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 KOL 割韭菜姿势大赏:集群、造势与隐瞒
撰文:伞 & David,深潮 TechFlow
9月1日,当市场的注意力和流动性都聚焦于特朗普的$WLFI 时,知名链上侦探@ZachXBT 又开始爆料了。
他曝光了一份海外 KOL 付费推广的表格名单,记录了多个英文区KOL在X平台上为加密项目做有偿推广的情况,涉及的账户不少,总付费金额超过了百万美元;而单条推文的报价,按照 KOL 的咖位从1500美元到60000美元不等。
ZachXBT 指出,这份名单里的 KOL,只有不到5个账号在发推广帖子时标注了“广告”字样,这意味着绝大多数 KOL 在社媒上公开发帖时,你并不知道这是一篇恰饭文章,还是纯粹的自发分享。
随后,另一位小侦探 @dethective 对这份原始表格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发现这些海外 KOL 在付费推广这件事上还有更多的花式玩法。
一人多号,赚项目方两份钱
在 @dethective 的分析中,最先跳出来的一个问题是名单里有些钱包地址重复出现。
这意味着同一个钱包,可能对应着多个KOL账户,却在同一个项目上领到了两次甚至多次的推广费。
拿 @Regrets10x 和 @lynk0x 这两个账户举例。名单显示,前者为四个帖子收了8000美元,后者同样四个帖子却收了12000美元,这可能是因为两个号的粉丝体量不同。
但他们的钱包地址一模一样:
EKvYizd7LqTmMj4QqmKsHm8wdg7TXzFoHHg664FdnhCRh
在交叉比对后,博主@dethective 发现不止这两个账户,全名单里有大约10个类似重复钱包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海外某些 KOL为了扩大影响力,用小号或关联号参与推广,却没换钱包地址,导致痕迹暴露;
但深想一层,没换钱包地址无论是出于懒还是疏忽,实际上都反映出了集群造势的情况,即同一个项目多号齐发帖更容易占据社媒的时间线和注意力,进而引发粉丝 FOMO 的情绪。
当然,被爆料的这两个 KOL 的账号,当事人也没闲着。
@lynk0x 在评论区否认收过钱,说 @Regrets10x 只是朋友,钱包共享纯属巧合。但 @dethective 很快甩出证据:
上文的这个钱包,从一个叫“Boop”的项目空投中拿了60,000美元,而要领空投,必须绑定X账户。这就等于间接证明了账户和钱包的控制关系,否认起来就有点站不住脚了。
@Regrets10x 的回应则更随意一些,他没直接回答指控,而是说付费推广只要发帖时自己披露过就没问题;
吃饭接广无可厚非,适当的披露也有利于其他人了解发帖的动机和利益关系,一些更为专业的 KOL 往往也会在某个帖子的后面加一句“利益相关”或者“利益无关”。
但问题在于,如果两个号归属同一个人,同样一条推广内容,一个号公开提醒这是广告宣传内容,另一个号则默默不说,这更像是一种账号矩阵的人设营造策略。
而更有甚者,将批量开号推广的玩法做成了产业链。
之前, 研究机构 DFRLab 发布过一篇名为《Twitter的加密骗局剖析》的研究,其中提到某些灰产可以控制几十个账户,每天发布近300条推文,通过批量养号、自动化转发回复,以及交叉背书的方式制造虚假的大众认可度。
而操作者通常会收购旧账号或批量注册新号,更改昵称和头像后又是一位崭新的KOL,再通过脚本将同样的推荐语复制到高流量推文的评论区来“吸粉”。
“To The Moon”
名单曝光后,另一个让人注意的点是,这些海外 KOL 的钱包盈利,来源往往和他们推广的代币高度重合。
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随便发帖分享“心得”,而是先收到了任务,推完帖后自己也跟着交易。
比如 @0xSweep 这个账户,在 @dethective 的钱包分析里,他的最大盈利来源是 BullX 交易平台上的几个代币:$AETHER、$BOB、$BARSIK等。
但来龙去脉是,这些代币在 ZachXBT 爆出的名单上都有付费推广记录;而 @0xSweep 的X帖子里也反复提到过它们,认为代币潜力很大,有 to the moon 的潜质。
但他的钱包记录显示,这些盈利交易的时间正好发生在推广前后,很有可能是项目方付钱让他发帖,他发完帖代币热度起来,自己再操作一把显示正在交易。
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某账号还在反复告诉你交易代币的心得,他可能自己的收入并不来源于交易和市场判断。
类似情况还有 @ShmooNFT。他的Telegram 频道每天推10个左右的代币,乍看像热心分享。
但钱包追踪显示,他仅有的几个盈利交易如 $DEGE、$BON、$BOTIFY,全都在X上推广过,也上了 ZachXBT 前面的爆料名单。
这种模式的核心问题是,KOL的“建议”带了私货:推广帖不标广告,粉丝以为是真心推荐,实际是付费合作。
如果代币确实有潜力还能皆大欢喜,但如果喊单土狗连续归零, KOL 自身的信誉和影响力也会下降。
而这个套路的精妙之处在于,这些海外 KOL 可能在其中赚取三份收益。
先通过空投获得免费代币,然后再向项目方收取推广费用,最后通过喊单拉升价格后抛售空投代币。
以及常见的进阶玩法:通过晒单晒收益塑造自己“交易之神”的形象后,再建立付费群收取“进群费”。
有需求就有市场
在分析帖的最后,dethective 也问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项目方,在明知部分海外 KOL 的习性和套路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这些账户?
答案在于,有需求就有市场。
有些项目更偏爱这种“想要快速致富”的受众,而前文爆料中的一些账户,其运营的频道和群组则完美的吸纳了这一受众:并不具备独立研究能力、更加相信喊单和碰运气,试图发现一个被低估的金狗。
而往往这样的 KOL 账户,会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营销市场上,被定义为“更有商业价值”。
爆料本身牵扯到利益纠纷,很容易吃力不讨好惹麻烦;但推荐代币只要有一两个成功了,也很容易被切片传播成交易大师的形象。
在噪音和真相难辨的市场里,加密投资不是听人喊单那么简单。永赚博主永远会有,但损失的资金不会再回来。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BlockFlow_News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PEPE币最新价格行情走势分析
PEPE币作为基于网络迷因的加密货币,近期价格大幅下跌,其价格依赖市场情绪、无实际价值支撑,存在交易平台和监管风险。文章分析此类meme币的投资风险,提醒普通投资者谨慎对待,勿用生活费参与。
-
以太坊未来价格能涨到多少?
文章围绕以太坊价格预测展开,介绍其作为区块链操作系统的定位及合并事件,分析技术升级、应用场景扩展、监管政策等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并建议普通人理性看待预测,关注长期发展。
-
如何购买比特币新手教程
本文为区块链小白提供比特币购买入门教程,分准备工作(选合规平台、注册认证)、充值购买(法币充值、市价/限价买入)、安全防护(提币到钱包、双重认证、私钥保管)三步骤,强调安全第一,建议用闲钱投资,先学习再操作。
-
特朗普币是什么?值得买吗?
文章介绍特朗普币作为借名人效应的加密货币,分析其非官方发行、绑定热点事件的特点,指出监管风险高、价格波动大、易跑路等投资风险,提醒普通人警惕炒作,谨慎对待。
-
Web3.0数字货币有哪些?怎么选?
文章介绍了Web3.0数字货币的四大类型(基础公链币、应用代币、平台币、稳定币),并从明确需求、考察项目、控制风险等方面给出新手选择建议,强调需先学习基础概念再谨慎参与。
-
Polkadot(波卡)DOT币未来价值预测
文章介绍了Polkadot作为区块链跨链枢纽的定义、DOT币的作用,分析了影响其价值的技术稳定性、生态项目数量、市场需求及政策等因素,并探讨了机会与风险,给出投资建议。
-
Pepe币创始人是谁?匿名身份揭秘
Pepe币是2023年爆火的meme加密货币,其创始人身份成谜。文章分析了匿名操作的原因、带来的热度与信任风险,以及监管问题,并提醒投资者警惕此类项目的高风险性。
-
Pi币是真正的加密货币吗?
文章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自由流通特征出发,分析Pi币在挖矿机制、交易市场、团队信息方面的争议,给出新手建议,指出Pi币目前更像积分项目,不符合加密货币核心特征。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