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里,「定投」和「波段」这两种玩法经常被拿来比较。最近一份2023年的数据回测报告给出了答案:从2018年到2023年,每月定投比特币的年化收益率稳定在15%左右,而精准波段操作的顶级玩家才能达到20%以上收益,但失误率高达63%。换句话说,普通人闭眼定投可能比自以为是的「低买高卖」更赚钱。
定投与波段的底层逻辑差异
1. 定投:像存钱罐一样简单
定投就是每月固定拿出一笔钱买入加密货币,不管价格高低。就像你每周固定买杯奶茶,不会因为奶茶涨价就停喝——这种策略能摊平成本,避免情绪化操作。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现在坚持定投以太坊的人,亏损概率只有12%。
2. 波段:玩的是心跳
波段操作需要抓住价格波动的「波峰波谷」,比如在比特币跌到3万刀时买入,涨到4万刀卖出。听起来很美,但过去五年里,90%的散户在波段操作中亏钱,因为总有人在暴跌前夜加杠杆,或者在牛市初期就急着落袋为安。
3. 市场性格决定策略成败
加密货币的「疯牛」特性让两种策略效果天差地别。比特币平均每3年出现一次300%的暴涨,但中间会经历无数次20%以上的回调。定投者享受了整个周期红利,而波段客往往在震荡市里被「洗下车」。
数据说话:五年回测真相
- 比特币战场:2018-2023年定投年化15.2%,而随机选择买卖点的波段策略平均收益仅9.7%。
- 以太坊奇迹:定投者在2020-2021年DeFi热潮中获利380%,但同期78%的波段交易者因踏空行情错失红利。
- 熊市生存战:2022年加密寒冬里,定投账户最大回撤28%,而频繁交易账户平均亏掉45%。
- 人类心理弱点:83%的投资者在价格暴跌30%时会选择「割肉」,而定投者自动执行纪律性买入。
- 时间成本账本:每天花2小时盯盘的波段玩家,实际每小时「赚到」的钱比定投者少67%。
加密货币市场就像过山车,定投是系好安全带坐完全程,波段则是松开安全带在车厢里翻跟头。数据不会说谎:过去五年里,85%的加密货币定投组合跑赢了主动交易策略。所以答案很明确——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定投才是更稳的赚钱方式。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Web3国家认可”误解:政策红线与灰区
Web3行业在政策层面的认可度存在认知偏差,本文将从中国现行法规、国际监管差异及合规实践三方面厘清边界,结合近期案例解析政策红线与灰色地带的实际划分。一、中国政策框架:明
-
韩国检方对交易所异常转账征税合法性争议
韩国检方正就加密货币交易所异常转账的征税合法性展开调查,争议焦点涉及韩国现行税法对”异常交易”的界定标准是否适用于加密货币领域。该事件源于多家交易所报告用户大额转
-
Coinbase Base链日活用户超OP的深层原因
Coinbase推出的Layer2网络Base凭借其低门槛、原生流量入口及开发者激励,日活跃用户(DAU)已超越Optimism(OP)。核心原因包括Coinbase的1.1亿验证用户导流、无缝的Web3入口设计,以及
-
云锋金融购入以太坊,布局 Web3 基础设施
先和大家纠正一下:昨天的文章我想表达的是加密生态(而不是比特币)每四年一个周期的状况有可能因为创业者的涌入和生态的爆发被打破。比特币每四年一个周期的状况以目前的形势看还看不出被打破的迹象。 这两天加密
-
欧盟数据法要求DeFi验证者KYC合规
欧盟正通过新立法要求DeFi验证者进行KYC(客户身份验证)合规,旨在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纳入反洗钱监管框架。该政策将影响网络节点运营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可能改变DeFi行业的匿名特
-
迪拜VARA撤销三家交易所牌照原因披露
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近期撤销了三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运营牌照,主要原因为这些交易所未能满足反洗钱(AML)合规要求、存在用户资产托管风险及未及时披露财务信息。此次行动体
-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治理去中心化路线图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近期提出治理去中心化的技术路线图,重点解决节点中心化、MEV(矿工可提取价值)等问题。其规划分为短期协议优化与长期无状态节点目标,强调通过无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