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China Joy 小作文——聊聊传统游戏与web3
注:本文来自@0xAikoDai 推特,其是加密KOL,原推文内容由MarsBit整理如下:
CJ是一次进行行业融合和破壁的契机,我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web2与web3接壤之处,比起描述CJ展台的声势浩大和web3 side events的觥筹交错,我更想聊聊通过这几天与开发者和传统游戏从业者的交流后验证的一些想法,也解决了我自己心中的一些疑惑。在此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为什么内容会找到web3?
- 真正的变革都发生在内部。亚太开发者(尤其是近十年的二次元游戏人)自尊心强,不会因为外界的大型pr事件就转变观念(例如ubisoft刺客信条的新闻),或者至少不会将外因作为转变动机;真正能引起转变的是圈内朋友/友商,能说服游戏人的一定是游戏人,因为友商已经采取行动所以认真思考web3的可行性/风险/利润空间。其实游戏圈内web2和web3融合度已经提高很多了,结识新朋友聊天会发现其朋友和前同事都在我们非常高质量的portfolio团队里,他们都是在过去一年开始创业的,两个割裂的圈子在逐渐整合。
- 很多游戏从业者会把web3和AI当成业余爱好,对新事物的抗拒远远小于担心追不上行业的内驱力。而且惊喜的是他们真的会付诸行动,除了购买NFT和投资以外,还愿意主动聊合作对接资源,从去年开始很多全职的大小厂朋友已经官方或私人层面对许多游戏团队提供了帮助和引导。如果web3这边能做到高质量的接应和后续扶持,而不是制造对立和割韭菜,这条转变路径质量会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顺畅。
- 几乎所有Tier2的团队都想自研自发,而web3逐渐成为他们着重考虑的选项。起初听到100%这个数字的时候我相当震惊,而游戏圈中早已经把“xx游戏是自研自发”作为极大的褒奖,有不少因为发行问题寻求web3帮助的团队,也会有团队为了赶上发行日期快速接触和学习web3。目前web3侧发行路径也越来越明确,例如国际版和各国地区版本分开,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全球化发行的中小厂商认可和采纳;若再深入到NFT-driven发行,过往可研究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只要愿意主动沉浸式学习必然会有所收获。
2. 目前web3的环境和开发者怎么样?
- L1/L2生态 - 游戏平台(publisher+marketplace) - CP (content provider) 之间的关系:大生态在找游戏平台,游戏平台在找内容提供商。从前欧美系喜欢AAA和端游的平台交易量和用户量堪忧,急于扩充内容和活跃用户,偏好已经向亚太区流量型产品倾斜,只不过因为资方和文化差异较大,其路径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个细微的转变还没有成为广泛共识,但对于web2普遍面临财务压力的厂商而言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机会。
- 大厂真的强,留给中小型团队的窗口期在缩短。曾经一度我对大厂做web3这件事保持怀疑,与游戏团队接触过程中也发现韩国发行商很早就跟他们联系,但给出的建议十分简单粗暴,甚至给团队灌输了错误的认知。但这一年我目睹了某大厂试水到产品逐渐面市的全过程,经过CJ期间的再次交流,其成熟的市场调研,发行路径分析和执行,以及人才招揽能力让我非常敬畏。不得不承认大厂做事框架感和执行力都很强,人才和管线军备竞赛更胜一筹。大厂做web3的效果与其公司重视程度,web3团队身体力行,内容质量,诚意都息息相关,无论哪一家跑出来应该都是整个业界学习的标杆。
- 流量教科书基本定型,沿伸打法十分多样。web3必须破圈获取流量已经成为共识,这个仍需被攻克的难关给了很多游戏载入史册的机会。但究竟是web3流量撬动web2流量(axie,stepn)还是web2流量撬动web3流量(传奇,sweat)还没有最终决出胜负。并不是只关乎人数的比赛,也不是卷产品质量的比赛,而是综合考量用户付费和长期价值,厂商营收,利润率,产品设计,web3转化率等诸多元素的比赛。
- web3已经与部分web2游戏原生经济系统出现融合。不少厂商原本在自己的游戏中就有交易/拍卖等机制设计,将交易抽税&利润分享&更多的社交属性融入游戏,并都认为这是优化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体验的方式,也都以此为契机初探web3。这时,web3扮演的角色从雪中送炭变为了锦上添花,并且能有妥当的市场隔离设计(我们曾经在研报中提到过的三层市场机制)来获得24/7全球金融流动性杠杆,拉高利润率的同时保护玩家原本的游戏体验。web3在这一层面带来的优势是任何传统交易形式无法比拟的。
- web2转web3游戏团队状态:比起21年游戏人才越来越多,产品质量越来越好,更多的建设者能加速行业的成长。但大部分团队思考深度不足,成长速度欠佳,部分团队依然轻视web3的深度和融资难度,只分配极少数人力和产能进行探索,作为一条新业务线存在。但事实证明,如果想真的凭web3获得资本青睐并顺利发行需要团队的真知灼见和身体力行,建议提早转变“试水”“备选”的观念,思考市场合理性和上限,尽早准备,切勿在真正面临市场和财务压力之后才开始求医问药。目前优质的方法论web3文章还很少,我们在尽力补齐这一点,但也需要团队留足6-12个月亲身参与体验web3产品,主动学习效果远比被动学习好。
3. 总结:
这次CJ让我感受到了部分中国游戏人对web3态度普遍中立或积极,虽然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但都有相互想了解和学习的东西,相辅相成,所以是行业融合和消除隔阂的契机。作为研究员,以前在web3内部互卷,互吹洗脑风气盛行;而现在可以跨行跟其他领域的研究员请教,在其他行业案例和商业模式中获得非常多的insight,希望自己能积攒足够扎实的知识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承接优质builder早日进入web3。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为什么预测市场仍处于探索阶段原文标题:Why Prediction Markets Are Still in Beta原文作者:Nick Ruzicka原文编译:SpecialistXBT,BlockBeats预测市场正迎来高光
-
众议院即将投票,美国政府开启「漫长重启」
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六周停摆将使第四季度GDP减少1.5个百分点,最终造成约110亿美元的净损失。撰文:赵颖来源:华尔街见闻据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定于当地时间周三晚间投票通过一项支出法案,结束这场创纪
-
早报 | Lighter 24 小时交易量突破 110 亿美元;Circle Q3 财报公布;Strategy 美股市值跌破其 BTC 持仓价值整理:ChainCatcher 重要资讯:币安将停止币安直播平台服务,币安广场将继续提供直播服务 比特币最大财库公司 Strategy 美股市值跌破其 BTC 持仓价值 数据:Lighter 24 小
-
全球流动性周期重塑:为什么 2025 的加密市场如此艰难?
越来越明确的方向仍然是:BTC 与稳定币。撰文:ODIG Invest2025 年年中以来,加密市场整体呈现出高波动性和下行压力,主要资产价格持续回调、交易量萎缩,并伴随投资者信心不足。截至昨日,全球
-
加密早报:美国政府最快今日结束停摆,Sui 推出原生稳定币 USDsui
Visa推出创作者稳定币支付试点,实现跨境即时收款。作者:深潮 TechFlow昨日市场动态美众议院通过程序性投票,美国政府最快今日结束停摆据金十数据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已扫除关键程序性障碍,为已在参
-
WealthBee 月报:美联储降息突围三重压力,加密资产在波动中夯实主流化基础2025年10月,全球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的关键转折中迎来喘息,市场流动性的注入推动风险资产普遍反弹。加密资产在宏观春风与自身的高波动性中,展现出显著的“两极”特征。一方面,市场经历了剧烈的短期价格震
-
对 ZEC、Hype、Aster 等项目的理解- AI Agents中的BYTE和FLYTE怎么样? BYTE我记得在文章中分享过一些看法,FLYTE了解过但后续没有仔细跟踪。 总体而言,这两个Agents现在判断价值和潜力都还太早,我还在观察,
-
UNI 的新提案让生态回归常识近日,UNI生态争论了若干年的费用开关提案终于尘埃落定了,UNI决定将代币和生态的利润挂钩:将拿出六分之一的手续费回购代币。 除此以外,项目方还燃烧了占总量将近10%的代币,作为之前未进行燃烧操作的补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OFFICIAL TRUMP
Pepe
UXLINK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First Digital USD
瑞波币
大零币
Uniswap
币安币
狗狗币
莱特币
FIL
ICP
ZEN
AR
CFX
CAKE
OKB
EOS
ETC
X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