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断层:为何我们亟需一场思想革命

互联网 阅读 16 2025-10-20 22:40:06

作者:Aranna

 

前言

10月11日的“加密史上最大清算日”如一场海啸震动整个金融圈。恐惧与贪婪夹杂在被蒸发的192亿美元中,留下腥红的血色印记,反射出幻象与真实。而灾难之后也是一地鸡毛——Zerebro联创Jeffy Yu公开了他与交易所、做市商之间的利益纠葛,OKX CEO徐明星发言剑指长期价值建设的缺失引发热议,中推圈再度掀起对密码朋克精神与“清真派”的争论......这都关乎本轮周期暴露出的问题:技术创新的缺失和长期价值的迷失。

然而,当我们质问“为什么技术发展被轻视”时,更应该思考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真正缺位的,也许不是技术或合理的市场机制,而是思想范式的革新。

1. 技术与思想

人类时至今日总喜欢为自己的技术奇迹自鸣得意,称之为“文明”的象征。当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工业革命点燃了生产力的火焰,以燎原之势破开贫瘠的帷幕,才有了现代人富足的物质生活。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宣称人类“实现了真正的文明”,未免自视甚高。毕竟假如我们已经实现了真正的文明,又怎么会让人被结构异化,丢弃了人的灵魂与本真,也丢弃了最初的“密码朋克”?

密码朋克——正如研究员 Haotian(X:@tmel0211)所言,当下被赌场狂热吞噬的加密行业,起源其实极为单纯——它来自一个关于自由、信任与秩序的梦想。当Timothy写下《加密无政府主义宣言》,当Eric Hughes写下《Cypherpunk宣言》,当中本聪写下比特币白皮书,一场关于这一梦想的建设之路就开启了。这一路上,曾有无数怀揣密码朋克精神的开发者用代码为人类开辟新的治理秩序。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主权个人”。《主权个人》(The Sovereign Individual)一书提出了一个预言:在信息化时代,技术将削弱民族国家的垄断权力,个体凭借加密技术与网络协作,将逐步摆脱中心化体系的控制,重获经济与精神上的自主。这一思想深刻地启发了中本聪,比特币的诞生正是“主权个人”理念的实践。

自中本聪以来,Web3 本应是一场颠覆性的“主权革命”。它不仅是去中心化账本技术的出现,更是一次关于权力、信任与价值秩序的再结构化实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并不单指节点的分布,而是价值主权的去中心化。它让每个个体不再依附于国家、机构或平台的垄断,而能在全球网络中以算法共识为信任基础,自主定义、创造并流通价值。

而密码朋克精神的本质,正是这一思想革命的先声。它并非仅局限于加密算法的创新或数字隐私的保护,而是一种思想范式的转变:以去中心化思想取代中心化思想,以代码替代权威,以共识替代服从。

在这一范式中,技术不是权力的延伸,而是个体自由的工具。技术的使命,不是让人类继续异化和相互对抗,而是让人类重新掌握命运的主权。

2. 被遗忘的断层

然而,当区块链逐渐成为资本套利的竞技场,技术的灵魂已被市场化思维掏空。一些打着“技术理想主义”旗号的项目方,以“重塑秩序”“建设未来”的叙事包装资本操作,在币价登顶后迅速套现离场,让市场散户血流成河。这也为本轮Memecoin的野蛮生长提供了一片温床。

但是,无论是批判被桎梏在资本游戏中的“理想主义者”也好,呼吁“密码朋克精神”的再现也罢,我们却鲜少追问:为何技术理想总会被资本结构吞噬?为何我们最终都滑向同一条路径,那就是从革命叙事沦为套利剧本?

这正是被遗忘的断层所在。当目光过度聚焦于物质、资本与技术的增长,却忽略了思想、精神与价值体系的生长,文明便陷入一种失衡。

文明的根基在“效率”与“利益”的交错中松动,而那场本应唤醒自由与主权的启蒙却已被遗忘。若不能让思想追上技术的脚步,文明将受困于这道亟待修复的断层。

3. 历史的启蒙

所幸,前人已经为我们的文明发展留下了珍贵的参考。穿越回几个世纪之前的欧洲,我们就会看到——

文艺复兴时期,人从“神的世界”醒来。哥白尼驳斥地心说、伽利略质疑《圣经》科学性、牛顿用数学解释天体规律,科学革命逐渐走向台前。

启蒙运动时期,科学革命初步打破中世纪的以教会为中心的自然哲学体系,建立基于实验、数学、观察的方法论。工程化的成功经验,让人相信“理性秩序”也可用于政治社会,于是诞生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哲学,从而推动政治变革。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资本与殖民扩张结合,斯宾塞提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催生帝国殖民主义的正当化话语。技术的力量被用来压迫他者、攫取资源、加速掠夺。人类以为自己征服了自然,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技术与资本的新奴隶。

技术与思想,科学与哲学,本来就互为条件,密不可分。技术塑造了人类的能力,而思想决定了人类如何使用这种能力。真正的启蒙不是单一维度的知识革命,而是精神、思想与技术的共振。

唯有当思想与技术共同进化,人们才不会在进步的幻象中迷失。

4. 轮回的超脱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只有承认并接纳这个现实,对行业“赌博狂热”的批判才不会流于表面的宣泄或演变为高人一等的蔑视。这个现实即是:币圈仍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之一。

当阶级上升通道被逐渐切断,当社会失业率不断攀升,当AI取代人力、房价与通胀将希望榨干,当一个时代连生存都艰难时,“赌博狂热”的加密世界成为少数仍具开放入口与财富流动性的空间。人们逃入这里,并非仅仅出于盲目的贪婪,而更是出于一种在封闭世界中寻找出口的本能。

这样一个时代,谈思想变革似乎奢侈。但也正因为时代是这个样子,思想才显得格外必要。

文艺复兴前,欧洲的饥荒频繁,人们相信饥饿是“上帝的惩罚”。自启蒙运动后,人开始意识到贫穷是一种制度问题——于是有了社会契约论、自由经济、公共教育。思想并没有立刻让农民吃饱,但它改变了人理解自身命运的方式,于是人们才敢于去建立新的制度、新的权力结构,最终让后来的工业革命真正惠及大众。

人们的焦虑、投机、失业都是真实的苦难。但若因苦难而停止思考,便等于在苦难中自愿轮回。

思想不能让人立刻脱困,却能让人不再盲目。唯有当人类重新以思想回应命运,文明才可能从轮回中获得超脱。

而这,或许就是一场新的思想革命的起点。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上一篇:币安人生背后,谁在掌控 Web3 的情绪引擎? 下一篇:预测市场 Limitless 完成 1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LMTS 代币即将上线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