_xyz
 
3.4.3.Football.Fun
Football.Fun是运行在 Base的链上体育预测平台,以技能博弈取代传统的运气下注。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球员的链上份额,每位球员都对应一个可交易的数字资产,其价格会随着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球队战绩和市场预期而实时变化。与传统足球或博彩平台不同,Football.Fun 的设计让玩家真正拥有自己选择的球员,这些资产不会因为赛季结束、游戏更新或版权问题而被清空或失效,用户可以一直保留、自由交易,或在未来等待市场重新定价。这种机制让球迷不仅是参与者,更像是持有自己看好的体育资产的投资者。目前,平台总TVL为1,054万美元,总收入为361万美元,总交易额已突破6,000万美元,累计活跃钱包14,026个。
 
Source:Dune,https://dune.com/tervelix/fdf-footballdotfun-mega-dashboard-terminal
 
Football.Fun的主要创新在于将每位球员在平台中被切分为可交易的份额,其价格由智能合约实时调节。玩家可以根据球员近期状态、球队战术等信息构建自己的组合,从而形成基于认知和分析的交易决策。这种结构使体育预测更接近链上智力竞赛,而非简单赔率博弈。平台还设置了积分与卡包奖励系统,让玩家在胜场与交易中积累技能分,这些分数将影响玩家排名与奖励分配。
 
Football.Fun 的崛起折射出一个明显趋势,体育预测正在从赔率经济走向粉丝主权经济。它不以博彩赔率为中心,而是以球迷判断力作为价值锚,从而将情感参与转化为资产流动。平台计划推出原生代币 $FUN,未来将用于交易费分成与社区治理。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预测不再是赌结果,而是持仓观点。Football.Fun 的出现标志着链上体育金融化的开始,以信息认知和粉丝共识驱动的新型资产层,正在体育赛场之外快速成型。

四. 数据与市场结构

4.1.市场概况

据defillama数据,预测市场类协议总锁仓量约 2.25 亿美元。从下图可以观察到,预测市场协议的总锁仓量在 2020 至 2023 年间长期低迷,维持在约 1,000 万至 5,000 万美元区间。然而自 2024 年中期起,随着美国大选及 Polymarket 等平台交易量激增,总锁仓量出现结构性突破,在今年年初攀升至 5 亿美元高点,随后回落并稳定在 2 亿美元以上。
 
Source:defillama,https://defillama.com/yields/stablecoins
 
另一方面,如本报告前文所述,预测市场的生态格局正呈现出主题多元化与叙事分层化的趋势。预测市场正逐步从“单一事件驱动”向“多元叙事驱动”演化,赛道的市场结构与用户需求正趋于成熟化与长期化。

4.2.用户分析

预测市场的用户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一端是信息驱动型用户,他们普遍年龄较高、教育程度较高,参与预测更多出于获取信息与表达观点的动机。此类用户常活跃于 Polymarket 等平台的政治与宏观类市场,将预测视为验证个人判断、洞察公众情绪的工具。他们的交易频率不高,但在特定议题上保持长期关注。另一端则是投机套利型用户,这部分人将预测市场视为短线盈利的新渠道,行为特征更接近高频交易员。以 Noise 等趋势交易平台为例,不少用户来自加密圈的老手,熟悉链上杠杆与对冲操作,常利用市场波动和信息时差博取收益。这类用户更关注收益效率与资金利用率,是平台流动性和成交深度的主要贡献者。
 
受监管限制与地域差异影响,不同地区用户所能访问的平台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用户主要访问 Kalshi和Polymarket,同时,欧洲与亚洲的加密社区对预测市场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从长期看,监管走向将直接影响用户构成与平台增长路径。若美国 CFTC 未来放宽事件合约限制,Kalshi 等合规平台可能迎来面向大众的爆发式增长;反之,若去中心化平台遭遇更严格的封锁,部分投机型用户或将转入地下市场,或流向合法平台,形成新的用户再分层。
 
用户留存率方面,预测市场整体受事件周期影响,呈现事件期间激增、事后回落的特征。以 Polymarket 为例,2020 年美国大选期间大量新用户涌入,但选后活跃度迅速下降;2024 年同样出现类似趋势,不过由于存在空投以及发币的预期,本轮留存表现有所改善。提升留存率已成为各平台的核心挑战。不同项目通过激励机制、内容拓展与社交设计来延长用户生命周期。例如,Limitless 推出积分赛季激励,Flipr 采用社交挖矿机制,让用户在交易和互动中获得积分,从而形成持续目标感;部分平台通过扩展体育、娱乐、科技等主题,维持市场的新鲜度与讨论热度。总体来看,预测市场的用户结构正从事件驱动型参与者向长期主题型交易者转变,平台竞争的焦点也正在从单一事件流量转向持续性的用户关系与行为留存。

4.3.主要类别

预测市场的题材很多,但从交易量、用户关注度和平台策略来看,最具影响力的几类仍是政治类、体育类、金融和加密类、社会娱乐类、宏观社会事件类,以下是具体的类别:
政治类:包括选举结果、政策通过与否、国际关系走向等。其中以选举预测最受关注,交易量最大。每逢重大选举预测市场都会迎来高潮。政治市场的特点是周期性强、结果二元、信息高度公开。对专业投资者来说,政治市场还可以用来对冲政策风险,如对冲基金可通过押注某党胜选来对冲政策变化对股市的影响。不过法律监管对政治市场限制也最多,如果将来政策松动,政治预测市场有潜力数倍增长并吸引机构资金参与。
 
从政治类预测市场周度成交量数据来看,Polymarket 在政治事件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在 75%–85% 之间,而 Kalshi 维持在 15%–20% 左右。自 2024 年第四季度美国大选周期启动以来,政治预测成为整个赛道的核心增长引擎,Polymarket 凭借相对Kalshi更开放的事件创建机制与社交传播效应,在拜登退选、特朗普总统人选确定等关键节点多次刷新单周成交纪录。相比之下,Kalshi 虽具合规优势,但事件覆盖较为保守,主要聚焦官方选举与宏观政策,成交结构相对平稳。整体来看,政治类呈现明显的赢家通吃格局,Polymarket 以社交流量与开放生态驱动增长,Kalshi 则依托合规与机构用户维持稳定。
 
Source:Dune,https://dune.com/datadashboards/prediction-markets
 
体育类:涵盖足球、篮球、橄榄球等赛事胜负、联赛冠军归属、球员数据等。体育类预测市场在近年表现尤为活跃,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力量。当然,体育合约在链上仍面临合规、数据源可靠性、赔率设计及玩法创新等挑战。传统博彩公司和中心化体育博彩平台在用户习惯、品牌渗透力与监管许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链上平台若要赢得竞争,需要在特色玩法或低延迟、高体验上取得突破。若未来某个体育预测平台成为链上“杀手级应用”,体育类的占比还有可能继续拉高。
 
从体育类预测市场的周度成交分布看,Kalshi 的占比明显更大,维持约70%的占比,而 Polymarket 约在30%左右。Kalshi 在推出体育合约后的几个月内迅速在该领域累积深度,推动其在体育类合约中取得主导地位。相比之下,Polymarket 在体育类合约更多依赖社区和链上动量,其成交虽具波动性,但在整体份额上始终处于次位。体育类合约因为高频、受众广和容易传播的特性,成为两平台竞逐的重点赛道;Kalshi 在此赛道的领先,反映出其在做市能力、资本承载和机构流动性方面的结构优势。
 
Source:Dune,https://dune.com/datadashboards/prediction-markets
 
金融和加密类:这一类合约包括对加密资产价格、宏观经济指标、金融市场走势的预测。它在某种程度与传统衍生品有重叠,但预测市场可以提供更灵活、非标准化的标的。此外,预测市场在对冲风险方面仍具应用潜力。不过,这一类别也正面临竞争压力。随着去中心化期权、永续合约、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成熟与普及,用户可能倾向于直接通过这些工具介入市场。预测市场要维持吸引力,需要在可设计性、低门槛、组合化逻辑上有差异化竞争。
 
从加密类预测市场周度成交量数据来看,Polymarket 在该领域占据压倒性优势,其成交量约占75% 左右,而 Kalshi 的份额约为 25%。这一差距反映出两者在生态定位上的本质区别,Polymarket 更贴近加密原生用户,其事件主题覆盖比特币价格、现货 ETF 审批等高波动性话题,易于吸引链上投机者与资讯交易者参与;同时,Polymarket 的链上结构允许更高的结算速度和透明度,增强了散户与社区用户的参与黏性。相较之下,Kalshi 虽提供部分宏观与加密相关合约,但由于合规限制,其产品设计更保守、波动性较低,交易深度主要来自风险对冲与投机性较弱的账户。
 
Source:Dune,https://dune.com/datadashboards/prediction-markets
 
社会娱乐类:包括影视颁奖、真人秀比赛结果、名人八卦、天气变化、诺奖归属等。这些话题在传统预测市场颇受欢迎。但在加密预测市场上比重不大。一方面是加密用户对这类话题没有政治、金融那么关心;另一方面是链上的预言机获取这类结果不如获取体育财经数据那么方便,且争议空间较大。但新崛起的平台中,如Myriad提到支持和媒体结合的预测,这表明该板块仍有机会。
 
宏观社会事件类:这类题材包括疾病传播、气候变化幅度、科技突破是否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概率等。它具有一定公共意义和研究价值,曾在学术与公共政策场景中被用于预测。不过,在加密预测市场中这类合约仍几乎边缘化。原因包括验证难度高、结果时间长、争议大、回报周期不确定性强。如果未来有更可靠的数据源、AI 模型融合、验证程序设计或机构合作机制落地,这类合约在科研、政府与市场之间可能具有战略价值。
 
整体来看,目前,体育类与加密类正崛起为交易量和活跃度的核心引擎;政治类仍为标志性类别,但增速受限于法规与周期;娱乐类与宏观社会事件类则保留为潜力补充板块。未来若监管环境向好或技术以及玩法创新突破,上述各类之间的比重可能重新洗牌。

五. 发展路径与潜在拓展

预测市场若要实现持续增长,关键在于与其他链上领域形成协同效应。当前,DeFi、AI、社交与协议聚合创新等是最具潜力的融合方向。这些方向既能为预测市场带来资金与用户,也能反哺其机制完善与数据积累。

5.1.DeFi的融合

预测市场与 DeFi 的融合,代表着其从投注平台向链上金融基础设施的转变。过去,预测市场中的“结果份额”仅能代表用户押注的方向和金额,而未来,这些份额可能会被标准化为可自由流通的代币资产,可在不同协议间组合使用。这种变化的基础是链上结算机制的成熟。2025 年 9 月,预测平台 Polymarket 宣布与 Chainlink 集成,将去中心化数据源引入市场结算流程,使价格、体育结果等客观事件能自动触发清算,无需人工投票。这显著提高了结算效率与公信力,也让预测凭证更容易被 DeFi 协议接纳,成为可组合的抵押资产。
 
与此同时,预测市场的金融化也正通过新型 DeFi 协议逐步落地,其中本报告前文所提 Gondor尤具代表性。Gondor 正在构建预测市场的借贷基础层,旨在解决“资金长期锁定、利用率低”的结构性问题。这意味着预测市场的参与者不仅能继续持有风险头寸,还可将抵押所得资金投入其他 DeFi 场景。随着机构与对冲型资金的进入,这类抵押借贷协议有望成为预测市场迈向 DeFi 化的重要枢纽。

5.2.AI的驱动

AI的兴起或能重塑预测市场的运作逻辑。传统市场依赖人类参与者提供信息与判断,而 AI 能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与实时信息抓取,帮助市场更快地定价未来事件。预测市场与 AI 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信息生成、自动交易与人机协同。
 
在信息生成层面,AI 模型可以持续扫描新闻、社交媒体和数据源,提炼出具备预测价值的事件,再生成相应的市场。如有项目已尝试利用 AI 自动创建“热点预测题目”,让市场的更新速度远超人工编辑;在自动化层面,AI 代理可作为市场参与者执行下单、再平衡和止盈操作。它们能根据数据变化自动调整仓位,提升市场深度与价格响应速度;最值得注意的是,AI 与预测市场形成“双向飞轮”。AI 模型通过市场价格获得现实世界的概率反馈,不断修正自身认知;而预测市场又通过 AI 的高速读写与算法流动性,提升效率与成交量。

5.3.社交延展

社交网络的整合,使预测市场从孤立的金融工具,变成可以被嵌入日常讨论的社交行为。以 Flipr 为代表的项目正在尝试此类模式,它允许用户在 X上通过自然语言直接发帖下注或交易预测头寸,每一笔预测操作都与社交互动绑定,其他用户可以选择跟单或反向下注,从而让观点、情绪与交易形成实时反馈循环。这种社交即交易的融合模式让预测市场不再只是金融操作,而成为信息传播与集体情绪定价的新场域。
 
预测市场与社交的结合,本质上是观点交易的可视化。当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新闻或观点时,系统同步展示当前预测赔率,使概率成为即时的舆论温度计。这种设计激发了网络效应,讨论越多,市场越活跃;价格越变动,社交传播越广。不过,社交整合也带来新的风险。当舆论或错误信息快速扩散时,预测价格可能短时间被操纵或误导。为了平衡传播速度和结果可信度,部分平台已开始引入声誉机制、延迟结算、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判定系统。长远来看,社交将成为预测市场的流量入口与情绪放大器,但稳定的机制设计仍是让其脱虚向实的关键。

5.4.协议聚合

随着预测市场的体量与事件密度快速提升,信息流已出现显著碎片化现象。单一事件往往在 Polymarket、Kalshi等多个平台被同时创建,不同市场赔率、交易深度和结算标准各异,使用户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优定价与流动性。新闻事件的高频触发进一步放大了这一矛盾,预测者需要在多个平台间切换才能完成信息比对与下单决策。正如Meme 币浪潮推动了交易聚合器与量化工具的诞生,如今预测市场也正在进入信息过载导致聚合工具兴起的新周期。聚合器通过整合订单簿、识别相似市场、自动比价与新闻事件关联分析,为交易者提供跨平台的定价与信号聚合能力,重塑信息到决策的路径效率。
 
目前,聚合类创新项目还是处于早期阶段。但长期看,聚合器有望成为预测市场生态的流量枢纽,承担类似于 DeFi 中 DEX 聚合器或 Meme 市场分析平台的角色。随着跨平台套利、AI 策略与机构资金的进入,市场参与者愈发专业化,预测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或将从单个平台的流量优势,转向整个生态在数据反应速度与资金使用效率上的综合实力。

5.5.承接TradeFi

目前,Polymarket已在今年10月上线美股预测市场。用户可以直接在链上交易如“特斯拉年末股价是否超过 300 美元”这类事件,从政治、加密走向传统资产价格预测。这一步让预测市场从小众信息博弈转向真实金融定价逻辑,意味着美元级流动性正在进入链上。前文所提的ICE(纽交所母公司)对 Polymarket 投资 20 亿美元,或也是对这一趋势的押注,预测市场不再只是舆论温度计,而是潜在的链上衍生品基础层。
 
从结构上看,美股预测市场本质就是链上二元期权。这种机制极简、透明、确定性强,几乎是二元期权在链上的天然形式。过去这类产品多出现在灰色 OTC 或中心化平台,结算黑箱且流动性分散;Polymarket 则通过智能合约自动结算,将赔率与资金池完全公开,使得链上二元期权具备真实金融属性与透明定价逻辑。预测市场正在模糊博彩与衍生品的界线,用户押注事件,相当于买入“链上短期期权”。随着更多传统资产被引入,预测市场或将发展为链上版的微型衍生品交易所,成为 TradFi 流动性迁移上链的重要通道。

5.6.注意力重塑

Meme 主导的传播时代,注意力曾是最核心的流量资产,但其传播依赖情绪共振,缺乏价格反馈与资本承载,经济循环短暂且难以沉淀。预测市场正在重构这一逻辑,即通过价格机制实现注意力的量化与定价。当用户不再只是转发或共鸣,而是以资金表达判断与信念时,注意力开始具备经济厚度。如Football.Fun 正在将娱乐参与转化为预测定价机制,用户既是参与者,也是定价者,事件的价值由押注与验证过程决定,而非叙事热度。
 
由此,预测市场或将注意力资源资本化的核心载体,在信息过剩与流量稀缺的时代,为集体兴趣提供可交易的价格坐标。更深层的变化在于流动性的迁移,不同于依赖叙事与情绪波动的Meme生态,预测市场的流动性源自事件密度与参与深度,具备持续性与复利特征。用户从投机者转变为判断者,推动流动性从情绪性向功能性迁移。长期来看,预测市场的规模与活跃度有望超越 Meme生态,成为链接注意力、认知与资本的核心枢纽,并以信念可交易的机制为 Web3 带来更高层次的社会定价与认知聚合。

六. 行业格局与未来定位

6.1.挑战与制约因素

6.1.1.监管博弈
当前预测市场最大的外部变量依旧来自监管的不确定性。美国是该领域的政策风向标,但联邦与州层面的监管仍然存在冲突。CFTC 将“事件合约”视为可监管衍生品,而部分州政府则依据博彩法规予以限制,使得平台在不同法域需部署差异化合规模块,显著增加合规成本。2025 年 Kalshi 与 CFTC 的监管争议虽然推动了“事件衍生品”合法化讨论,却也暴露出合规落地的模糊地带。在欧洲与亚洲,多数国家仍处于“监管沙盒”或观望阶段,尚未建立统一的法律分类体系。这种制度碎片化导致资本流动受限、机构资金观望、合规预期不稳,成为预测市场全球化的主要阻力。
 
6.1.2.流动性困境
预测市场虽已形成可观规模,但其金融化深度仍受制于流动性设计与资金来源结构。当前主流平台的交易仍集中于短周期、情绪驱动型事件(如选举、体育、热点话题),而长期市场(科技、气候、宏观趋势)因流动性稀薄,价格发现功能有限。此外,市场资金仍以散户与加密原生用户为主,机构资金尚未系统介入,造成流动性集中与价格操纵风险上升。Chainlink等预言机框架虽提高了客观事件的自动结算能力,但部分主观性事件(如政策决策)仍需人工仲裁。这种缺乏统一标准与透明结算机制的现状,使预测市场难以被主流金融系统吸纳。
 
6.1.3.用户心智
预测市场的理想参与者应是具备理性判断与风险评估能力的信息交易者,但现实中,用户行为仍偏向短期投机与情绪押注。另外,随着社交传播与金融化融合,市场波动性被进一步放大。当缺乏持续激励时,用户留存率和长期参与度下降。预测市场要实现真正的“集体智慧层”,必须建立更稳态的激励与治理结构,平衡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沉淀。在缺乏制度化收益与社会声誉绑定的情况下,其用户群将长期游走于投机与娱乐之间,难以支撑信息金融化的核心逻辑。
 
6.1.4.信息不对称
预测市场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集体智慧实现概率定价,但在现实中,信息不对称与技术套利正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部分交易者利用技术手段提前捕获关键信息,使价格偏离真正的群体共识。以近期的诺贝尔和平奖事件为例,Polymarket 上相关市场在结果公布前数小时出现异常交易和赔率剧烈波动,引起有人提前获知结果的质疑。后续调查发现,信息并非来自内部泄露,而是源于对诺贝尔官方网站的技术监控。该网站基于 WordPress 架构,在正式公布前已上传获奖者的肖像文件,并被收录在公开可访问的网站中。一名开发者利用脚本持续监控网站目录更新,从文件名推测出获奖者身份,提前在预测市场下注。这一事件表明,预测市场价格极易受到信息披露机制与数据透明度的影响。当信息可被技术手段提前提取时,市场定价将被信息优势者主导,削弱其作为群体智慧反映机制的公信力。此类案例表明,预测市场也面临技术层面信息差带来的结构性失真,其价格更多反映少数人对数据通道的掌握,而非公众判断。

6.2.未来与增长格局

预测市场的最佳形态,可能是成为社会预期的定价层、市场信号的聚合器,以及机构决策的概率引擎。长远看它的定位或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事件押注或社会情绪博弈,而是朝着具备资本效率、交易密度与现实影响力的方向发展。
 
6.2.1.市场密度
预测市场的生命力源自事件供给的密度与交易频率的持续性。当前主流市场仍高度集中于政治与选举题材,事件结构呈现热点依赖特征,难以支撑稳定的交易生态。要实现真正的规模化增长,预测市场必须构建多维度、连续性、可自动生成的事件网络,涵盖科技创新、宏观经济、文化娱乐、气候风险等方向。新兴协议如 Limitless 已尝试以更短周期结算的市场结构,让交易行为更接近衍生品的高频迭代。未来,随着开放式 API、社区自主题材创建与 AI 驱动的事件生成等逐步成熟,预测市场或将演化为持续生成的事件流交易所,实现全天候的流动性循环与用户增长飞轮。
 
6.2.2.杠杆创新
当前预测市场的收益结构仍然线性且封闭,二元市场在无杠杆条件下,难以满足专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也无法充分激发资金效率。部分协议已开始尝试引入杠杆预测与期权化模型,允许用户通过放大头寸来提高边际收益,实现风险与回报的再平衡。然而,受制于缺乏标准化保证金机制与跨市场清算体系,这类产品仍停留在原型阶段。未来,杠杆机制的制度化或将成为预测市场金融化的首要突破口。通过链上保证金账户、动态风险参数和多资产抵押体系,平台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释放更高资金利用率。同时,杠杆产品若加上治理激励与信誉积分体系,将有效提高用户的留存与粘性。随着这一结构的成熟,预测市场将在机制层面接近衍生品市场,具备吸引机构与专业流动性提供者的基础条件。
 
6.2.3.信息价值化
预测市场的根本价值,不在于预测本身,而在于预测结果能否成为现实世界的有效信号。当市场价格被企业战略、政策制定或金融模型所采用时,预测市场便完成了从社会娱乐层向信息定价层的跨越。未来,预测市场的价值或将体现在其结果对现实世界的反馈效应。当市场价格被企业战略、政策评估或金融决策所引用时,预测市场便不再是单纯的投机平台,而成为社会认知与经济行为的链接枢纽。 这一过程的本质,是让市场概率转化为行动信号。价格不再只是交易的结果,而成为信息流通与决策效率的体现。随着预言机网络、信誉层与结算标准的不断完善,预测市场将具备更高的数据可靠性与制度可采性。从长期看,预测市场的发展方向并非扩大事件数量,而是提升结果的信号价值与现实影响力。当社会各层级的决策者,无论是机构投资者、政策制定者还是去中心化社区都能从市场价格中提取预期、校准判断、优化资源配置时,预测市场将真正成为信息经济的概率中枢,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定价、协调与认知聚合的作用。

参考链接

1.https://kalshi.com/regulatory/rulebook
2.https://help.kalshi.com/kalshi-101
3.https://kalshi-public-docs.s3.amazonaws.com/kalshi-source-agency-trading-prohibitions.pdf
4.https://docs.polymarket.com/polymarket-learn/get-started/what-is-polymarket
5.https://polymarket.com/
6.https://crypto.com/us/research/prediction-market-aug-2024
7.https://www.theblock.co/data/decentralized-finance/prediction-markets-and-betting/kalshi-volume-monthly
8.https://x.com/PolymarketEco/status/1971635543214903379
9.https://dune.com/limitless_exchange/limitless
10.https://limitlesslabs.notion.site/#19304e33c4b9808498d9ea69e68a0cb4
11.https://dune.com/surfquery/myriad-markets
12.https://gondor.fi/
13.https://whitepaper.olab.xyz/opinion-labs-docs
14.https://x.com/jessewldn/status/1970895131600429315
15.https://www.polyfactual.com/analyze
16.https://medium.com/@kappil/beyond-speculation-how-noise-is-turning-market-trends-into-tradable-assets-85d347fbfae6
17.https://flipr.bot/
18.https://defillama.com/protocols/prediction-market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CoinW研究院科普:什么是Monad? 下一篇:易犯错的美联储,带杠杆的科技股,与愤怒的选民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