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要和「加密货币」分手了吗?
撰文:Thejaswini M A
编译:Block unicorn
你应该知道我经常谈到这个问题——它的哲学基础、它的历史,以及人类为了赋予一张纸或屏幕上的数字价值而达成的种种复杂协议。而每次我们深入探讨,最终都会得出同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它的定义始终在我们脚下不断变化。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东西作为货币:盐、贝壳、牲畜、贵金属,以及写着承诺的纸片。究竟是什么让某物成为「货币」,又是什么让某物只是成为「有价值的物品」,这个问题从未得到明确的答案。我们通常一眼就能认出它,除非我们看不见它。
当杰克·多西发推文说「比特币不是加密货币」时,这触及了这场由来已久的争论中一个敏感的痛点。因为如果比特币不是加密货币,那它是什么?如果加密货币不是比特币,那它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为什么重要?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不过是部落主义罢了。极端分子划清界限,各路人马站队。这种无聊的争论会让正常人避之不及,因为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精神失常。
但我认为还有其他因素正在发生,一些超越部落战争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市场正在缓慢而痛苦地意识到,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从来就不是一回事,即使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存在了十五年。而将它们区分开来的过程并非分手,而是专业化。
这种区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专业化并非关乎冲突,而是关乎功能。心脏和肺并不竞争,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如果你试图让心脏也承担呼吸功能,你得到的不会是一个更高效的有机体,而是一个死物。
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分化并非源于彼此敌对,而是因为它们的设计初衷截然不同。一个旨在成为货币,另一个则试图成为其他一切。而它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恰恰是因为它们不再试图成为对方。
这听起来像是一场战争。但战争是为了胜利,而这只是为了区分。
多西的推文只是导火索
我为什么要重新提起这个话题呢?
听着,当杰克·多西发推说「比特币不是加密货币」时,你必须停下来想想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可是推特和 Square(现更名为 Block)的联合创始人,他对比特币的拥护近乎狂热,甚至曾将比特币白皮书形容为「诗」。他是名副其实的比特币极端主义者:他认为比特币是唯一重要的数字资产,其他一切充其量只是噪音,最坏的情况则是骗局。
所以当多西发表这番声明时,感觉意义非凡,就像宣布分手一样。极端主义者欢呼雀跃,加密货币开发者们则嗤之以鼻。每个人都站队起来。

另一方面,捷克共和国刚刚将比特币纳入其国家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大,不足以改变格局。但这紧随美国 3 月份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之后,促使 45 个州提出各自的储备法案,其中亚利桑那州、新罕布什尔州和德克萨斯州已经通过了相关法案。卢森堡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完全转向比特币投资。
他们审视了整个数字资产领域,最终选择了一样东西。为什么?

多年来,比特币和「加密货币」一直被混为一谈。记者们在文章中谈到「加密货币市场」,其指代范围涵盖了从比特币到狗狗币,再到今天早上推出的任何新代币。监管机构谈论「数字资产」,并将它们统称为「数字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资组合中配置「加密货币资产」。业内人士追踪「比特币市值占比」,以此衡量比特币在加密货币总市值中的占比,这暗示着所有加密货币都在争夺同一块蛋糕。
但这种框架正在开始瓦解。这并非出于意识形态或部落主义,而是因为机构实际如何对待这些事物、市场实际如何给它们定价以及人们实际如何使用它们。
当富达(Fidelity)发布关于比特币的研究时,并不称其为「加密资产」,而是称之为「货币资产」。贝莱德(BlackRock)把它描述为「数字黄金」和「非主权价值储存手段」。这并非简单的营销话术,而是一种根本性的分类,将比特币与其他所有资产区分开来。他们并没有像比较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样将比特币与以太坊进行比较,而是将比特币视为一个独立的资产类别。
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多西发布任何推文之前。铁杆比特币持有者多年前就已经在脑海中将比特币与加密货币区分开来。他们只是没有通过新闻稿来宣布这一点而已。
比特币想要什么
比特币的设计围绕着几个非常明确的优先事项:安全性、可预测性、去中心化和货币可信度。这些特性使其难以改变。比特币的开发文化以极端保守著称,任何升级都需要经过数年的讨论。整个系统被设计成难以修改的。
你可以把这称为一个漏洞。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他们指出,比特币十分钟的出块时间与一些新兴区块链相比慢得可笑。他们还指出,比特币无法运行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或者以太坊所支持的那些高级可编程功能。这些批评全都是对的。
但换个角度来看:比特币并非试图包揽一切。它力求将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就是成为一种可信的、可预测的、抗审查的货币。
可预测性尤其重要。比特币的总量上限为 2100 万枚,这个上限已写入协议。更改上限需要强大的算力,而且很可能需要进行硬分叉。对许多人来说,2100 万枚的上限代表了比特币,也是它区别于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的关键特征。因此,上限保持不变,并且已经维持了 16 年。同样的货币政策,一次又一次,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再看看几乎其他所有的加密货币。以太坊的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了权益证明(PoS)。它还计划通过 ERC 1559 实现以太币的通缩。这些都是有趣的技术决策,但它们恰恰与可预测性背道而驰。每一次改变都在提醒我们,规则随时可能再次改变。
没错,我会告诉你这些改动让系统变得更好了。但你可能会问,到底「更好」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你想构建一个中立的、长期的价值存储系统,那么改变规则并非优势,反而是一种劣势。但如果你想构建一个能够快速迭代、服务于开发者的应用平台,那么改变规则就非常棒。你应该不断地改变规则,快速发布,勇于尝试。
关键在于:目标不同。
加密货币想要什么
更广义的加密生态系统,也就是比特币以外的一切,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科技领域,而非货币体系。它追求速度、可编程性和创新性。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新的二层扩容方案。有去中心化金融,包括借贷协议、衍生品和流动性挖矿。有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有游戏。有 NFT。还有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事物。
节奏极快,周期极短,野心极大。
加密货币的运作方式与硅谷大同小异。风险投资蜂拥而至。创始人筹集资金,推出产品,如果遇到问题就调整方向,再次推出产品。有些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大多数都失败了。这里有炒作周期和崩盘,每个季度都会有不同的说法。DeFi 的夏天过后是 NFT 热潮,NFT 热潮之后是 Layer 2 热潮,Layer 2 热潮之后又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
货币体系并非如此运作。你不希望货币供应量根据市场趋势而变化。你不希望基金会成员投票决定是否更改发行计划。你不希望记账单位频繁迭代。
所以加密货币和比特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加密货币想要发展成一个科技产业,而比特币想要成为一种货币。这并非相互竞争的愿景,而是在同一经济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为什么这看起来像分手
从外部来看,这种分裂显得十分敌对。比特币至上主义者将其他加密货币斥为骗局或干扰因素。他们会告诉你,除了比特币之外的所有加密货币要么是证券,要么是操作繁琐的中心化数据库,要么是为解决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而生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加密货币开发者则认为比特币缺乏灵活性且过时。他们指出比特币功能有限,并认为至上主义者的思想还停留在 2009 年。
市场对它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比特币有其自身的周期、自身的发展轨迹和自身的机构买家。当 MicroStrategy(抱歉,应该是「Strategy」)斥资数十亿美元购买比特币时,他们不会为了分散风险而顺便买入一些以太坊。当萨尔瓦多将比特币合法化时,他们也没有将市值排名前十的加密货币纳入其中。
监管机构也日益重视区分这些代币。比特币通常被视为商品。而大多数其他代币则处于灰色地带,它们是否属于证券取决于其发行方式和控制方。这导致了不同的监管框架、不同的合规要求和不同的风险状况。
所以,没错,看起来像是分手了。不同的待遇,不同的社群,不同的应用场景。
但如果这种分离并不是敌对的呢?如果它们只是在做着不同的事情呢?
不对称的依赖关系
加密货币对比特币的需求,远超比特币对加密货币的需求。
比特币为整个领域赋予了合法性。它是机构投资者的入门途径,是新用户的参考资产,也是所有数字资产的衡量标准。当人们谈论「区块链技术」时,他们实际上指的是比特币所开创的技术。监管机构在制定数字资产监管策略时,首先会考虑比特币,然后再去探究其他资产之间的差异。
比特币也决定了流动性周期。牛市通常始于比特币。资金首先流入比特币,然后转向风险更高的加密资产。这种模式已经持续了多个周期。如果没有比特币的流动性和市场认知度,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结构性弱点将会更加明显。
比特币扮演着加密货币储备资产的角色。即便这些生态系统日趋分化,比特币仍然是大规模结算、长期存储和跨境价值转移的主导资产。它是最接近数字黄金的东西。
反过来说并不成立。比特币并不需要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它不需要智能合约、DeFi、NFT,或者其他任何东西。比特币可以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缓慢地处理交易,维持其货币政策,保持它一贯的本质。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动态。加密货币围绕比特币运转。比特币就像太阳。这些行星可以疯狂旋转、尝试新事物、相互碰撞,但引力中心始终不变。
实际存在的问题
如果比特币想成为货币,它就面临一个问题:人们根本不会花它。
每个比特币持有者都知道拉斯洛披萨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对你的大脑产生某种影响。它让你害怕花比特币,因为万一它涨价了怎么办?万一你买的披萨成了下一个价值十亿美元的披萨怎么办?
这并非早期用户的怪癖,而是基本的人性。当你持有会升值的资产时,你不会花掉它,而是会囤积起来。你会先花掉表现最差的资产,最后才存下表现最好的资产。这就是所谓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你持有的货币中,有些明年可能会升值 100%,而有些则肯定不会,那么你会优先花掉不会升值的那一种,而把可能升值的那一种存起来。
所以,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太过成功,反而让自己成了糟糕的交换媒介。人们将其视为数字黄金,因为它确实像黄金一样:稀缺、有价值,而且你绝对不会想用它去买咖啡。
此外,还有记账单位的问题。货币应该具备三种功能:价值储存、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比特币在价值储存方面做得不错,但在记账单位方面却表现不佳。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记账单位。
没人会用比特币来定价。工资是用美元、欧元或卢比支付的。房租是用法定货币支付的。公司会计也是用法定货币计算的。就连比特币会议的门票通常也是用美元定价的。你或许可以用比特币支付,但价格是先用法定货币设定,然后再进行货币转换。
为什么?因为比特币波动性太大,无法直接用它定价。你不可能走进一家咖啡店,看到一块牌子上写着「咖啡:0.0001 BTC」,因为明天这个数字可能变成 0.00008 BTC 或 0.00015 BTC,这取决于隔夜的市场行情。一种不用于商品定价的货币,就无法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它只能作为一种资产,在你购买商品之前,用来兑换成真正的货币。
即便商家「接受比特币」,实际发生的事更能说明问题:比特币会在交易时立即兑换成法定货币。商家收到的是美元或欧元,而不是比特币。所以,你实际上是在利用比特币这个不必要的中间人——将你不断增值的资产兑换成你原本可以直接使用的货币。
在少数特定场景下这套逻辑是成立的。如果你身处土耳其、委内瑞拉或阿根廷,当地货币的通货膨胀速度超过了比特币的波动速度,那么比特币的确会成为更稳定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是好货币,而是说明在这些特定地区,法定货币是糟糕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杰克·多西的 Cash App 本周宣布将支持稳定币时,他们选择在 Solana 上开发,而不是比特币。对于比特币至上主义者来说,这就像一个素食主义者开了一家牛排馆。但如果你了解每种事物的真正用途,这一切就完全说得通了。
稳定币人们用来支付的货币。它们与美元挂钩,因此不存在比特币那样的消费风险。没人担心自己的 USDC 明年会涨 10 倍,所以他们可以放心地花掉它。稳定币虽然枯燥乏味,但稳定可靠,而且确实方便资金转移。
比特币是人们用来储存价值的工具。它稀缺、难以通胀,而且不受任何政府控制。但你不会用你的 401(k) 退休金账户去买咖啡,你也最好不要用你的比特币去买咖啡。
分层模型
所以,或许数字资产经济并非在分裂,而是在自我组织成不同的层级,每一层都发挥着自己擅长的作用:
第 1 层:比特币——货币基础层
一种非主权价值储存手段,发行可预测,且具有全球中立性。它增长缓慢、稳健,旨在持续数十年。机构将其视为数字黄金。人们囤积它。这很正常。这才是它的意义所在。
第 2 层:稳定币——交换媒介层
法定货币的数字化版本,人们实际使用它们。它们快捷、廉价,但也很乏味。它们不会升值,所以你花掉它们不会感到愧疚。它们存在于各种区块链上,包括比特币的闪电网络,以及以太坊、Solana、Tron 等,具体取决于哪种区块链最适合特定的应用场景。
第 3 层:加密网络——应用层
平台赋能金融市场、去中心化应用、代币化资产以及未来的一切。创新就在这里发生。这就是科技行业。它瞬息万变、有风险投资支持,有时愚蠢至极,但偶尔也迸发出惊人的智慧。
这种模式反映了传统经济的运作方式。黄金是价值储存手段,法定货币是交换媒介,金融市场和科技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发应用。没有人会指望黄金同时成为支付渠道和智能合约平台。不同的事物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这些不是互相竞争的投资标的。
比特币并没有与加密货币分手,它只是在适应自己的角色。加密货币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而稳定币则填补了两者都无法解决的空白。
不是分手,是专业化。
而这种专业化正是数字货币未来架构的基石——比特币为复杂、多元且快速发展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
问题从来不在于比特币或加密货币谁会胜出。真正的问题在于,在一个各自发挥所长、协同运作的系统中,它们该如何共存。
这套体系正在逐步成形。「分手论」完全忽略了这一点。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
-
对话 StakeStone 创始人 Charles:“早产”28 年,x402 熬来了属于它的“未来银行”时代撰文:Web3 农民 Frank多年前的技术,与新的计算范式碰撞,演化成一个超出所有人预料的金融庞然大物? 别想岔,我说的不是比特币,而是 x402。 作为早在 1997 年就被「超前设计」的 HTT
-
Hotcoin Research | 当 AI 学会交易:OlaXBT 项目如何用 AI 重构交易体验?一、引言 AI正在改写加密交易的范式。从量化基金到链上策略机器人,AI 不再只是辅助分析的工具,而正逐渐成为独立的决策主体。随着算法学习、情绪分析和强化学习模型的成熟,自动化交易正在从“被动执行”走向
-
周期拐点的抉择:抄底、抛售,还是等待?Hotcoin Research | 2025 年 11 月 10 日-14 日市场表现 当前,加密货币总市值为 3.26 万亿美元,BTC占比 58.7%,为 1.91万亿美元。稳定币市值为3042亿美元,最近7日减少0.41%,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数量持续3周出现负增长,其中
-
11 月 20 日,探讨预言机 2025 最新趋势本周四晚20:00,与Sora Tex Ted、Deagent AI Hans、APRO 速溶猪Yuxin、Trade1 William,更有神秘嘉宾惊喜加盟,一起探讨预言机2025最新趋势!扫描上方
-
PhotonPay 光子易参与 Circle 旗下 Arc 公共测试网,推动全球支付创新
通过参与Arc公共测试网,PhotonPay光子易致力于消除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创新之间的壁垒,从而推动全球金融生态系统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AI驱动的全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平台Photon
-
10 条香港区块链监管环境观察:中短期悲观,长期乐观
行业的从业者一定是相信这个行业,并且做的项目真的在解决市场的需求和问题。撰文:岳小鱼香港区块链行业之前是如火如荼,最近似乎偃旗息鼓了。香港币圈如今到底怎么样呢?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住在香港,高频次地和
-
「巨鲸」加速抛售比特币,但仍称不上恐慌信号?
数据显示,部分“巨鲸”钱包呈现规律性抛售,可能与获利了结有关而非恐慌信号,但市场承接能力已减弱。来源:金十数据比特币上周跌破关键的 10 万美元关口,「巨鲸」(持有大量加密货币的投资者)及其他长期持有
-
比特币要和「加密货币」分手了吗?
金钱可以是我们所认同的任何事物,但突然之间,它就不再是了。撰文:Thejaswini M A编译:Block unicorn你应该知道我经常谈到这个问题——它的哲学基础、它的历史,以及人类为了赋予一张
- 成交量排行
- 币种热搜榜
OFFICIAL TRUMP
泰达币
比特币
以太坊
USD Coin
Solana
瑞波币
First Digital USD
币安币
狗狗币
大零币
莱特币
Uniswap
wETH
ChainLink
FIL
CFX
ZEN
OKB
ICP
CAKE
AR
ETC
SHIB
DOT
DYDX