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对话何一:如何面对今天Web3的窘境时刻?
1月10日,由MarsBit主办,香港创新产业园区数码港、G-Rocket高诺国际加速器、element协办的「POW’ER 香港Web3创新者峰会」在港举办。

会上,MarsBit创始人、Element核心创始团队成员王峰视频连线Binance联合创始人&CMO、Binance Labs负责人何一,围绕币安近况以及市场投资等话题展开讨论。
王峰:一直以来,币安总是加密产业最受瞩目的企业。刚刚过去的2022年,币安同样有两件事情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一是币安创始人何一开始执掌 Binance Labs,直接管理一只7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这是我在去年夏天看到的消息。此前,关于币安内部高层人士换血的传言不断,一段时间里,我们外界也看不明白币安走马灯似的人员调整。
二是年底币安和FTX神仙大战,FTX完败,市场血流成河,以创始人SBF最终被刑事追究收尾,但是市场随即引发了数字货币交易所是否需要更严厉监管和解决透明度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论至今。
所以,我们今天的对话,一半谈谈币安,一半聊聊投资。谢谢何一参加POWER Web3 创新者香港峰会,加入到和我的连线对话中。
一句话说,现在你最忙的事情是什么?
何一:目前币安管理团队最关心的事情是如何去搭建“基业长青”的体系,这个过程中在解决两个问题:业务健康、组织健康。如果业务健康,即便发生唇枪舌战,也不会出现平台倒闭的情况;第二,组织健康,目前币安团队包括8000人,我们需要协调确保大家都了解企业文化,且行为、目标统一,在无论CEO、COO是谁的情况下,币安都能良好运转下去。
王峰:你一边坐镇全球最大数字货币交易所市场营销,在这个市场中你们占据了至少2/3以上的市场份额,一边又执掌几十亿美金的风险投资基金。这两个方面都是管钱管人管事情,如果要想干好,其实一件也不好干。
我这样看,前者重视打仗冲在最前面,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产业外部环境和市场内部都充满变数和风险挑战,既要研究用户,也要研究市场对手(敌人);后者往往是往远了看,做VC的人都拿着望远镜,看趋势和机会,研究创业者。而且加密市场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底层技术架构领域和下一步的应用领域,更加需要花时间研究技术趋势。那么,你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呢?
何一:一天开16、17个会议是比较常见的。我比较在意时间更多是投入在处理问题,还有在社区了解用户需求。当责任越大的时候,并非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我们希望遵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个原则。
币安团队一直在扩大,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在全球招聘顶级人才,找到适合人选管理团队;二是寻找有潜力、符合币安价值观的年轻人,最基本的要求还是要看对方是否正直,其次是能力、热情与思维方式。只有组建出完整的管理梯队,才能确保实现组织健康、长期发展。
王峰:市场和Labs的工作时间是一半一半分配,还是哪边重要一点?
何一:这两部分只占用六分之一的时间,因为团队如果足够专业,做正确的决定,自己就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培养年轻人。
王峰:你和赵长鹏的分工,什么事情你不碰?什么事情他不碰?有没有事情非常重要,但是你和他都不碰的?
何一:CZ和我关注的事情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基本是我刚才提及的两个大方向:第一是组织健康,第二个是业务健康。当体量越大,业务就多,业务一多,组织就要去协调。因为他是CEO,所以他接触的事和人肯定比较多。
王峰:对Crypto市场来说,2022年十分艰难。无论从市场参与者,还是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很难想到会有那么多的交易所/机构轰然倒塌。你预料到市场的颓势了么,或者说你是否认为已有先兆?
何一:并没有。有的时候大家觉得我们像孤独的狼,主要的原因在于,币安更多的是把自己当对手,在此过程中不断与自己PK。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周期,正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一样,都要经历爆发、泡沫、低谷、回暖。币安主要还是希望在行业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帮助更多的普通人。
王峰:在FTX彻底崩溃前,你是否曾预想过它的结局?
何一:我没想到FTX会这么疯狂。起初,我们看到Coindesk文章,其中展现的信息虽然对FTX高度不利,但真的没想到会挪用用户资产。当时,我也回想起朋友说到FTX US的一位很nice的CEO突发性离职,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因为链上透明的原因,我们刚开始整理资产,Twitter上就开始有人问“币安要干嘛?”。当时,CZ认为有预警的需要,因此没多想,就发布了那条推文。
王峰:我觉得币安是个保守型公司。
何一:币安是风控意识很强的公司,虽然各个地区的监管不一,但我们一直在自我监管。如币安团队成员不能炒币,在买入资产后,必须HOLD 90天才能卖出。
币安内审非常严格,从上到下,且无论职级高低,对员工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王峰:“大而不倒”看来在Crypto市场是不存在的。对于从互联网出身,希望进入Web3创业的人而言,你有什么好建议?
何一:回归原点,我觉得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商业的本质。其实,任何企业/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三个原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找到新的应用场景。
比如Uniswap的市场成绩确实亮眼,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发明了自动做市商模式,极大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有成功的机会,这需要你真正从商业本质去解决问题。
很多人认为在Web3赚钱很容易。事实上,无论是公开融资,还是吸引用户买币,其本质都是透支个人信誉,用信誉换钱。
有些人只看到了眼前,没有看到未来的星辰大海。用Web2市场的烧钱模式是跑不通的,融资等退休也是跑不通的。在这个行业中要有长期信仰,做好产品、创新,解决问题,越扎实反而越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
王峰:去年市场中有个热词:Rug,翻译过来就是“跑路”的意思。我观察到,这通常是指小公司。目前,市场中又出现“FUD”,主要是指大企业。我观察到,前段时间市场中出现“币安FUD”,用户也会担心自己的资产安全。我想问,币安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否有一面镜子?如何看自己?
何一:币安企业文化里有个词:Humble(谦逊)。回顾过去商业市场的发展,那些可以称为“巨无霸”的全球企业突然有一天就倒下了,这可能是因为管理不善、战略错误,或者是太过骄傲。我们的团队主要还是专注在自我提升,保持谦逊,对市场保持敬畏,容纳新事物,坚持自我反省。
币安企业文化中的另一个词是“User-focused”,真正了解用户的反馈和声音。其实,通过此次FTX事件,我们也通过市场声音,进行反思。目前市场中有三类人对币安持反对意见,其一来自传统金融领域,他们认为Sam的人设是“乖孩子”,既然那么乖的孩子都倒下了,那币安就是“坏人”;其二来自无政府主义人群,他们反对任何与中心化有关的协议/项目,币安作为CEX中的头部平台,自然成为他们“批评”的对象;最后就是SBF的拥护者。
总体来说,币安坚持从事件中学习与成长,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币安也从未挪用用户资产。我之前曾开玩笑提出建议,称“所有交易所可以轮流接受市场检验,欢迎用户提币”,也可以设置一个固定提币日。这样一来,用户可以看到究竟谁是市场中不守规矩的人。
王峰:外界认为,币安太顺了,五年成为市场中最大的交易所。BNB Chain生态也不错。你们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打下两个大地盘。我之前曾在《创新者的窘境》中读到,有些大公司赢了每场战争,但最后跌倒了。你认为这一情况有可能发生在币安身上吗?
何一:你提出的例子类似柯达的情况。其实当年柯达在胶片市场上就是老大了,数码相机是他们发明的,但只是没有推广,结果在发展过程中,最终失去了整个市场。所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是:延续性创新(也可以说是小微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问题。
对于币安而言,不管是CEX、 DEX领域,还是非托管钱包,币安其实都有加注,因为我们的逻辑是看好行业。既然看好行业,就要参与行业主要的赛道,投资也好,收购也罢,或自己做也好,我们是齐头并进。如过往币安上线新业务,会通过内部的赛马机制要求团队互相比拼,自我革新与挑战。通过这类方法,可以保证延续性创新。
破坏性创新需要回到投资来谈。以FTX为例,虽然外界认为它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是我们也投资了。必须考量到,只有整个行业能“水涨”,我们才能“船高”。这是我们大的决策逻辑。
王峰:币安拥抱创新的能力在业界是有目共睹的。我还想谈谈关于监管的问题。你认为监管会成为币安的“致命”威胁吗?毕竟你们没有总部,分布式管理。
何一:如果你去看币安的公开发言和态度,就会发现我们近几年一直在拥抱监管。我们认为监管是可以帮助行业发展的,我们需要与各个国家的执法部门商讨,确保对方理解虚拟货币、交易所是什么,并不是说所有的交易所都是“坏人”。当然,币安现在改变了过去如同“数字游民”一般的线上协同办公模式,在很多地区设立办公室,主要是因为配合各个国家的监管需求。
如果真正去查看币安的公开信息,我们是获得牌照最多的平台,目前已在阿布扎比、迪拜、南非、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立陶宛、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4个国家/地區获得牌照。我们在这条路上比其他平台走的远得多。不过,牌照并非最终目的,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根据监管要求开展业务。目前,币安合规团队有750人,他们会响应和处理各个国家的反洗钱要求,配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执法需求,目前响应和处理执法需求达47000次,并进行超过70场执法培训课程。
王峰:谈到监管与合规,我想知道的是,币安理想中的透明计划可以开放到什么程度?
何一:币安其实是希望将用户的资金做到高度透明。目前用户可以检查你的资产是不是在币安对应的钱包地址中,我们目前已经公开九个币种的链上储备证明。争取未来在两三月内将大部分资产链上地址公开。
王峰:我们都知道,披露审计报告是最好的透明,像上市公司那样接受市场监督。币安在面对审计问题时,过去的说法是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我们非常理解。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比如,币安是否可以接受四大的审计? 我看到CZ在CNBC 上做过回应,但好像很多人不认同。
何一:其实在CZ的那场采访中,主持人混淆了两个概念,一个是链上储备资产验证,另一个是上市财务审计。Coinbase之所以做财务审计,是因为它是上市公司。币安是愿意接受审计公司进行资产验证的,但目前不是币安愿不愿意接受的问题,而是审计公司能不能做交易所链上资产验证的问题。再打一个广告:如果有四大审计公司对币安的链上资产验证有兴趣,可以联系我们。
王峰:在 FTX 倒闭后,市场情绪非常恐慌,币安设立一个「行业复苏计划」 。目前有什么实质的行动?
何一:它不是投资或慈善基金,而是一个复苏计划。目前币安在看两个交易所还有两个大项目的deal,除币安之外,其他参与的第三方参与者总计投入规模也达到了大约1.3亿美金。这部分资金不是打到币安账户,而是放在公开地址。如果有项目提交信息,需周转资金,我们会把信息共享给参与该计划的其他机构。
我不太喜欢过去那类“谁站出来,谁就是救世主”的说法,其实币安还是会看Deal,要真正明白到底是在为什么付钱,是团队、市场份额,还是牌照等。
王峰:币安的投资策略会变得保守么?
何一:其实币安一直都挺保守,主要还是看几个面向:一看团队,二看创新,三看长期天花板价格。有时项目不错,但是估值过高,我们不太会投。如果团队不行,项目不错,我们也不会投资。不过,币安不受资金体量的影响,注重全行业布局的逻辑。
王峰:会不会太保守了?
何一:Binance Labs有相关的孵化计划,如果是比较早期的创业者可以申请相关项目,如果底子不错的话,也会看本身的定价,因为我们对市场都有自己的判断。
王峰:如何看周期?
何一: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比如股市阶段性的周期通常是四年,币圈同样也差不多。原因是:当股市动荡,虚拟资产被称为“避险资产”。随传统金融机构入场,两个市场因此趋近同频,但是当全球金融市场下行时,虚拟资产首先遭到抛售。
王峰:很多人打算进入Web3市场,但大家对Web3说法不一。你认为哪些人会玩Web3">何一:从数据来看,在全球100大巨头企业中,已有43家进入Web3。
Web3是小圈子,但是很多大企业都开始加入Web3了。其实这一场景就像2000年哪些人会玩互联网一样,而现在任何人都是互联网的用户。Web3会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唯一的问题是Web3的形态是什么。2000年时大家也很难想象今天用手机就可以加入会议。所以未来Web3如何实现,它是每个人此刻当下所付出的努力所构建出来的。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段永平退休20多年后罕见公开访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真正懂这句话的人不到1%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关键在于理解企业文化与商业模式,不做错事比做对事更重要。这是段永平“退休”二十多年后的罕见公开对话。在雪球出品的投资类专业栏目《方略》第三季第一期节目中,雪球创始人方三文跨越半个地球
-
年度最强对决!火币HTX「巅峰赛」燃战开启,「个人挑战赛」现货合约双赛道冲榜赢$20万大奖
火币HTX「巅峰赛」启动百万美元奖池交易大赛,11月11日开启现货合约双赛道个人挑战赛,冲榜赢取20万美元大奖。加密市场行情波动正酣,谁能笑傲交易江湖?随着加密市场进入深度震荡期,唯有实力与策略并存者
-
Visa 会看上谁?Mastercard, Coinbase, Stripe 都出手了当前支付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自2024年末以来,稳定币领域的企业级服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各大支付巨头纷纷通过收购加速布局。 Stripe去年11亿美金收购Bridge,获得了一个能够通过企业
-
从承诺到兑现:Websea 涌盈基金以行动收获信任在加密金融进入新周期的当下,稳健、安全与长期主义,正在成为市场新的共识。Websea 推出的战略级理财产品涌盈基金,正是这一趋势下的系统性创新成果。近日,平台战略级理财产品涌盈基金首期【稳健30天】产
-
大摩:美联储结束 QT ≠ 重启 QE,财政部的发债策略才是关键
大摩认为,美联储结束量化紧缩并非重启量化宽松。撰文:龙玥来源:华尔街见闻美联储结束量化紧缩(QT)的决定引发了市场关于其政策转向的广泛讨论,但投资者或许不应将此举简单等同于新一轮宽松周期的开启。据摩根
-
特朗普专访火力全开:鲍威尔待不了几个月,舒默被共和党摧毁
特朗普痛斥所有批评声音,抛出全新医改方案,坚称50年期房贷“不是大事”,否认生活成本危机,将鲍威尔称为“即将下台的糟糕负责人”,嘲讽舒默被共和党摧毁。Telegra
-
链上「次贷危机」已现?DeFi 结构化产品的成熟之路
OCCA 与风险管理者的崛起,是 DeFi 进入结构化产品阶段的必然结果。撰文:Chaos Labs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风险管理和链上资本配置者(OCCA)的崛起D
-
老牌项目演绎逆势行情,平均月涨 62%,背后有哪些「发新芽」叙事?
这些项目虽然距离历史峰值仍普遍下跌约九成,但其上涨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撰文:Nancy,PANews近期,加密市场整体走弱,多数资产在短期内抹去全年涨幅。令人意外的是,一批经历多轮周期的「老面孔」在流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OFFICIAL TRUMP
Pepe
UXLINK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大零币
Solana
瑞波币
Uniswap
First Digital USD
币安币
狗狗币
莱特币
FIL
ICP
AR
ZEN
ETC
OKB
NEAR
EOS
CAKE
XCH
BSV
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