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协议专家:质押的迭代会有哪些新机会?
原作者:Porter Smith,a16z 协议专家
原编译:Kxp,律动 BlockBeats
质押是 Crypto Token 设计中常见的一环。但其实,传统意义上的质押一开始是为了保障权益证明区块链的安全,而不是将 Token 功能嵌入到运行在其上的应用程序当中。
那么,这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又会带来哪些新的设计机会呢?
大体上来说,现在有两种类型的质押模式:
1.单链的验证者质押
2.链上应用程序内部的质押
为了让大家理解第一种模式,我将为 Crypto 新手做一个快速的背景介绍。如果你已经很熟悉传统质押模式了,请忽略接下来的内容。
Layer-1 区块链是不同生态系统的主要结算账本,我们在其中弄清楚谁可以将交易添加到账本当中,以及如何奖励他们。Bitcoin 和 Ethereum 都是早期的 Layer-1 链,目前主要依靠工作证明系统来运行。
工作证明(Proof-of-Work)系统的机制是:为了能添加下一个区块的交易,参与者需要进行计算比赛,而最终的胜者只能有一个。参赛者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正确答案并将其传播到网络上才能赢得比赛,而赢了的人就可以将下一个区块添加到链上,并获得原生 Token(如 BTC)作为奖励。对于其他参与竞争的人来说,他们不仅输掉了比赛,也消耗了相应的能源。而这,就是所谓的「挖矿」。
所以说,像 Bitcoin 这样的工作证明区块链都是能源密集型。人们为了赢得计算比赛而耗费了大量的能量,而且绝大多数人最后都会输掉比赛。更多信息请参考。
相对而言,权益证明(Proof-of-Stake)消耗的能源就少得多,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员选择的方式。权益证明会根据一个人在系统中质押的原生 Token 份额随机地预选出区块赢家,而不是强迫每个人通过消耗能量来参与竞争。也就是说,权益证明中不存在数学竞赛。
这就像是一次抽奖,你把彩票放进一个罐子里。如果你的行为不端,庄家就可以拿走你的票。所以,玩家都会去遵守规则,否则他们就会失去自己的票。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罐子就是一个双方都可以信任的「智能合约」。
你获胜的概率与你投入的资金成正比,如果你质押的金额占到了总金额的 10%,那么你最终的获胜概率也会在 10% 左右。在权益证明区块链中参与竞争的人也被称为「验证者」。
这个系统的优势在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质押 Token 来参与分得奖励。即便你自己不想处理任何技术工作,你也可以将你的 Token「委托」给相应的技术人员。这样做不仅增大了你获胜的机会,还实现了双赢,因为他们也能从你的收益中获得一部分分成(扣除相应的服务费),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所以说,在区块链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工人必须能一直得到奖励,这样整个系统才能持续运行。不过,这些奖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答案是,这些奖励都来自 Ethereum,被称为「通胀奖励」。区块链必须以特定的比例向从事基础工作的人发放 Token 奖励。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 Token 投入从而获得部分奖励。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验证者质押」。
如果质押是基于权益证明链特有的通胀要求,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在本身不是区块链,而是在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中看到质押功能呢?
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上的延续,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质押」,而是在现有的范式上衍生出了新的功能,借助 Token 而得以实现。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第二类质押——应用程序内的质押。由于智能合约的存在,Token 可以在应用程序中投入使用。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包括:1. 治理质押,2. 保险质押, 3. 费用质押。
·治理质押:用户通过锁定 Token 来提升治理能力。这个概念是由Curve Finance开创的,他们设计出了「投票权托管」模式。也就是说,你质押 CRV 的时间越长,你得到的治理投票权就越多。
·保险质押:用户将他们的 Token 锁定在一个保险模块中,该模块将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协议提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失去其 Token 的风险。Aave和dYdX Foundation等平台已经采用了这种方式。
·费用质押:用户锁定他们的 Token,以赚取部分收益,无需满足其他条件。这通常被称为「x」Token 模式,目前已经有几个 DeFi 协议选择采用这种模式。
如你所见,在这些情况下,「质押」与验证者没有任何关系。该术语得以延续,用来描述应用程序中任何需要经智能合约托管的 Token 用例。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质押方式,包括 DAO 员工的锁仓释放、NFT 机制,以及在Cosmos这样的生态系统中的进一步探索(由于其特定应用区块链的存在,它可以实现两种类型的质押)。
对于Miles Jennings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我想说,随着 Web3 产品和服务的扩展,我们将看到更多的质押形式,并创造出一个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世界。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有哪些IOTA币交易所?上架平台最新汇总及实用推荐
文章介绍IOTA币目前上架15家主流交易所,分析了交易所增减情况(如新增LBank、Upbit暂停充提等),推荐了Binance、KuCoin等老平台及LBank等新平台,并提供选择交易所的实用标准。
-
GNO币值得长期持有吗?项目优势与风险避坑指南
文章解析GNO币(Gnosis项目代币)的投资价值,涵盖Gnosis Safe钱包优势、Gnosis Chain生态表现及质押收益,同时提示价格波动、竞争与监管风险,探讨其是否值得长期持有。
-
Gala币值得投资吗?区块链游戏代币投资入门与避坑指南
本文解析Gala币作为Gala Games区块链游戏平台代币的定义,分析其当前投资价值(价格较2021年高点大跌98%,GameFi赛道遇冷风险高),并提供投资入门步骤及避坑指南,建议新手谨慎参与,控制投资比例。
-
GLM币值得长期持有吗?新手必看潜力分析与避坑指南
文章围绕GLM币(Golem项目)展开,解析其算力共享平台的技术亮点(零知识证明、Layer2)与竞争对手,分析当前价格风险,提供长期持有建议(仓位控制、分批建仓等),提醒投资者注意竞争、监管及技术落地风险。
-
hook币值得长期持有吗?投资价值与风险避坑指南
本文分析hook币是否值得长期持有,从当前价格波动、项目进展(Web3教育赛道)、潜在风险(抛压、监管等)展开,指出其潜力与风险并存,建议投资者谨慎评估,做好止损与仓位管理。
-
ICP币有潜力吗?未来长期投资前景分析及避坑指南
文章分析ICP币的潜力与投资前景,探讨其去中心化云计算技术及现实资产上链(RWA)进展,指出面临以太坊Layer2等竞争及落地难题,提醒投资者需长期持有并注意风险。
-
Kaito币投资价值怎么样?未来值得入手吗?避坑指南
文章分析Kaito币作为AI+区块链项目的投资价值,包括其市场表现、技术虚实、潜在风险(如落地难、监管问题等),并提供短期和长期投资建议,提醒投资者谨慎对待。
-
iost币2025前景如何?技术落地与生态避坑指南分析
文章分析IOST币2025年前景,涵盖技术落地(TPS、跨链协议)、生态现状(东南亚市场、DApp数量)、潜在风险(监管政策、技术拉胯、生态恶性循环)及小散投资建议,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